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名存实亡

来源:互联网 发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拼音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0:24
   名茶(含特种茶)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千百年来,它为我国茶业的振兴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祖国茶业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近年来,国际茶叶市场“风云突变”———中国红茶受到严重挤压,出口明显减少,而名特种茶则在国内市场开辟出了一番新天地。随着全国各地不同形式的“名牌战略”的实施,名茶“家庭”迅速壮大,其品牌之多、类别之全,可谓前所未有。传统名茶“发扬光大”,纷纷“登场”,其中也不乏失而“复出”者;粗略地估计,迄今为止全国各类名茶不下1000个。广东省属名茶大户,仅已通过正式审定的省级名茶就有120余个,有的地(市)、甚至县还审定了一些地方名茶。

    近10年来各地名特茶的成功开发,很大程度上使一度“受压”而萎缩的中国茶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因为名茶名价,无论给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也大大地拓展了茶叶消费市场。从发展态势看,目前我国名特茶的开发正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然而,我国名特茶、特别是那些高档、超高档的手工名特茶的发展前景会怎样呢?结合国外及港、澳地区的市场状况,并联系其生产实际及其发展态势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不难发现:名茶面临“名存实亡”的危机。

    名茶消费格局必将打破。从消费现状分析,上述名茶名价基本上是依赖于公款消费这种特殊的市场运营方式上,而消费市场又主要建立在这种特殊的消费体系上。很大程度说来,其消费群体只是极少数人、而且只是那些不直接面对市场、感受价格的消费者。一旦推动了“公款消费”这个主体,如此昂贵的名特茶还能有市场吗?!没有市场,其产业还能发展吗?

    国外市场非常狭窄。近年来,通过先后考察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及香港、澳门地区的茶叶市场,有专家对名茶在海外的状况大失所望,据说,除在香港、澳门一些商场偶尔可见几个名特茶外,其他地方则难寻踪影。像日本这样传统的绿茶大国也毫不例外。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之类的名茶大家则只有少数学者略知,且爱者甚微;乌龙茶也只是其瓶装、罐装饮料比较行销,而原茶也鲜为人见。可见,我国名特茶要走出“国门”,抢占洋人一席之地确实不容易。

   不便机械化生产。名茶,尤其是单芽型高档或超高档名特茶,其主要工艺技术一般得依赖于手工操作来完成,且其采制及商品化处理的工艺技术特别严格,其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十分大。从发展趋势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其出路也可想而知。但要用机械完全代替手工操作又谈何容易?!其次,那些高档、超高档的名特茶所要求的原料过于细嫩,加之其时效性要求特别严,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日本之所以早已完成放弃手工“名茶”的生产(1997年开始不接受手摘机制茶的小样参评),大概这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从营养和卫生角度上说,有人也不太主张那种“残杀、折磨幼灵”式的手工名特茶的持续发展。但将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保留,则另当别论。

   由此,不少有识之士断言:我国高档名特茶的发展道路会日益艰难,且其前景亦不容乐观,也许日本手工“名茶”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国高档名特茶的明天!

    任何一种产品要真正以商品的“身份”进入市场、并进行一段时间的流通,必须要有相应的包装,且某种程度说来是必不可少的。之所以说它“必不可少”,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基本的商品化处理过程。俗话说:“神要金装,人要衣装”。言简意赅,非常直观地表明了其重要性。在现代商品经济活动中,它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仅直观地展示了产品的商品形象,而且还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约定了其技术标准和商品价值,以及从技术角度上规范了其应用的时空概念和操作规程。应该说,这是一般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最起码的技术标准。也就是说,包装不仅仅只是一种用来装饰、美化其自身“形体”的“外衣”。

    茶叶,作为一种食品或称饮品,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饮用都必须直接进入人体,并被其吸收、利用。加之,它是以干物质形式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其极具吸潮性而又极易引发质变,且一旦质变就完全丧失饮用价值这一特性,本身就决定了对其包装要求的严格性。另一方面,像茶叶这样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品,其包装还应充分展示其民族文化艺术之底蕴,或者说宣传祖国茶叶文化与艺术。也就是说,茶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不仅要求“实用”———具有良好的保质性能,以充分保证其利用价值,而且还要求其“华美”———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给人以高雅之艺术享受。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时里,我国的茶叶与其它农产品一样,农村集镇基本上是提篮小卖,称斤论两,叫买叫卖;城市商场基本上是散装入柜,“赤裸”面市,纸包袋装,就是那些名茶精品也是同等“待遇”。显然,这种没有通过商品化处理的销售方式,根本不符合茶叶这个特殊商品的要求。当然,限于当时的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人民主要以“温饱”为满足,而对茶叶这样一种非日常生活必需品自然就没有严格的营养、卫生要求,更谈不上什么保健意识,也难有商品化处理、商品形象和商品价值等之类的现代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商品观念和消费意识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生产者和经营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他们愈来愈充分地领略到了包装这一商品化处理方式的神奇功效。茶叶更是如此。所以,近年来各地的茶叶、特别是较高档次的名特茶,其包装不断推出出新,规格也越来越高,几乎成了“包装大战”。这给茶叶这一古老的传统产品以全新的面貌,把茶叶市场也装扮得多姿多彩。

    从发展上看,茶叶包装的变革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演变,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又必须承认,在这一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高档茶的包装方面,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外强中干”,即外包装过于豪华,内包装则简单低档。目前一些正规品牌的高档名特茶,其外包装一般都搞得十分华丽精美,而且其用材也非常高档;且有不少品牌正在积极效法模仿世界名酒进行设计制造,其容器取材除一般金属罐外,有的采用高档编织品,有的采用高档玻璃,有的采用高档瓷器,有的采用高档不锈钢制品……等等,而且一般都造型高雅别致,制作精良,可谓一件件艺术珍品。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疑惑———若能品尝到这类高档名特茶,的确是一种时尚,一种文化艺术之享受。然而,如此精美豪华的高档包装其造价也不菲(有的仅100g茶,却按4小筒分装、一大盒套装,其包装成本一般20~30元,有的50~60元,甚至还要高),而其费用自然也得计入其产品成本,最终还得由消费者承受。从市场运营角度上看,包装的成本价过高,人为地抬高了其商品的市场消费价格,相对而言无疑又降低其商品价值,即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久而久之,也就自然地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因为,大多消费者是购茶直接饮用,而非作礼品用来欣赏、珍藏的。更为严重的是,正如前文所述:一旦堵死“公款消费”这个特殊的渠道,高档名(特)茶类的市场空间势必变得十分狭窄;自然这种高价的豪华精美包装也就会失去其依附存在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目前我国茶叶市场上的部分高档名品只是注重外表豪华精美,而忽视内包装的保质效能,有的甚至根本不符合技术质量要求。如有的直接装容器(特别是纸筒),有的只用普通塑料袋简单封口,等等。这与日本的情形正好相反。目前,在日本茶叶市场上,基本没有我国那种包装豪华精美、售价贵得令人生畏的名茶精品(1996年获得农林大臣奖的10kg样品其拍卖价为26万日元/kg,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公司职员的月薪)。反之,他们则特别注重其包装的内在质量,尤其重视其内包装的质量。所以,从包装材料到包装方法都十分地讲究,实实在在地讲究其保质效能。普通塑料袋早已退出其包装行业,而普通采用锡箔膜袋作内包装,就是装毛茶用的大袋也是如此,并都是采用真空包装。而外包装则很一般化,多数为彩印塑料袋,高档点的用金属罐,其中也有不少貌似金属罐、一次性消费的纸罐。也就是说,日本人重视其内包装优于外包装。对于这一点,希望业界有识之士引以为鉴。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茶叶(其中也包括一些档次较高的名特茶)“赤裸”面市,散装零售,这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说都是不可取的,也应引起茶业界注意。

    目前我国名特茶的包装确实有点“衣”不“得体”;“外强中干”反映了包装设计、制作上华而不实,“中干”有损茶叶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赤裸”面市,有伤名特精品之风雅,更有损其内在品质,完全违反了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