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类和泛型方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14.04 lnm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6:12

规则和限制  1、泛型的类型参数只能是类类型(包括自定义类),不能是简单类型。  2、同一种泛型可以对应多个版本(因为参数类型是不确定的),不同版本的泛型类实例是不兼容的。  3、泛型的类型参数可以有多个。  4、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使用extends语句,例如<T extends superclass>。习惯上称为“有界类型”。  5、泛型的参数类型还可以是通配符类型。例如Class<?> classType =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泛型还有接口、方法等等,内容很多,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此给出我曾经了解泛型时候写出的两个例子(根据看的印象写的),实现同样的功能,一个使用了泛型,一个没有使用,通过对比,可以很快学会泛型的应用,学会这个基本上学会了泛型70%的内容。  例子一:使用了泛型  

class Gen<T> {  private T ob; //定义泛型成员变量  public Gen(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T getOb() {  return ob;  }  public void setOb(T ob) {  this.ob = ob;  }  public void showType() {  System.out.println("T的实际类型是: " + ob.getClass().getName());  }  }  public class Ge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泛型类Gen的一个Integer版本  Gen<Integer> intOb=new Gen<Integer>(88);  intOb.showType();  int i= int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i);  System.out.println("----------------------------------");  //定义泛型类Gen的一个String版本  Gen<String> strOb=new Gen<String>("Hello Gen!");  strOb.showType();  String s=strOb.getO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s);  }  }


运行结果:

T的实际类型是:  java.lang.Integer  value= 88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泛型,都是应用于整个类上。但同样可以在类中包含参数化方法,而这个方法所在的类可以是泛型类,也可以不是泛型类。也就是说,是否拥有泛型方法,与其所在的类是否是泛型没有关系。

泛型方法使得该方法能够独立于类而产生变化。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无论何时,只要你能做到,你就应该尽量使用泛型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泛型方法可以取代将整个类泛型化,那么就应该只使用泛型方法,因为它可以使事情更清楚明白。另外,对于一个static的方法而言,无法访问泛型类的类型参数,所以,如果static方法需要使用泛型能力,就必须使其成为泛型方法。
要定义泛型方法,只需将泛型参数列表置于返回值之前,就像下面这样:GenericMethods并不是参数化的,尽管这个类和其内部的方法可以被同时参数化,但是在这个例子中,只有方法f()拥有类型参数。这是由该方法的返回类型前面的类型参数列表指明的。
注意,当使用泛型类时,必须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指定类型参数的值,而使用泛型方法的时候,通常不必指明参数类型,因为编译器会为我们找出具体的类型。这称为类型参数推断(type argument inference)。因此,我们可以像调用普通方法一样调用f(),而且就好像是f()被无限次地重载过。它甚至可以接受GenericMethods作为其类型参数。
如果调用f()时传入基本类型,自动打包机制就会介入其中,将基本类型的值包装为对应的对象。事实上,泛型方法与自动打包避免了许多以前我们不得不自己编写出来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