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J2SE学习笔记(九)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全球程序员节官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56
第九讲 类方法、封装
java面向对象编程 四大特征
    抽象
       简单理解
            我们在前面定义一个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一类事物的共有的属性和行为提取出来,形成一个物理模型(模板).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抽象。
    封装
        封装就是把抽象出来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内部,程序的其他部分只有通过被授权的操作(成员方法),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
        封装-访问控制修饰符
            1、公开级别:用public修饰,对外公开
            2、受保护级别:用producted修饰,对子类和同一个包中的类公开
            3、默认级别:没有修饰符号,向同一个包的类公开
            4、私有级别:用private修饰,只有类本身可以访问,不对外公开     
    包-必要性
    包-三大作用
        1、区分相同名字的类
        2、当类很多时候,可以很好的管理类
        3、控制访问范围
    包-打包命令    
        package com.shunping;//一般放在文件开始的地方
    包-命名规范
        一般都是小写
    包-常用的包
    包-如何引入包
        语法:import 包;
        我们引入一个包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该包下的类
    定义类的改进
        class 类名{ 成员变量; } -->class 类名{ 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class { 成员变量;构造方法;成员方法; }
        -->package 包名;
             class 类名{
                成员变量;
                构造方法;
                成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