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中多对多关系的几种形态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http接口测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3:30
数据库设计多对多关系的几种形态
  前言:多对多关系至少需要3个表,我们把一个表叫做主表,一个叫做关系表,另外一个叫做字典表或者副表(字典表是纪录比较少,而且基本稳定的,例如:版块名称;副表是内容比较多,内容变化的,例如)。
  按照数据库的增删查改操作,多对多关系的查找都可以用inner join或者select * from 主表 where id in (select 主表id from 关系表)
  
  1,角色任命型
  
  特点:关系表两外键组合无重复纪录,关系表一般不需要时间字段和主键,有一个表是字典类型的表。
  界面特点:显示主表,用checkbox或多选select设置多选关系。
  例如:任命版主(用户表-关系表-版块名称表),角色权限控制等,用户是5个版块版主,只要关系表5行纪录就可以确立,关系表的两个外键具有联合主键性质。
  增加关系:如果没有组合纪录,insert之。
  删除关系:如果有组合纪录,删除之。
  
  2,集合分组型
  
  特点:同角色任命型类似,关系表两外键组合无重复纪录,关系表一般不需要时间字段和主键。区别是主副表都不是字典表,可能都很大不固定。
  界面特点:显示主表,用搜索代替简单的checkbox或多选select,或者一条一条的添加。
  例如:歌曲专集(专集表-关系表-歌曲表)。手机分组(分组表-关系表-手机表)。用户圈子(圈子表-关系表-用户表)。文章标签(文章表-关系表-标签表)
  增加关系:同版主任命型。
  删除关系:同版主任命型。
  
  
  3,明细帐型
  
  特点:关系表可以有重复纪录,关系表一般有时间字段,有主键,可能还有文字型的字段用来说明每次发生关系的原因(消费)。
  界面特点:显示关系表,用radio或下拉设置单选关系。
  例如:现金消费明细帐或订单(用户表-订单表-消费原因表),用户可能多次在同一事情上重复消费。积分变化纪录也属于这类。
  增加关系:不管有没有组合纪录,insert之,纪录时间。
  删除关系:根据关系表PK删除。
  
  
  4,评论回复型
  
  特点:同明细帐型关系表一般有时间字段,有主键,区别是重点在文字型的字段用来说明每次发生关系的内容(评论回复)。
  界面特点:回复文本框。
  例如:论坛回复(用户表-回复表-帖子表),用户可能多次在不同帖子上评论回复费。
  增加关系:不管有没有组合纪录,insert之,纪录时间和文字。
  删除关系:根据关系表(回复表)PK删除。
  
  5,站内短信型
  
  特点:主副表是同一个,关系表一般有时间字段,有主键,重点在关系表文字型的字段用来说明每次发生关系的内容(消息)或者其他标记位来表示文字已读状态时间等。
  界面特点:回复文本框。
  例如:站内短信(用户表-短信表-用户表),用户可能给用户群发或者单发,有标记位来表示文字已读状态时间等。
  增加关系:不管有没有组合纪录,insert之,纪录时间和文字。
  删除关系:根据关系表(回复表)PK删除。
  
  6,用户好友型
  
  特点:主副表是同一个,同集合分组型,关系表两外键组合无重复纪录,关系表一般不需要时间字段和主键。
  界面特点:同集合分组型,显示主表,用搜索代替简单的checkbox或多选select,或者一条一条的添加。
  例如:下载站点的文件,(文件表-关系表-文件表)可以被软件工具打开,软件工具本身也是一种文件,可以被下载。用户的好友,也是用户(用户表-好友关系表-用户表)
  增加关系:同版主任命型。
  删除关系:同版主任命型。
  
  
  7,未知属性型
  
  特点:在设计初期,主表的某些字段类型和名称是不确定的时候,关系表实际上是主表的可扩展字段,
  一个[主表](ID),
  一个[属性名称表](属性ID.属性名称),
  一个[属性值表],包括3个字段:
   属性值(属性Value varchar(500))
   主表ID
   属性ID
  
  这样可以作到最小冗余度。
  (和常见的多对多关系不同的是:值统一用varchar来存储,因为这类型的值一般不会用来计算)。
  
  比如:
  
  军队的数据库设计中有种物资叫做“战缴物资”,就是打仗的时候缴获的,军队自己都不知道这些物资有什么属性。
  
  比如缴获的化学品有化学名,通用名,是否有辐射,计量单位,包装规格,数量等等,或者不是化学品是其他任何未知的东西。
  这样东西就可以
  
  某奇怪东西.属性集合["某某奇怪属性名"]="某某奇怪值";
  某变态东西.属性集合["某某变态属性名"]="某某变态值";
  
  这样存储。
  
  再比如:
  
  手机型号有几千种,除了共同属性外还有不同属性有几百个,属性名和值类型都不一样,有的手机有这属性,有的没有。
  对于这样的“多态”,我们就采用上面的设计结构。
  其效果相当于:
  
  某奇怪手机.属性集合["某某奇怪属性名"]="某某奇怪值";
  某变态手机.属性集合["某某变态属性名"]="某某变态值";
  
  界面特点:设置主表一行纪录的属性时候,要列出所有可能的属性名称,每个对应一个文本框。
  转自:http://topic.csdn.net/u/20080423/14/5ed4c88a-8e5f-47a7-b2de-2619c3196f18.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