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java 王少飞-jdbc知识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化妆品开店要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7:46

   知识点一: 使用JDBC进行批处理
  
   为什么需要批处理?
   答:当需要向数据库发送一批SQL语句执行时,应避免向数据库一条条的发送执行,而应采用JDBC的批处理机制,以提升执行效率。
   实现批处理有两种方式
   执行批处理SQL语句的几种方法:
   executeBatch()方法:执行批处理命令
   clearBatch()方法:清除批处理命令
   第一种方式:
   Statement.addBatch(sql),下面是一个例子:
  
   Connection conn = null;
   Statement st = null;
   ResultSet rs = null;
   try {
   conn = JdbcUtil.getConnection();
   String sql1 =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email,birthday) values('kkk','123','abc@sina.com','1978-08-08')";
   String sql2 =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123456' where id=3";
   s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addBatch(sql1);  //把SQL语句加入到批命令中
   st.addBatch(sql2);  //把SQL语句加入到批命令中
   st.executeBatch();
   } finally{
   JdbcUtil.free(conn, st, rs);
   }
   采用Statement.addBatch(sql)方式实现批处理:
   优点:可以向数据库发送多条不同的SQL语句。
   缺点:
   SQL语句没有预编译。
   当向数据库发送多条语句相同,但仅参数不同的SQL语句时,需重复写上很多条SQL语句。例如: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 values(‘aa’,’111’);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 values(‘bb’,’222’);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 values(‘cc’,’333’);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 values(‘dd’,’444’);
  
   第二种方式:
   PreparedStatement.addBatch(),下面是一个例子:
  
   conn = JdbcUtil.getConnection();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email,birthday) values(?,?,?,?)";
   st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
   for(int i=0;i<50000;i++){
     st.setString(1, "aaa" + i);
     st.setString(2, "123" + i);
     st.setString(3, "aaa" + i + "@sina.com");
     st.setDate(4,new Date(1980, 10, 10));
     st.addBatch();
     if(i%1000==0){
     st.executeBatch();
     st.clearBatch();
     }
   }
  st.executeBatch();
  采用PreparedStatement.addBatch()实现批处理
  优点:发送的是预编译后的SQL语句,执行效率高。
  缺点:只能应用在SQL语句相同,但参数不同的批处理中。因此此种形式的批处理经常用于在同一个表中批量插入数据,或批量更新表的数据。

   知识点二:事务

   事务的概念:事务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不全部成功,要不全部不成功。
   数据库开启事务命令的几个方法:
   start transaction  开启事务
   Rollback  回滚事务
   Commit   提交事务
  
   创建JDBC的事务主要分以下步骤
   1.设置事务的提交方式为非自动提交:
     conn.setAutoCommit(false);
   2.将需要添加事务的代码放入try,catch块中。
   3.在try块内添加事务的提交操作,表示操作无异常,提交事务。
     conn.commit();
   4.在catch块内添加回滚事务,表示操作出现异常,撤销事务:
     conn.rollback();
   5.设置事务提交方式为自动提交:
     conn.setAutoCommit(true);
 
   事务的特性(ACID)
   原子性(Atomicity)  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Isolation)  事务的隔离性是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为每一个用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数据所干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
   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接下来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也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事务的隔离级别
   多个线程开启各自事务操作数据库中数据时,数据库系统要负责隔离操作,以保证各个线程在获取数据时的准确性。
   如果不考虑隔离性,可能会引发如下问题:
   脏读:指一个事务读取了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在一个事务内读取表中的某一行数据,多次读取结果不同。
   虚读(幻读):是指在一个事务内读取到了别的事务插入的数据,导致前后读取不一致。
   数据库共定义了四种隔离级别:
   Serializable: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虚读情况的发生。(串行化)(序列化)
   Repeatable read: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情况的发生。(可重复读)
   Read committed:可避免脏读情况发生(读已提交)。
   Read uncommitted:最低级别,以上情况均无法保证。(读未提交)
   有关隔离级别的几种方法: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select @@tx_isolation    查询当前事务隔离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