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list<>与List<>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原单男装店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23

首先要了解一点的是关于接口的基础知识: 

接口不能直接实例化
但是接口派生出来的抽象类可以实例化
所有派生出来的抽象类都可以强制转换成接口的实例

第三条我解释一下:比如,IList <Class> IList11 =new List <Class>(); 也就是接口派生出来的抽象类可以转换为接口的实例,这也是常说的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对象可以代替父类对象,但其父类对象不能代替子类对象)

首先,List<T>是一个类,IList<T>是一个接口。接口和类的区别是本质的,类是负责功能的实现,而接口则是负责功能的定义。所以它们的区别本质上也就是类和接口的区别。

具体来说,IList 泛型接口是 ICollection 泛型接口的子代,并且是所有泛型列表的基接口。它仅仅是所有泛型类型的接口,并没有太多方法可以方便实用,如果仅仅是作为集合数据的承载体,那么使用IList<T>完全可以胜任。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对集合数据进行处理,从中筛选数据或者排序。这个时候IList<T>就爱莫能助了。

1、当你只想使用接口的方法时,ILis<>这种方式比较好.他不获取实现这个接口的类的其他方法和字段,有效的节省空间.

2、IList <>是个接口,定义了一些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要你自己去实现

List <>是泛型类,它已经实现了IList <>定义的那些方法

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 //这里是第三条规则的体现,实现低耦合,毕竟接口属最底层吧。IList1对象可以指向任意一个IList接口的实现

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 

这两行代码,从操作上来看,实际上都是创建了一个List<Class1>对象的实例,也就是说,他们的操作没有区别。

只是用于保存这个操作的返回值变量类型不一样而已。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两行代码的目的不一样。

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

是想创建一个List<Class1>,而且需要使用到List<T>的功能,进行相关操作。



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

只是想创建一个基于接口IList<Class1>的对象的实例,只是这个接口是由List<T>实现的。所以它只是希望使用到IList<T>接口规定的功能而已。

 

 

 

Ilist <> 是在 .net2.0里面才支持的 
好处嘛..比如说human和tiger都有行走的功能,你可以把这些归类到interface中,当你有一个动物的类包括有这两种动物时,你想让他们行走你只需要调一个同样的方法而不管对方是什么类型,具体的行走嘛,人有两个只脚,但有4肢,动物有4条腿,这就是到具体的动物类来实现了,但是他们行走时都是4肢摆动,而且都向前迈出一定的距离(当然是向前走时),所以我认为这些可以归类为行为抽象,具体的一步能迈出多远这依赖于每个具体实现的身高/体长. 

使用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 
方便后期的修改,当你不在使用List 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时候 
只需要修改这一处地方就可以了 
不用修改过多的 地方

IList <>是个接口,定义了一些操作方法 这些方法要你自己去实现 

 

 

List<T>类:表示可通过索引访问的对象的强类型列表,提供用于对列表进行搜索、排序和操作的方法。 

IList<T>接口:表示可按照索引单独访问的一组对象。 

下面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List<T>是一个类,IList<T>是一个接口。接口和类的区别是本质的,类是负责功能的实现,而接口则是负责功能的定义。所以它们的区别本质上也就是类和接口的区别。 

具体来说,IList 泛型接口是 ICollection 泛型接口的子代,并且是所有泛型列表的基接口。它仅仅是所有泛型类型的接口,并没有太多方法可以方便实用,如果仅仅是作为集合数据的承载体,那么使用IList<T>完全可以胜任。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对集合数据进行处理,从中筛选数据或者排序。这个时候IList<T>就爱莫能助了。 

1、当你只想使用接口的方法时,IList<>这种方式比较好.他不获取实现这个接口的类的其他方法和字段,有效的节省空间. 

2、IList <>是个接口,定义了一些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要你自己去实现 

List <>是泛型类,它已经实现了IList <>定义的那些方法 

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 

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 

这两行代码,从操作上来看,实际上都是创建了一个List<Class1>对象的实例,也就是说,他们的操作没有区别。 

只是用于保存这个操作的返回值变量类型不一样而已。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两行代码的目的不一样。 

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 

是想创建一个List<Class1>,而且需要使用到List<T>的功能,进行相关操作。 

而 

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 

只是想创建一个基于接口IList<Class1>的对象的实例,只是这个接口是由List<T>实现的。所以它只是希望使用到IList<T>接口规定的功能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要实现一个集合类,但是你认为添加的时候要做一下判断,不能重复,你可以这样做: 

    //方法1: 

    public class MyCollection1 : List<MyItem> 

    { 

        public new void Add(MyItem item) 

        { 

            if (this.Contains(item)) return; 

            base.Add(item); 

        } 

    } 

    //方法2: 

    public class MyCollection2 : IList<MyItem> 

    { 

        private List<MyItem> innerList = new List<MyItem>(); 

        public void Add(MyItem item) 

        { 

            if (this.Contains(item)) return; 

            base.Add(item); 

        } 

        //实现n多的方法后,附带的,有个Add方法,实现即可,实现方法略 



如果是从List继承而来,那我如果这样写,就能跳过检查了。但是不会调用你写的Add方法,而是调用List的Add方法。 

MyCollection1 mc1 = new MyCollection1(); 

..... 

System.Collection.IList listData = mc1; 

listData.Add(listData[0]); 

这样就不会执行你写的检查代码。但如果用下面方法,则会执行你写的Add方法: 

MyCollection2 mc2 = new MyCollection2(); 

..... 

System.Collection.IList listData = mc2; 

listData.Add(listData[0]); 

总之,正如那些高手说的: 

接口实现松耦合...有利于系统的维护与重构...优化系统流程... 

鼓励使用接口 

这样可以实现功能和具体实现的分离 
实现接口分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