3D游戏之父--John Carmack连载系列(四)

来源:互联网 发布:steam的mac游戏推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31

游戏轴心-廖子鹏 [转载] .
北京 2004年09月13日08:58

3D游戏之父--John Carmack连载系列(四)

小公司与娱乐帝国之间的艰难抉择

 

        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们会觉得,既然id software 是如此声名显赫的公司,能够开发出如此脍炙人口的游戏,公司的规模一定非常可观,没有数百人,少说也要有几十人吧,现在开发游戏的工作量可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如果大家这样认为的话,就错了,因为id software即使历时十多年,但就规模而言,也仅是个小公司而与,工作人员只有十多个,不过在里面工作的人收入可不菲,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笔者流口水了~~。

        Id software 公司员工之少和收入之比例,绝对让任何人都汗颜,我们甚至连现任员工和离任员工都可以全部数出来:

  • 现任员工
    • Robert Duffy
    • Jan Paul Van Waveren (物理引擎, AI)
    • John Carmack (首席程序员)
    • Adrian Carmack
    • Paul Jaquays
    • Fred Nilsson (动画设计师)
    • Christian Antkow (设计师)
    • Graeme Devine (音效和粒子引擎)
    • Matt Costello (剧情作者)
    • Tim Willits (首席设计师和项目主管)
    • Kevin Cloud (美工)
    • Kenneth Scott
    • Andy Chang
  • 前任员工
    • John Romero (Daikatana)
    • Sandy Petersen
    • Jay Wilbur
    • Mike Wilson
    • Tom Hall
    • American McGee

        Id software 崛起于3D游戏行业一穷二白的年代,John Carmack 由于其的创意与天才思想,获得了3D游戏之父的美誉,可以说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或多或少都有些John Carmack 的影子在里面。说John Carmack 不会经商,公司才没能发展起来吗?并非如此,有时候他做得连比尔.盖茨都不如,那么为什么没有把公司的规模做大...?其实在游戏产业中,除了id software ,还有另外一个金字招牌,那就是暴雪公司(Blizzard)。暴雪是集体协作和严谨运作的成功典范,它的《StarCraft》、《Diablo》、《WarCraft 3》同样都是游戏业界的传奇,不过暴雪是大公司,这些名著都是一大群人,共同完成的作品。Id software 与之相比,是完全的英雄个人主义,纯粹两个人的故事,当然其中的人物之一John Romero 是想把公司办成娱乐帝国的,但由于灵魂人物John Carmack的反对,最终出走,组建了自己的公司,目前正在为Nokia 的最新游戏手机开发游戏。


Nokia的游戏机可以支持仙剑了,真想玩

      其实id software 成立了十多年的时间,都没有成为如暴雪一样的大公司,很大方面是因为John Carmack 的个人魅力而决定的。要知道,Carmack 最喜欢的是工作,忘我地工作,并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财富和名望他觉得足够使用就可以了,当然这些也并非全无影响,比如改善了他和双亲的关系。前面我曾经提到,他的双亲因为Carmack 的辍学而表示不满,而现在他的名气要比作为堪萨斯城著名新闻主编的父亲要更大,挣的钱要更多。现在双亲 都开始尊重并支持Carmack 的事业,而他目前在闲暇的时候还会玩玩Carmack 开发的游戏。但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转变,Carmack 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id,潜心研究编程技术,而这,都是为创作下一个引擎作知识积累。


John Romero

        id software 创始人之一的John Romero 在幻想着他的娱乐帝国,“我们用这些技术多做几个游戏吧,那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把引擎授权给Raven,他们很棒,他们肯定可以制作出精彩的游戏,然后我们来发行。”Carmack 虽然暂时同意了Romero 的想法,但是心里却是在想,究竟要把公司做到多大才算满足?其实Romero 要想的不仅是把公司做大,因为他还有其它动机,他热爱游戏,活着就是为了玩游戏,而现在找不到比Doom更好玩的游戏了,和Raven的合作可以给他带来新的游戏。他向Carmack 描述着id 的新生活,该是享受成功时候了,不会有压榨,不会有加班和熬夜,不会有该死的进度。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两款专门的游戏主机,上为Sony 的PS2,下为Microsoft 的Xbox

        Carmack 和Romero 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对于制作什么游戏,还有如何制作,他们都有各自的观点。Carmack 认为Romero 已不再是程序员,而Romero 认为Carmack 已经不再是玩家;Carmack 只想要一间小公司,而Romero 想做大,这些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过去可以说是阴阳互补,铸就了成功,但今天也使得他们无可挽回地决裂。公司的其它员工又何尝不想把公司做大,成为游戏帝国,但是在两个John 之间,他们只能选择一个。如果Romero 不走,那么Carmack 就要走,然后id software 将不复存在,但是让一个人离开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这个人还是公司的创办者,为公司的成长付出过那么多的汗水,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Romero只能走。id software现在就像一架飞机,而飞机师就是John Carmack ,他掌握着id 的发展方向,而根据他的理念,id 目前仍然只是个非常富有的小公司。


今天看了王菲日本现场版的“eyes on me”,
很好看~~

      外国的媒体Gamers.com在采访John Carmack的时候,曾经问及,为什么不成为发行商,自己发售游戏。Carmack回答到,其实id 内部就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久,5年前所有的游戏公司都希望成为发行商,但是其中这些发行商逐渐被吞并,很多都走兼并和倒闭的道路,现在只剩下少量的大型发行商,因此做开发商要比发行商好很多。因为软件开发商是这个行业中比较清楚 的部分,你只需交付CD,然后接收支票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发行商,你需要处理很多纷繁复杂的工作,而这些是我们根本都不想接触的,因为会影响到我们开发游戏的进度,还有对游戏的质量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阻碍。


微软Xbox项目负责人Ed Fries,正是他,这个世界上才有Xbox这个东东,不过现在他已经开了自己的游戏公司

      嗯,有人曾经问到Carmack如何看待游戏、艺术和娱乐的观点。Carmack认为应当将游戏视为娱乐,并表示为玩家提供价值是他的主要目标,玩家付钱的目的是玩游戏,而不是观赏游戏,他相信这正是行业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玩家贡献可玩的游戏,这就是Carmack的人生态度和目标,而太过商业化,会迷失自己,可能这样,id software在未来也仅能是一间名气大得吓人的小公司。不过虽然是小公司,却是连nVIDIA都要巴结它,微软都要尊敬它的小公司。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