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的使用方法的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快渲染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27

转自: 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231823.HTM

在C语言中,有一个符号——>“:”,此符号的使用归纳起来有下面四种用法:


1:标号识别,用于表示程序的位置。这个在汇编语言中最常用,在C语言中有时也需要用到。比如:

           LOOP:

           {

                  //在此处添加相应的C程序

           }

            goto LOOP;


2:条件运算符——>   ?   :该运算符是C语言中唯一的三目运算符,运算方向“自左向右”。


使用格式: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条件运算符的运算过程:


         1):计算表达式1的值;


         2):如表达式1的值为“真”(非0),则计算表达式2的值,并把表达式2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


        3):如表达式1的值为“假”(00),则计算表达式3的值,并把表达式3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


比如:Max = a>b?a:b;          此表达式最后的计算结果(Max)为a,b中较大的变量的值.


3:位域。C语言中为了节省空间的一种常见用法。用于变量存储空间的二进制“位”的分配。

比如:        

                     struct Data{                                       //该结构体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

                         int a:8;                            //结构体中包含三个整型变量,如果

                         int b:6;                           //没有使用“:”位域,则改结构体

                         int c:2;                           //占用6个字节空间。但使用了“:”

                      };                                    //则该结构体只占用两个字节的空间

                                                                           //其中 a占用一个字节,b占6个二进制

                                                                           //位,c占两个二进制位。


4:switch-case语句。这个应该是用得最频繁的。格式如下:

switch(表达式) 

      case常量表达式1: 
             语句1; 
              break; 
      case常量表达式2: 
              语句2; 
              break; //停止 
       default: 
              语句m; 
              break;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