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编程毫无意义,低科学素养者盲目赞同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qt程序打包发布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17

汉语编程毫无意义,低科学素养者盲目赞同

责任编辑:李倩作者:呐不喊  2007-11-30   
文本Tag: 开发语言

    几年来关于汉语编程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近来更加“甚嚣尘上”。从CSDN相关新闻和专题——你如何看待汉语编程来看,一个汉语编程惹发的血案甚至比编程语言开发工具之争更加火爆。
    正方认为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应当有自己语言的编程,当举全开发界之力力挺到底……;反方则认为汉语编程没有自己的语法和模式,单纯的翻译还不如原来的英文,虚吹概念劳民伤财……其实无论是褒或贬,之所以会引来这么多的争论,完全是因为“汉语”二字。国内又有哪个开发者不希望有真正的民族的东西呢?只不过个人理解不同、表达方式不一罢了。亦或者曾有的汉语编程伤了他们的心,他们不愿意再相信而已。已有近二十年开发经验、蓝星际公司创始人之一朱东宁就是反方中的一位。(文中观点均为朱东宁提供)

    他认为汉语编程进入了死胡同,没有任何前景。一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需求,二在形式化上是一种倒退。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包括编程语言,都应当有自己的定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朱东宁以Koodoo语言为例(他是Koodoo语言的主要设计者和开发者)。当初对Koodoo语言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CTI领域的问题。对于语音系统来说存在多通道并发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就是状态机,对语音系统的开发人员实在太麻烦了。Koodoo的定位就是摒弃状态机,创造一种运行在单独通道上的高级脚本语言,给语音系统的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上的飞跃。
    正因为有所定位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Koodoo语言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土壤。“但所谓的汉语编程或中文编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程序员能记不住那几个英文关键字吗?它的市场在哪里呢?”当然可能凭借政府部门对创新的渴望,利用政府对“民族科技”的扶持来获得一些市场,但在朱东宁看来,政府应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作用,软件行业是最充分竞争的产业,政府出面干预市场,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谈到汉语编程所带来的语言和表达上的优越性,朱东宁认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研究开发机器对汉语自然语言的理解,甚至编程方面对英文资料的翻译和汉化的确很有意义,但这并不属于汉语编程的范畴。
    从形式上讲,编程语言进化到现在,已经有一套以英文关键字为特征的符号系统。全世界的程序员从熟悉一种编程语言到学习另外一种编程语言,至少从语法上所花费的功夫不是太多,汉语编程的出现反而为此带来了困难。
    再者,符号和表达已经约定成俗,就像现代数学的代数符号。在清朝末年引进现代数学的时候,没有采用全球标准的符号体系,仍采用汉字表示方法,我们看到的就是诸如“今有式 二天⊥三地T人 = 四五”(⊥是'上'字缺一点,'T'是下字缺一点,是汉字符号。这表达式就是方程2x + 3y - z = 45)这样的天书,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数学的发展。直到辛亥革命(1911年)之后,这一表示方法才废弃不用。汉语编程类似汉字代数表示法,是一种落后符号系统,不便于理解,更不便于交流。
    “这是一种保守的思潮。我对打民族牌,一味强调‘中国特色’是持反对态度的。在科技领域,闭关锁国的义和拳精神最要不得。”朱东宁说。“很多国人分不清楚文化和科学,我们固然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是全人类努力的结果。”
    末了,朱东宁补充说,“通过这次争论,我看到即使在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程序员团体中,科学素养仍然不够,科学精神仍然缺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