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躁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有哪些好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30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 

“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

《晋书·应詹传》:“ 玫 浮躁有才辩, 临漳 人士无不诣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李文靖公 沆 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明史·李腾芳传》:“三十九年京察,复以浮躁谪 江西 都司理问。”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 矢拉 那家伙浮躁得很。”


有人说市场经济使得整个社会变浮躁了……我总觉的,大多数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难以决断。就像看电视一样,电视节目多了,每个频道停留不超过5分钟。不停的换呀换,看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小老师家长不让我看小说,要多读教课书和辅导书,考个好成绩,比什么都重要。然而人未长大,又想玩,又想学习好;到了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成绩也还马马虎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书不是锻炼自己的心智,不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而是为了考试,为了减轻父母老师给自己的压力。总想着自己能知道正确答案(最好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可以考得非常好。有大把的时间玩乐。

出来工作了,自己的身边的朋友有意无意的问,你一个月多少工资?一年多少年薪?谁买车了,谁买房子了?大家都笑贫不笑娼,没钱是可耻的,但你有钱了,身边周遭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很是享受啊。别人不问你如何得来这么多钱,因为企业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过程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结果什么都苍白无力,或者说,绩效没有,不管你得过程多完美,那都是等于0的。社会的导向和人性的弱点,使得自己不再看重过程,只看重结果。结果好,那什么都好了……抄袭、模仿、剽窃、枪手、代笔、作弊,反正结果好了就OK了。不肯踏实的坐下来真正的去做点事情,从头到尾的一丝不苟的去做。因为这样,会被别人笑着傻,动作慢;占用自己大量的时间,还想去玩呢……记得刚参加工作,我在一个博士手底下工作,那个博士不会做任何的工作,每天就是踏踏实实的写论文,然后去骗发改委的资金,而企业一拿到资金,就把这钱全部变成了贴片机,他本人也领到一份不菲的奖励。而项目经费等于0。博士常教育我,他是最踏实得,而我是最浮躁的。哎,现在想来可笑啊,踏踏实实的去办一件浮躁的事情,不知道是喜还是忧?中国教育界正在培养大量这样踏踏实实的做浮躁事情人……

根本的原因:1.结果论,游戏规则缺乏公允;2.道德缺失;3.没有信仰;4.人性的弱点。


做技术的人都明白,心浮气躁是大忌。论语中说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下,技术人不再热衷的是技术,而是你的工资比我多多少?我怎么样才能爬上去?我是不是要跳槽找个工资高的位置?那个傻X竟然做出来了,不行,我要找他茬! 成长总是以失去作为代价,我们长大了,泯灭了童心;80后变老了,失去的是年轻。选择踏实可能意味着孤独,被别人嘲笑,甚至娶不到老婆(嫁不了老公)。但是至少在喧嚣的浮华下,自己能找到一份安静,自己多一份被人体会不到的喜悦。让自己无畏、无惑、无忧!

虽然我现在技术工作不是我的主要工作,但技术我一直坚持做。可怜的一点时间,总是被别人问起巨简单入门级的问题(太多太多)。而不是方向性的问题,竟然有一个哥们问完了巨简单的入门级问题后,问我是否有车有房,问我是否有公司的股票,可笑。这重要吗?如果你的技术是世界第一的话,你不需要考虑这些。因为公司害怕失去你,用最好的待遇留住你。同样,我从未考虑过我公司会对我怎么样,我只知道,把手头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用最踏实的态度去面对公司遇到的问题,我自己遇到的问题。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月14日有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