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端 漫 步——记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戴元顺博士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天刀太白妹子捏脸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7:35
“云” 端 漫 步——记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戴元顺博士
新闻来源: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     编辑:人事处      共 326 人浏览过该信息

“云” 端 漫 步

——记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戴元顺博士

记者 林坤 

2006年,Amazon率先推出“弹性计算云服务”(EC2);2008年,Google推出Google App Engine云计算网络应用平台;2010年,微软发布下一代云计算产品Office 365;2011年,苹果发布iCloud云服务……当业界大鳄竞相抢占日益火爆的“云计算”市场时,一位1978年出生的年轻人已经在云计算、网格计算、自主计算等研究领域执着坚守了十年。

     在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中,我校推荐的来自美国田纳西大学的戴元顺博士成为“云计算”方向的唯一入选者。十年漫步“云”端之旅,有过从零开始的挫折与艰辛,但更多的是游刃有余的快乐和满足。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始于200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戴元顺,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硕博连读,师从IEEE Fellow谢敏教授。戴元顺敏锐地将网格计算和虚拟化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美国也才刚刚兴起,“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方向,谢老师鼓励我一起来进行研究和探索,而这一方向后来也成为云计算研究的基础。”

三年潜心钻研,戴元顺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其关于大规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2004年,Springer出版了以他博士论文为主要内容形成的专著《Computing Systems Reliability》。同年,他获得国际期刊《IIE Transactions》评选出的2004年最佳精选论文。

戴元顺在三年内完成硕博连读学业后,于2004年前往普渡大学执教。当年,戴元顺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美国官方实施的第一个云计算项目“VGrADS”(网格虚拟化和软件开发平台)。该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FS)投资825万美元,七所大学联合研发。戴元顺率先为网格计算可靠性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模型,在该项目中得以应用。同年,他提出了超大规模协同自主计算的概念和理论,获NFS资助,并与NASA合作,在之后的几年内将该技术应用到小行星带探索的项目中。

2007年,受田纳西大学工程学院院长Way Kuo之邀,戴元顺加盟该校,进入美国工程院院士Jack Dongarra教授带领的Innovative Computing Lab(ICL)任Research Professor。“从2004-2009年的五年时间内,VGrADS项目的研究不仅为云计算IaaS、PaaS两个层次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开发出的Eucalyptus(桉树)云计算平台,在美国NASA等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军方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产业界和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戴元顺表示。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10余篇IEEE Transactions论文,20余篇SCI检索论文,另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诸如INFOCOM等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上,并获ICPADS 05年最佳论文奖。

“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戴元顺的人生信条,也是支持他拨“云”见日的动力。“十年前在选择博士课题时,我并没有预料到云计算这个方向今后会这么火,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东西,同时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风吹云动星不动

两年前,戴元顺进入正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电子科技大学的视野。“学校领导亲自关心,人事处等部门大力支持,加上对计算机学院的考察评估,我认为当时学校的环境和平台很利于发展云计算学科,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09年,“东风”如约而至,戴元顺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兼职引进,被我校聘为教授,并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协同自主计算实验室”。当时,国内的云计算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普通人来说,云计算就更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他希望将美国的研究成果带回国内进行进一步改造研发,带动国内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

“云计算就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建IT界的‘发电厂’。”戴元顺如此描述这一IT业继个人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应用之后的又一次巨变。“如果说网格计算是‘分’的机制的话,云计算就是‘合’,它实现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整合,是IT界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他用计算“水电化”来阐释这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在传统的计算模式,常用的工具是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资源在本地,“就好比手电筒,自己有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一按开关就能亮”。而在云计算时代,个人电脑、本地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都不需要了,他们都将在云平台上完成。“通过云的‘发电厂’,只要能连接上互联网的地方,就能接收到计算和存储资源,获得云计算的服务。这就好比节能灯,本身并没有电力系统,但一插上电就能用,而我们并不需要知道电力来自于何处。”

“在田纳西大学ICL,我的导师Jack Dongarra教授不但教会了我如何真正的创新,而且教会了我创新一定要真正落实,转变为对社会和人民有意义的东西,转变为生产力和产品。” 为了让“云计算”的概念真正落地,2009年,实验室与中科院合作,在广东省建立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云计算平台并投入运营使用;2010年,与中国联通合作,为“沃云计划”、“桌面云”办公系统等项目提供技术支持;2011年,与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开展合作,为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的数字出版交易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实验室还作为主要技术提供方参与了广东省科技厅“手机云服务”省部重点项目。从合作项目开始,戴元顺与国内学界和产业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计算机学院的余盛季老师从实验室建立起就参与项目组的管理,他说:“虽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承接到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大项目,但戴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专注云计算这一方向,宁愿牺牲项目也不能牺牲方向。”

“风吹云动星不动”,这颗不为流云所动的“星星”,在夜空持续散发着它的光芒。

 

建设“云”团队

两年多来,在戴元顺的带领下,协同自主计算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戴老师不仅带来一个大的学科方向,他还根据团队青年老师原来的研究兴趣和方向,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与云计算这一方向的结合点,并从中受益。”肖鸣宇副教授将自己原本主攻的算法运用到“云调度”的研究中,今年在算法的顶级刊物Algorithmica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向艳萍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自主计算,对云系统里的自修复进行研究,今年与戴元顺合作发表了一篇IEEE Transactions论文。“戴老师带来的不仅是国际化的创新思维与眼界,还有对学科总体发展趋势前瞻性的洞察和把握。站在他的肩膀上,青年老师更容易出成果。”向艳萍说。绿色云、云安全、云的可靠性……这样的契合点还有很多。今年,团队的陈波博士和李洪伟博士顺利晋升为副教授。目前,实验室已经拥有4名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招收近20位博士生和70多名硕士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梯队。

戴元顺强调的“务实”精神已根植于团队师生的心中,也进一步带动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据向艳萍介绍,两年来,实验室作为第一单位、实验室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共计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得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包括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戴元顺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也成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助推器”,他的项目管理能力让余盛季体会深刻:“每当项目中出现突发状况时,戴老师总是挺身而出,自己先设计一个详细的优化方案,为项目组节约几天的宝贵时间。”此后,戴元顺会与项目组成员讨论,“通过消化吸收他的设计方案,我能学到很多。每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况,就能成长一次。”

虽然事务繁杂,但戴元顺对博士生都是亲自指导,对所有硕士生也都一视同仁。他勤奋严谨的态度、做事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如细雨般滋润着2010级硕士生徐涛。“戴老师要求我们做事一定要精益求精。有时候做样品测试要熬通宵,不管戴老师在国内还是国外,会随时与我们保持电话和邮件联络,陪着我们熬夜。”经过一年多的磨练,徐涛已成长为项目骨干,“也许云计算具体的技术我会忘记,但戴老师教给我的一种宏观的思想,已经在我的头脑中扎根。”

随着对学校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日趋认同,戴元顺产生了全职回国的念头。2011年初,国家启动“青年千人计划”,为像戴元顺一样愿意发挥所长报效祖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绝佳机会。

学校抓住机遇,经过半年的申报、评审,最终如愿“摘星”。对此,戴元顺表示:“学校、学院对发展云计算学科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也希望能全身心地去建设一个团队,让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云”中的未来

“未来的十到二十年,IT界将是云计算的天下!”展望云计算的未来,戴元顺信心满满,“我的目标是让中国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全套技术。”

目前,实验室研发完成的“云电脑”已经在联通研究院上线使用,台湾等地的几家企业已购买该产品。“未来一两年之内,我相信老百姓就能陆续体会到云计算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戴元顺介绍,除了产业化,实验室另一个大的研究方向是低碳、节能,也就是实现终端“瘦弱化”。以后老百姓不再需要大的电脑,高档的手机配置,这些终端将会变得越来“瘦”,而且还能节约90%以上的耗电量。

争取国家级的大项目,建设国家级的科研平台,争取出大的科研成果……全职回国之后,戴元顺筹划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开设云计算这门课程,我已经着手编写一本云计算教材,希望回国后能把这门课开起来,为国家培养云计算领域的优秀人才。”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梅表示:“我们希望戴老师这样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学者回国后,凝练一个方向,汇聚一支队伍,推动云计算学科的发展,为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进入国家重点学科提供支撑。”

在未来的“云”世界,戴元顺和他的团队,注定还将继续书写精彩。       

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C)版权所有 川ICP备123456号
沙河校区地址: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邮编:610054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邮编:611731
电话:+86.028-61830539 83202297 83208288  传真:+86.028-61830539  E-mail:shizi@ue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