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读书笔记:第八章、第九章 公元前第六、五世纪

来源:互联网 发布:郭天祥51单片机百度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3:23

第八章 纪元前第六世纪

 

太多的战争促成两件大事,一是和平运动,一是晋国为了打击楚王国,在楚王国背上悄悄插上一把利刃——扶植吴王国兴起。和平的呼声反应人心趋向,吴王国的兴起促使楚王国的霸权终结。

 

一、楚霸权的隐忧

邲之战后,楚霸权确定,晋霸权没落。

陈国大臣夏御叔的妻子夏姬与大臣、陈国国君私通,其子夏征舒杀国君,大臣向楚求助。熊侣灭陈,得夏姬。巫臣建议将其送给大臣连尹襄老为妻,夏姬与前妻子私通,连尹襄老亡,夏姬回娘家郑国。熊侣派巫臣到齐缔约,熊侣到郑假传奉王命与夏姬成婚,逃至晋。巫臣在楚家人尽被处斩。巫臣为复仇,向晋提议“联吴制楚”,由自己儿子巫狐庸率领一个军事顾问团,去教吴王国加强政府的组织和训练他们的军队现代化,形成楚背后的致命敌人。

 

二、鄢陵之役

邲之战二十三年,熊审(熊侣之子)在鄢陵之战中败于晋,晋夺回霸权,但楚主力仍未收到严重损害,仍虎视眈眈

 

一、和平会议

 

二、 伍子胥鞭尸

楚王熊弃疾为联秦制晋,为子熊件娶秦国君妹妹孟赢,但在大臣费无极怂恿下,夺子媳(又一次的新台丑闻)。费无极恐熊建报复,“诬以谋反”,杀熊建老师伍奢,其子伍子胥逃走,与熊建会和,在郑熊建被杀,伍子胥带熊建之子流落到吴国,期间一夜白头。伍子胥在吴行乞,受王子吴光赏识。吴光发动政变即位,伍子胥为宰相。吴王国向楚发动大规模战争,攻入郢都,伍子胥将熊弃疾尸体挖出,亲自鞭尸三百皮鞭。

战后,楚虽复国,但至此霸权结束,宣告吴霸权的开始。

 

三、鲁国的三桓政治

鲁国君姬允(桓公)有四子,长子继位,其余三位庶子称为“三桓”,(庶子后裔必须改姓,三桓改姓为:仲孙、叔孙、季孙)三桓统治鲁国达四百年之久。三桓中的“季孙”家臣阳虎势力日趋壮大,压过三桓,曾亲邀孔丘任职,被孔拒绝。后三桓反攻,阳虎逃亡,三桓有感孔丘拒绝阳虎,遂任用孔。

 

四、 东西方世界

纪元前五九四年(邲城之役后第三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建立公民会议跟司法陪审制度。世界各国平民参政和陪审团设立,这是首创。是雅典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纪元前五○九年(伍子胥鞭尸前三年),罗马王国改建为共和国,设立执政官和元老院。开始信史时代。


第八章 纪元前第五世纪

 

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大黄金时代

  一 春秋时代末期 本世纪(前五)
  二 战国时代 本世纪(前五)——前三世纪
  三 秦王朝 前三世纪
  四 西楚王国 前三世纪
  五 西汉王朝 前三世纪——前一世纪

 

一、学术

儒家:孔丘 论语、“五经”  齐鲁夹谷之会、堕三都运动、周游列国十三年、编纂删订五经

道家:李耳 《道德经》 驾青牛西出函谷关,作《老子》

墨家:墨翟 《墨子》 说服公输班而止楚攻宋

法家:李俚 《法经》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 状。

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 溃。

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

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 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二、诸子百家

“家”:历史上留下记载的重要思潮,包括儒道墨法在内,只有十一家

“子”:包含2种意义:称人“先生”;称著作时意义是“全集”

产生原因

(1)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中所产生的纷乱、黑暗、贫富不均和平民生活的痛苦,一些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遂有高级情操上的反应,各人按照着各人认为正确的方向,提出拯救世界,消灭贫穷的方法。
(2)传统的权威,即世袭贵族统治的瓦解,像从苗圃上搬开了沉重的石头一样,新的花草容易勃兴。各国政府为了保持生存,不但不再支持旧的权威,反而打击旧的权威,帮助新兴力量建立新的权威。

二、战国时代

越王姒勾践胜吴王吴光

吴王夫差生擒勾践

卧薪尝胆

伍子胥去世

夫差挥师北上,勾践突袭姑苏。

明年(前四八一),春秋时代结束

三、          晋国分裂

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六卿:范家、中行家、荀家、韩家、赵家、魏家

六大家族

六大家族火并,中行范家被驱逐

荀家势力最大,联合围困,即将破城之际,赵魏韩联合突击荀家。晋国剩下赵魏韩三大家族,贿赂周天子后,擢升三大家族为国君。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