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ion unfair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cel引用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5:39
1.社会保险层次的不公平问题:


定义:社会保险理念不明确,责任后移,造成社会保险当前对象与未来对象间的不公平,即前后代际不公平。代际不公平是指代与代


之间的养老保险责任与受益的不公平,其中既有缴费标准的不公平,也有受益标准的不公平。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名义上是个人账户


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的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养老责任后移情况。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


越突出的情况下,当这种现收现付制模式的持续性受到挑战乃至“破产”时,那将是对未来出生的后代人最大的不公平。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 
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对由于改革所引起的特殊情况作了处理,对于 
1997年以前退休的“老人”仍沿用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1997以后退休的“中 
人”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对于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实行新的标准。但现在的“中人”和“老 
人”的养老保险费用实际上已通过“预先扣除”形式上交给国家,形成了国家隐性债务,这是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中必须支付的转制成本,是不可回避的。由于至今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转制成本,使得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基金被透支,名义上为部分积累养老保险模式,实为现收现付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养老重任 
后移的情况。当人El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时,这种部分积累模式的弊端将越来越明显,严重到无法继 
续运行,那时将对未来出生的几代人造成最大的不公平,既造成了代际间参保过程的不公平,又造成了 
单位间参保过程的不公平。当代劳动者除了要为自己积累一个“个人账户”之外,还必须拿出另外的缴 
费比例来养活退休的老年一代,以偿还几十年“现收现付制”留下的养老金欠债,与上一代及下一代相 
比,养老保险负担加重和福利减少,造成了代际间参保过程上的不公平。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理念上不够明确,社会保障没有纳人长期预算管理,使得当期和未来社会保障责任不明确,社会保险在支付


标准上没有充分体现收入、预期寿命的制约作用,容易造成当期应尽的社会保障责任没有尽全,而受益水平又高于国家经济发展“应


该”提供的水平。
 
  政府间责任确定不合理,也是代际不公平的重要成因。一是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边界不清,社会保险缺口最终成为政府的无限责


任,二是社会保险管理短期行为突出,对社会保障责任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保险水平偏高,过于依赖中央财政,而且社会保障基金短缺


与浪费现象并存,不利于社会保障代际平衡和健康发展。


2.我国社会保障公平制度安排


基本社会保险要体现“有条件”的自我平衡原则,促进实现当前与未来的社会保障对象间的代际公平。建立代际社会保险统筹平衡的


社会保险制度,即在“有条件”的自我平衡的前提下,综合预测代际社会保险负担,确立代际平衡的社会保险制度,如果未来的老龄


化影响下养老负担重,那就通过调整当前的收缴率或支付标准,为未来进行必要的储备。
社会保险的“自我平衡”,不是不要政府补助,而是怎么补助的问题,应先确定政府的补助,然后再确定社会保障的收支标准来达到


“自我平衡”,实现社会保障支付的“有条件”刚性(即代际平衡的约束下刚性),“有限补助”就转化为政府的“有限责任”,不再


是无限责任。






3.
代际交叠模型研究了现收制养老保险体系的运行
机制,表明了在一个纯粹经济中(只有储蓄.没有生产
和投资),在人均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的增加主
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代际交叠模型表明,在任何时点上,经济均由两代
人组成:年轻人和老年人。在I时期,经济中存在着t—l
代和f代人,对于£一l代人来说是退休期,对f代人来说
是工作期,随后f代人在f+1期进入退休期。代际交叠模
型表明个人存在着生命两期:工作期和退休期,工作期
主要与老年人打交道,退休期则主要与年轻人打交道。
(二)代际交叠模型的局限
笔者认为,代际交叠模型只考虑了人口的增长而
未考虑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对代际再分配的影响。因
为在代际交叠模型中储蓄是由年轻人创造的,所以,
在人均资本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人口增长越大、
社会年轻率、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越高时,养老保险
金就会越多,社会代际再分配就会良性运转;反之,
当年轻率越低,社会出现老龄化时,储蓄就会锐减,
代际再分配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当前,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
口的老龄化,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各国
普遍推行的现收现付制度,在人口的老龄化的冲击
下,还能维持多久?如,在美国,1950年每16个工
人中只有一个是社会保障的受益者。到1998年,这
个数字从16下降到3.1。到2025年,每位社会保障
受益者只对应着2个工人。¨1现收现付制面临的真正
危机在美国将在2014年发生,这时工薪税的收入将
开始小于向退休者承诺的津贴。就我国来看,未来的
半个世纪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不提高,据预
测¨1,到2020年将超过50%,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
提高,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据预
测Ho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9.66%
升到2020年的13.37%,到2030年进一步增加到
17.87%,2044年达到最高水平,届时,城市人口老
龄化水平将为22.37%。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已
经出现了提前退休或延缓退休的尴尬局面。为解决就
业压力,可采取提前退休政策,但大量的养老金,年
轻人能否付得起?延缓退休,又会带来就业的负面压
力。对此,美国学者提出四种选择方法:(1)减少
津贴(降低每月津贴或提高退休年龄);(2)增加税
收和(或)减少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支出,以便为这
种计划提供额外的资金;(3)向普通公众借款(这
意味着更高未来税收);(4)改革体制,使工人和未
来退休者可以赚到更高收益率。¨1所以,人口年龄结
构的变化将对养老保险中的代际再分配产生怎样的影
响,是一个颇有新意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三、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当前对养老保险采用何种模式讨论甚多。但无论
采用哪种模式都应体现福利公平。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步从现收
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转轨。然而,现收现付制是一种
“衔接抚养模式”。采用现收现付制会让人们感到社
会的福利待遇的温暖.在自己工作期利他,退休期他




http://www.chinairn.com/doc/70270/26591.html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2071863983.html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基于公平的视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代际再分配与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