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Twitter该向微博学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书店代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4:30

Tricia Wang现年32岁,是一位社会学家和企业顾问,目前在中国工作,主要记录和研究像新浪微博和人人这样的迅速发展的新社交媒体平台。她一直在用Instagram记录着中国的点点滴滴。


Tricia Wang来中国这几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移民、低收入人群、年轻人和其他社会边缘人群的科技产品使用现状。从2005年起,Wang就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她经常乘着火车,到各地考察数码科技对农民工的影响。Wang最近在研究的是目前有星火燎原发展之势的新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和人人。在位于布鲁克林的家里充了一年电之后,Wang向《Fast Company》谈了她的数位民族志(Digital ethnography)工作,还有在户外考察的好处以及美国科技企业需要向他们同行学习的地方。

FAST COMPANY:你是怎么得到这份了不起的工作的?


TRICIA WANG: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份实际的工作。我本科是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习通信传播,毕业后作为社区干事在纽约低收入社区工作了几年,主要负责媒体和教育宣传工作。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做学术研究,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特别是那些难以企及的学术性的通讯传播形式。


Danah boyd是这个行业的第一个学者,她的工作似乎并不在学术范围内,她的成就和个性一直激励着我,让我看到希望,坚信我能成为一名学者,她让我不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么困难,我也一直在坚持着自我。我知道自己还需要补充一些额外的研究技能来达到目标,然后再回到UCSD继续我的社会学博士学位。


现在,我是个独立的研究人员。就在去年,作为一个富布莱特访问学者(Fulbright Fellow),我得到了资金赞助,我也做短期咨询,拿项目或者就我的研究情况做演讲。我做的最近一次演讲是在里昂证券(CLSA)中国区最大的经纪和金融服务公司。我在诺基亚做过研究,去微软做过友谊访问。我特别喜欢在战略层面上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科技用户,这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市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或者也可以帮助企业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客户,反思现状。我也写过、谈过为什么谷歌在中国没有取得成功,我只是希望在谷歌与中国的斗争变得如此公开之前能有机会和他们分享我的分析数据。


你实地考察时具体都做些什么工作?

我接受的是社会学家的训练,使用的是民族志学的各种方法。目前我使用的民族志学方法就是身临其境的调查,我与当地人同吃同住,观察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我做的,就是为了了解他们如何使用科技产品。我特别喜欢与低收入、年轻人、移民或者居无定所的人呆在一块儿,因为我认为了解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亚文化人群是把握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关键。


之前,我在美国和墨西哥也做过类似调查,但从2005年起,我就把焦点转向了中国。那时,中国科技产品使用的变化速度就已经很惊人了,看到互联网和手机再次在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很令人着迷。其实,最大的惊喜同时也是中国与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因为政府在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率,以及国有企业将价格保持在大多数人负担得起的的水平,使得更多的低收入者和社会边缘人群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


研究了中国这么久,在这过程中你有改变过自己的研究焦点吗?


一开始,我是专注于研究那些居无定所的民工,并且花了大量时间呆在网吧里面,因为网吧是这些人经常去的地方,他们常在那儿玩玩游戏看看电影。但是实际上,在没有找到工作时,民工们还会把网吧当做一个廉价的洗澡、给手机充电甚至是吃住的地方。我对研究中国中上层阶级的科技产品使用情况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他们与美国没有本质差别。


变化就发生在去年,中国社交媒体从此就开始爆发式发展。人们都开始用类似于美国推特或者Facebook的一些应用平台,但是使用的方式与美国截然不同。作为一个民族志学者,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由自己来选择将要究什么,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判断,那些发生的事儿将会教你如何抉择。我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计划,但这确实成为了我工作的焦点。


中国的社交媒体到底有什么不同?

中国两个最重要的社交平台就是人人——基本上是山寨版Facebook,还有微博——有点推特的影子。我们通常认为美国之外的科技公司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推特确实可以从微博中寻求灵感,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微博就像是Tumblr、 Zynga、 Facebook还有Twitter的聚合体。它非常图形化,而推特则是文本化。在微博里上,图片就在每个帖子的下面,用户不需要再另外点击查看。人们都在体验这个颠覆性的方式。不管你是搜索文章还是人物,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警察力量,而图片通过审查要比文章容易得多。所以人们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将所要表达的信息隐藏在图片里。这些图片往往与文章内容很不相同,通过图片,人们会表达更深层次的想法。


那人们是怎样使用微博的呢?


去年中国的动车事故就是一个转折点。中国人都很关注这次事故,还有它背后的国营企业。一开始,关于动车的消息被封锁了,但是强大的民众在第一时间拍下了事故现场的照片并发到了微博上,并且更惊奇的是,它竟然通过了审查!消息随着那些照片在微博上的转发迅速蔓延开来。网民们好像在同政府打游击战,政府试图严格控制信息传播,微博用户们却想方设法将各种消息广而告之。现在又出来个新名词“长微博”,它允许你粘贴整篇文章,并且将其转化为JPG格式。它很小,但是你可以点击让它全屏显示然后阅读整篇文章。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但是它对了解中国社交媒体的运作方式很重要。同样,在美国我也喜欢观察用户如何突破社交媒体平台限制,因为最终这些行为都根植于文化。


在你自己的工作中,你是如何使用社交媒体的呢?

我一直铭记着中国的严格审查制度。虽然有些研究人员试图使自己的工作私人化,但我与他们不同,我是想尽量透明化。我告诉人们,无论我在哪儿,通过使用Foursquare和Instagram发帖,没有人会删除我发在Tumblr、Facebook还有推特上的帖子。我会尽量保留那些可以追寻我踪迹的数据资料。这些东西提醒着我,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所有我做的工作都不是私人的。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还能留下一些可以追寻我踪迹的东西。Instagram是我的生命线,因为它是开放的,这也是我首次尝试以直播的形式发布我的实地记录,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就像Live-tweeting一样,但我用的是自己实地工作的成果——照片还有文化分析。实地工作无可避免的会让人产生寂寞感,实时的鼓励和反馈是非常有帮助的。


既然你用这种方式工作这么长时间了,那有没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适合你呢?


我最后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是在曼哈顿,当一名青年媒体组织的联合主任。干了一年,觉得很痛苦。我不是不想工作,只是不想每天呆在同一个地方上班。所以我发誓再也不要回到那种充满了日光灯的日子!我也很难想象自己整天呆在一家公司里工作。我仍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当我走过更多地方,研究更多案例后,我会成为更出色的研究员。


如果我只是在一家公司工作,研究一个产品或一个社区,我认为那不会有多大价值。当你变得墨守成规的时候,工作质量肯定会大大降低。因为那时,你会勉强自己适应那些机构,使自己符合那些机构的文化制度。我并不适应那种工作方式,我也不想适应。即使没有确切的先例或者具体的职位可以遵循,我还是想继续靠我的努力来弥合科技界、倡导界和研究界之间的鸿沟。


本文由最科技张紫薇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uitech.com/1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