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没有显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查看文件夹大小 linux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1:50
人的利己性基因与利他性行为
 
       之前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因为进入了思维误区,曾经比较烦恼。因为我一直憧憬着人与人美好的关系。。

后来了解到安兰德相关思想后,走出了误区,现在平和多了。我还没有拜读安兰德的书,应试教育所迫,没办法。我接触哲学也不多,现在只有高中学的哲学和哲学入门_<<苏菲的世界>>,和了解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而已。

写这文章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将思考变成文字更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暗世界>>),还有介绍下安兰德哲学。(我认为哲学和编程关系挺紧密的) 当然,我只是一名应试教育下的学生,虽然尽量保持以免思想被它蚕食,但由于是高三党,我又是在前几周才接触了安兰德,时间紧促,文字和思考难免幼稚和生硬,希望大家别喷~~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希望提出一起探讨。

 

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人都是利己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从人类进化历程来看,利己的个体必然比利他的个体更容易生存。随着长时间的进化,利己性基因必然被遗传下来,而利他性则大部分被淘汰。就现在整个社会来说,利己性的人肯定比利他性的人更利于发展,而利他性的人逐渐因利益不断被损害,利他性不断被削弱,最后大多变得利己性占主导。(利他性基因还是存在在人类的11号染色体上——请看http://tech.163.com/05/0216/11/1CN6CNDL00091537.html)

     

二: 亲缘性利他行为

   你可能会说了,按你来说,母爱和父爱是自私的吗?周围亲戚,朋友的关怀呢?  不错,我承认世界上,最伟大的是完全不含功利性的母爱和父爱。但是,先从动物世界来看,。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又如苏格兰雷鸟的行为,当冬天来临而食物减少时,它们就会把一些鸟赶走,这些鸟将在远处死去。但需要说明的是,驱逐行为是“礼仪性的”,并没有激烈的斗争。离开群体的雷鸟与其说是被赶走的,不如说是接到“请走”的信号而自愿离开的。(这些例子很多,。有兴趣可以去google下)。

这,显然是利他性行为。但这些是出于自身的本能,因为就群体来说,基因都一致,目的就是想让自己最大限度地保存并遗存下去,这驱动它们去为同类生存而牺牲,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让基因自身遗存。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遗传。
。尽管人类也是是万物之长,但也不能摆脱与动物这一联系。母爱与父爱就是为了自己的基因能顺利延续的表现之一。为什么古代社会如此强调“孝”,而且重男轻女?因为很大程度,生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养老,强调“孝”就是保证养老这最终目的能够实现。所以,我认为现今社会养老保障越来越好是非常好的事,这样父母养育孩子就是爱占主体了。

   这就是亲缘性利他行为,而且,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利他性也逐渐减弱。你想想,你是对自己的父母好,还是对你的叔叔阿姨?这在生物中,有公式可以计算(链接:http://www.cssn.cn/news/144544.htm )

 

三: 边缘性利他行为

  朋友之间的友谊之类人际关系很大程度就是边缘性利他行为而建立。边缘性利他行为,通俗来说,就是你做了为别人某件事,你相信在某天,你需要时,那个人会回报给你。我认为,真正的友谊和情谊,都是由边缘性利他行为发展而来。从一开始不相识到相识,互相索取和付出,相信对方肯定会对自己付出作出回报,时间长了,信任程度不断加深。然后,发展到在情感、思想上的交换,两者逐渐“融为一体”, 最后,付出最多也没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赴汤蹈火,两胁插刀吧。  比如,A,B是朋友,但一直以来,都是A向B索取,B从来没付出,就算这关系能持续,你觉得这是友谊吗?就我个人的经验,学生应该是最纯洁,最不功利的。但是,我所见的,每个学生都被自己的自私控制。根源就是应试教育!学生时代,本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时候,然而,学生却禁锢在应试下,不能接触外界的东西(我认为,改变一个人,无非两样东西,一是他遇到的人,二是他读过的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这是莫大的悲哀!!!

  还有的表现是,两者利益与付出相对而言,你微小的付出能给别人莫大的利益,那么,为了利益最大化,你付出了,而且,你知道这根本不会有回报。至于什么捐款之类,你帮助别人,是以潜在利己的目的为前提的,你要获得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内心的满足,你想满足善待别人的欲望。(精神上自私)

 

正常的人类都是自私的。

抚心自问,你痛得要命的牙痛和别的地方有天灾人祸(牵涉的都没有你的利益),你会更关心哪个?  只是,自私应该是理性的自私。 用我改编傅雷在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献辞来说就是,”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真正的无私决不是永没有自私的念头,只是永不被本性的自私所操纵罢了“。社会全体,应该坚持合理的自私。一个人理性的自私,也就是在不损害他人前提下的利己,只为自己活着,不仅是道德的,而且是道德的源泉。合理的自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合理的自私就是在不伤害其它人的前提下,最大化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才能)。 

 

 然而,自私自利,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都被和“不道德”连到一起,社会都宣扬着无私,利他,这才是最崇高的美德(中国为甚——)甚至天朝在你出生就要求你为祖国做贡献,为祖国而活,祖国利益始终大于个人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说法,不仅是虚假的,更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为建立集体主义的集权社会提供了底座——只有牺牲个体,才能举起集体的旗帜;在这个光辉耀眼的 旗帜下,就有了践踏一切个人权利的理由。而谁掌握了权力,谁就主宰了这个集体。——安兰德)

有可能吗?这只会令人痛苦!试想,每个人实际只是优于考虑个人利益,实际并不无私。但社会又要求无私,个人欲望不断膨胀,但却又不得不披着无私的外皮,终日在虚幻的无私和真实的自私这痛苦漩涡里徘徊。这显然是错误的价值观。

 

 

 

四: 完全利他性行为

   当然,社会还是有舍己救人之类的行为。但是,这是不合理的利他性行为。就雷锋而言,我一直都不怎么认为他的利他性行为促进社会多少。你看看,从经济角度来说,他去一个村子里,帮人修锅。因为是免费的,本来烂的不能用的锅子,人性使然,当然拿去修啦。尽管修理的资源远远大于重新买一个的资源。这样积累下来,就是资源的浪费!再比如,现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极端来说,有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是无私的,利他性很高。在商品交易时,想着都是让对方获利。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商品交易就不能正常进行!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本就是基于双方利益都能满足的前提。所以,社会可以赞扬完全利他性行为,但不能提倡。

 

 

To Sum Up:

  理性的自私,崇高的美德!

(推荐一下安兰德哲学http://tieba.baidu.com/p/943523447?pn=1)

 
 
 

Ps:以后会补充完善。  一个月才有一天假期,坑爹啊!! 如果你认识的一个人突然渺无音讯,一是他死了,二是他上高三了。。。。三是他去当程序员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