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在北京交通大学演讲同学提问

来源:互联网 发布:midas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9:16

李开复在北京交通大学演讲同学提问
              发表于《大学生》2005年10月第20期 责任编辑:方丹敏
  2005年9月22日,李开复老师在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作了《选择的智慧》的演讲,这是他在诉讼有了初步结果,重新回来中国后在高校作的第一场报告,两层楼的礼堂爆满,走道两旁也挤满了站着听讲的同学。同学的提问和开复的回答都十分精彩。有个博士生说:我在交大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火的演讲!
            我来中国希望找到50匹百里马
问:李老师我想问一下Google今年之内在中国要招进一些比较年轻的人才是吗?我想问一下具体的时间和流程,我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 
答:好的,昨天我和一些记者作了这方面的交谈,你可以到网上找一些更多这方面的回答,现在简单的回答一下。
我们要做招聘的工作,这个应该是个好的征兆。我们在中国预期大概在工程研究院有50个名额,主要的要求是动手能力很强的非常优秀的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人才,如果说我们要特别要求什么,应该是非常平衡的计算机方面的高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其他方面有创意、好的数学背景、符合公司的价值观的人才我们都需要。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我们的一个网站去看,但是这个我们不做广告,你用Google可以查到(笑声)。

问:开复老师您好!现在全球一体化,竞争全球化,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创新能力不够,缺乏品牌,很多利润都让外国的企业获得了,我们国家只能获得很少。国家需要人才,我们也不缺人才,可是那些跨国公司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挖去了太多的人才,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精英,我看了篇报道说您对中国大学生有种神奇的魅力,也就是您能很轻松地把中国的精英招进跨国巨头,比如微软、GOOGLE。我身边很多人都在想外企工资这么高,我能不能去外企啊。我想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对中国是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呀?
答:我觉得流失是双向的,进入了外企的人才最后又走进了国企或是自己创业,或流入了高校。
外企其实有很多的作用,他一方面可能挖走了很多人才,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这种培养的方式又是中国企业所没有的,所以我加入GOOGLE回到中国,并不是说我加入了一个外企,要把中国人挖到外企去工作,去帮外国人做事。GOOGLE是全世界我所看到的独一无二的创新的模式,我从来没有见过,也几乎不敢相信他会成功,但是他成功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学习的对象,我认为把这种创新的模式带到中国来,让中国的朋友也有机会体会这种模式,是很好的。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人才,昨天有记者问我是不是要做伯乐,要把中国的千里马都找去。我要回答的是中国的教育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中国很多毕业的学生从很多角度讲都很优秀,比如说编程的能力,基础扎实很好;但是从智商和情商的平衡看就比较欠缺,尤其在情商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来中国不是来找50匹千里马,我是希望找到50匹百里马,通过我的精心培养和公司的模式把他们培养成千里马或者是万里马,这应该是个独特的机会。
这些跨国公司的企业,最终也会有很多员工流失的。

             中国的IT界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
问:开复老师您好,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的MBA学员,今天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第51期学术演讲,非常有幸能够听到您的演讲,现在想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请您谈谈您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是请您对投身中国互联网行业的MBA学员提一些宝贵的建议。谢谢!
答:你这个可能快要考倒我了,因为说实在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我给你一些回答:中国的互联网跟全世界都不一样,我们有特色。但是如果一定要做出一套完全不同的东西来,或者是认为外来者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我觉得其实两者都太偏激了,我们要用中庸之道来看这个问题。
对中国互联网的机会,我觉得机会太多了。为什么美国是现在互联网的领导者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70年代美国的国防部提供了经费把美国的大学里的网全部都串了起来,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为了Internet。在Internet的基础上,很多学校做出了很多科研的开发、技术的创新。 要不是有最先进的基础,美国也不会成为最先进的技术的国家,那么今天我们也可以问问,看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最优秀的基础,让中国能够更快地跳跃出一个新的这种互联网的时代。
我想至少在几个方面中国应该是很有潜力的,中国移动的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是最先进的,在中国我的手机使用范围超过美国,它的清晰度也超过美国,所以移动网应该算一个机会。
很多人喜欢说数字娱乐,数字娱乐确实可能是一个机会,我很不愿意举这个例子,因为我觉得它残害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灵,但是确实它带来很多商机。另外我想中国如果从数字娱乐更好的一个角度来看,IPTV也可能在中国会成为一个领导者,因为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而且中国的城市有很大的密集度,所以在互联网能够发扬光大的方面——从计算机的网络变到一个手机、电视等等网络,中国应该会有很多的机会。谢谢!

问:李老师你好,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三年级的学生,我想问你一个有关通信技术发展的问题,从您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亲身经历来看,您觉得中国和外国的IT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硬件服务方面现状和发展有何区别?
答:中国的IT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由。你看美国不管是环绕着GOOGLE、微软或者IBM的,都有一个公司和他的技术带来一批公司的良性循环,在中国好像大家都喜欢另起炉灶,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软件企业或者说是IT企业,都有很多问题,就是都以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方式来发展,而技术正是需要很多的科技MAN,凝聚在一起,才能够降低成本,更好地创新,才能够分散风险等等,而在中国我觉得比较分散。比较大的公司更多的是做很多不同的产品,而在每一个上面只有很少的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创新比较困难。还有我觉得中国很多公司的发展方向可能并没有长远的计划,更多的是看今天怎么样赚钱,今天客户要求什么,所以在中国最需要的是一些真的能够领头的技术公司,有足够大的投入来带动整个大的环境来做成生态系统,这个现在比较欠缺。

                    做自己价值观需要的事,名利只是副产品
问:开复老师,你好!我是昨天下午看到您演讲的海报,我是英语系的,所以对你可能不是很了解,今天是随着我的男友一起来的。但是我觉得今天真是不虚此行。为什么呢?六点十分我在天佑门口看到长长的队伍,我在交大四年,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这么长的队伍有这么多的人来听的讲座,所以非常感谢您!
还有我不是MBA,所以我的问题可能比较情绪化,您刚才也提到过说不要追求名利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价值观需要做的事情。可是事实上我生活在一个非主流价值观的世界中,你得不到那种成就感,得不到主流社会对你的认同感,那如何用中庸代替激进,用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做到不平凡的事情呢?有这种可能吗?
答:我首先对名利方面稍微做一个澄清,我并没有说名利是坏事的意思,如果你做到符合价值观、兴趣和理想,名利确实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副产品。但不要纯粹为了名利做事情,如果今天这个社会是纯粹看重名利,那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可能都有点非主流,因为我真的希望不管社会价值观怎么样,不要每个人都流入名利是唯一价值观的状态。
现在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非主流的价值观,周围的人不认可,那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你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如果它对你来说真的是那么重要的话,你应该可以给自己足够的力量,给自己激励。如果你不能给自己激励,那可能应该再想一想这是不是你唯一一个真正那么重要的价值观,如果是,你应该可以承受外面的不认可的。
另外我想说我们不要把社会当作一元化,世界上只有一个社会。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口,也许你做的这件事情不受某一群人的价值观的认可,但是我相信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会认可,我希望你能够找到那群人。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我在写给中国青年学生的第一封信的时候,我给很多我的同事看,我说你们觉得我写得怎么样,他们说:“写得不错,但是千万不要发表(笑声),发表了以后是会得罪人的,最后你得不偿失,反而会被觉得你不务正业、无所事事,是个无聊的人。”但是我觉得我不认可他的价值观,我发表了,最后果然我看到了很多跟我价值观相同的青年同学。

         喜欢一件事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喜欢一件事情是不需要培养的

问:您刚才说了大学生要选择自己的兴趣,但我们才20多岁,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会不会过了几十年发现我当初的选择是错的,到时还要重头再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还有就是网上对您做中国区总裁有很多评论,大家都认为GOOGLE将来会和百度有个很大的合作,我想请问你们这个合作会到什么样的程度,在什么层次上进行?
答:我觉得兴趣是会改变的,当我说兴趣很重要的时候并不是说你找到一个兴趣就要终身不渝,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兴趣会减少和增加的。比如说我读大学时最喜欢做的是编程,我读博士时最喜欢做的是语音识别,后来我又喜欢自然语音处理,到了中国我又喜欢中国学生,我的兴趣很多,所以不要太在意,这些是不碍事的。
关于GOOGLE的猜测,我觉得应该是太过了,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回答,如果你让我评价百度,我认为它是个很好的公司,很有潜力,是个很好的竞争对手。互联网的事真的很难预料,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它每天都在改变,很多预测,我都不敢去猜。

问:我的问题比较现实,处于我们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如何去判断对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否喜欢,或者说自己是否能在所学的专业上有个很好的发展?
:自己喜不喜欢只有自己才会知道,如果你不确定喜不喜欢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喜欢一件事情是不需要培养的。(笑声)我很厌恶的事情我一看到就知道我不会做的,所以我觉得你还没有反感的话你还可以慢慢地培养,然后看看你的专业有没有什么你特别喜欢的领域,多做一些尝试,看看这些跨学科的机会,慢慢你会找到的。另外在中国转换专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既然你进了一个系,又没有感觉不喜欢,我想你会找到一部分你喜欢的,比如你在心理学系,但是你很喜欢计算机,那么你可以去学习用户界面,可以尝试跨学科的学习,把两个系结合在一起,这个我相信是可以找到的。

问:第二个是很Personal的问题,如果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这个方向,而且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在做准备的时候,遇上了一个very pretty 的girl,你认为这应该怎么去解决?你的决定是什么,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吗?
答: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的这两个选择都很好啊!

问:开复你好,首先我想说的是你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男士。我也是开复学生网的一员,也是学计算机的。我发现我对图形处理问题蛮有兴趣的,我发现在市场上只有盛大这样做游戏产业的特别有利润,我想请你指点一下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市场上关于图象处理会有哪些有意义又有市场潜力的发展方向?
答:我觉得图形处理并不是要变成游戏软件,这现在是个很火热的产业,但是回顾中国二三十年,有很多都是很火的,但是现在都消失了。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说游戏软件以后会不会很好找到工作,而是我喜不喜欢图形软件的工作,如果你喜欢的话我相信还会有很多空间的,比如广告制片,或者是未来动画电影,动画编辑等,都是一些三维软件的应用,所以我觉得图形是个很好方向,不是仅仅在游戏方面。
                GOOGLE的创新模式给我最大吸引力
问:李博士你好,我来自交大软件学院,我的问题是在您离开微软进入GOOGLE的时候,你认为在技术层面最重要的一条理由是什么,是您刚刚所说的GOOGLE的独有创新模式吗,如果是的话您能否介绍下这种创新模式,以便让交大的学生率先了解呢?
答: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因为我加入GOOGLE的一条很主要的理由就是我想回中国,这也是我回中国的一个最好的选择。
GOOGLE的创新模式是它给我最大吸引力的地方,这种模式在不讨论公司秘密的前提下是可以解释的,很多大公司不管是计算机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他们的管理方式还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方式,很大的一个软件公司被分割成很小的一块,每个人把一块做好了,再把它拼起来,然后做一些测试,推向市场。这个工业社会的模式不是说不好,而是它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它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控制式的创新,而不是从下到上的平等式的创新。
在GOOGLE做这个平等创新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用脚投票,也就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有一个新的idea,你有一个idea就把它放在共享里,这是公司最好的一百个idea。上去之后,你可以用EMAIL或是其他方式告诉所有的员工,我今天有个很COOL的Idea。你可以想象很多员工都发出这种信息,其他的员工说你这个东西很COOL,我的PROJECT快做完了,等我做完了我可以加入你吗?然后你们可以投票了,可以做对比,可以放在服务器上使用了,然后可以让用户开始使用了,用户其实就是把这个事件当成实验室,他们用后会给我们回馈,说这个产品很好或者不好,应该怎么改进,然后这个TEAM就会修改,一直到有一天,他们会说这个看上去就是一个全世界都需要的产品,再进一步就会变成真正的产品。直到这个产品真正使用了,我们发现不仅大家都需要,而且可以赚钱,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商业模式,产品经理才会介入说好。
所以这个模式就是让每一个人都会创新,让全世界做个实验室来评估你做得好不好,当全世界都喜欢的时候,这是个赚钱的机会,而不是先说我们要赚钱,我们要生产……

                      选择的智慧
问:开复老师好,我想问个今天晚上讲的“选择智慧”的问题,就是说进入大学的选择问题,我现在是大二,面临搞学习还是参加社团的选择,然后第二个选择是我转专业,我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所以我参加了学校的一个计算机应用协会,是个比较优秀的社团,然后我从法制应用转到了电子商务。请以您在业内的高度,评论我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
答:最重要的是这是不是你喜欢的选择,是不是你最重要的选择。另外我刚刚谈到大学是个很特殊的时期,那很显然你理解了这一点,利用这个时期参加了一些社团,当然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在社团里碰见的这些问题都是很低风险的学习的机会,你应该很庆幸这些问题是在大学里碰到而不是在社会上碰到。

问:我要问我一个最关心的选择问题。今年是我博士生涯的第二年,我现在处在一个极度迷茫徘徊的时期,我觉得我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就是念了博士。第一,我对这方面没有兴趣,第二这不是我擅长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就在想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我曾经想过我要放弃,不念博士了,可是这样我要推迟一年才能毕业,好像这样看起来是个不小的代价,我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可是如果继续读我不喜欢的博士,我可能会浪费四年五年,甚至会毕不了业;如果我毕业了,我也不想在大学里干,也不想去科研机构,那我还是不开心。所以我要问个关键的问题:你觉得博士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你看来,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针对个人的问题,我想上过开复网的朋友都知道,我希望每个同学能够自己做选择,我绝对不会说你应该这么做或应该那么做,但是我可以提点我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每一个读博士的学生是都喜欢做研究的,中国的教育也正往这个方向走,博士应该往喜欢研究的方向培养。
如果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的话,就可以没有必要读下去了,但是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在中国有很多公司,他看见你有个博士学位会觉得你的编程就会编得更好,计算机学得更好,会给你更好的待遇,或者觉得你有学问、尊重你,所以这可能不是一个最完美的状态,但可能是一部分现实的状态。你自己再评估一下:你不喜欢研究,那你是不是需要这个学位,你是不是认为有了这个学位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它对你的未来是不是有很好的帮助,不要想它损失了你三年还是四年,你要想它给你带来了什么,你可以做个利益对照表,自己分析一下,再做最后的决定。

                 不能改变的事情要学会放弃
问:老师您好,我想问的是你演讲的时候提到六种成功的态度,我想问:您自信的标准是什么?您自信的力量来自哪里?怎么让这种力量一直保持,甚至影响您一生呢?
答:自信是我知道我能够做到什么,自觉应该是它最根本的一个前提。你告诉自己这个做得成那个做得成,但是不可能做成的,最后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你不要给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不然你是达不到的,要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地步,要给自己定一些小小的目标,一点一点奖励自己。这样,自信就可以建立起来了,你也可以去看看我的第三封信,谢谢!

问:我觉得我们能和您这样一个巨人来交流很荣幸。整个演讲我都在仔细聆仔细观察,您事业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您的胆识和魄力也是被许多人所钦佩的,但对于我来说,冲击最大的是您身上的平衡,我想问的是您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是怎样平衡自己的心的?
答:首先不要称呼我是个巨人哦,巨人可能长得有点胖。我想提醒每个同学不要把任何人当成是你的偶像巨人或是完人来看待,其实我是个非常普通的人,我记得我90年代来中国的时候,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和我一样,那个时候我29岁,我接触的博士二十五六岁,我们差不多的年龄。
心情的平和,对于我来说最近我的心情有很多不平和的时候,我是如何保持的呢?首先我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有最坏的打算,你要告诉自己接受最坏的打算,你要告诉自己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如果发生了我必须接受而不是冒险拼了命去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第二,有些不能改变的事情你要学会去放弃它。我们不可以整天后悔,既然发生的你就让它去发生,你别整天去想已经发生而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去想不会改变的事情也不会造成它的改变,只会造成你的更不快乐。当你遇到一些打击或是不满意的时候怎么办?你周围的朋友家人支持你,在你不愉快的时候听你发恼骚。

                       探讨人生的意义
主持人:时间过得很快,希望同学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问:很高兴见到您,以前在《大学生》杂志上看见您。我想问您的问题是:以前的上司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就是希望在您的领导下,GOOGLE能实现另一个新的改变。我知道你的魅力是无穷的,所以待会结束的时候,您能不能和我拍个照,然后我就可以经常看见你了。
答:拍照可以啊,待会你第一个。《大学生》杂志是一个很好的杂志,我也很感谢《大学生》杂志,这个演讲的题目就是钟社长两天前点的,所以你们觉得今天我讲的很好,就应该感谢《大学生》杂志的支持。我觉得比尔·盖茨是个会名留千古的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是信息革命中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还是个虚心学习的人。我对中国学生有两个建议:不要把任何人当成偶像来对待,我们可以从比尔盖茨身上学到很多事情,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不要一味地陷进盲目的崇拜。做人要客观,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虽然我和他有一些不同意见的地方,但他是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对象,就这样,谢谢!

问:老师您好,我这个问题不是提给我一个人的,我这个问题是提给中国亿万年轻人的,我想你可以拒绝我一个人,但是你不可以拒绝中国亿万年轻人。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笑声)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沉重,在这个场合可能会显得比较悲观,但是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现实意义的。我看见过一幅画,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想通这幅画:就是一个百米跑道上,起跑线上站着一排人,旁边是裁判员,手里拿着发令枪,大家都做好出发的准备,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没有眼睛。我想很多人都能知道这副图景中的含义,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在忙忙碌碌地学习、工作、拼搏,人生就好像是条漫漫跑道,我们不知道追求着些什么,我们的目标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何在?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想得到回答,然后我突然悟到了它的含义,我把它归结为一个词,这个词叫做:体验。我觉得生命在于体验。今天你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我觉得非常的珍贵,所以我必须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我希望得到您这样的世界级人物的看法!在你的灵魂在你的意识中,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谢谢。
答:首先我补充一点,很多大学生都提到过“我们感到很茫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为了茫然而茫然,每个人生命是自然的过程,每个人都会茫然。大学是最容易茫然的时间,因为大学里在忙着读书嘛,大学是你第一次看见了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在大学里茫然是很自然的,不要因为茫然而觉得苦恼。第二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绝对没有这个权利来帮你回答,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生命的意义,他确实活得非常痛苦,你的生命的意义是体验我觉得就很好,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事情。
如果两个世界一个有我一个没有我,那么希望有我的那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好,谢谢!

 

              在其他高校演讲中回答学生提问精选
                    整理/张明贵
问:我想问一下李博士,您所讲到的在美国的这种文化环境什么时候可以真正移植到中国来?谢谢。
李开复:我认为不是任何一个文化都可以移植到另一个文化中去,移植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彻底理解美国的特色,是什么地方造成了它成功,哪些适合在中国使用,哪些不适合,有哪些中国特色是美国人没有的,是值得美国人学习的,把这些融合起来才是最好的结合。
我们在研究院里主张彼此开明、直接地对话,我们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做最好的自己,能够在他的领域有新的想法,招到的人才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但是同时我们知道自己在中国做事,不是只为了美国公司或者是跨国公司做事,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同样的热爱中国,希望中国成功的。这些研究员到了周末不见得和家人相聚,而是到大学讲课,这样带给中国很多帮助。我们很好地融合了美国人的思维、美国人创新的方式,美国人直截了当沟通的方式,加入了一些中国的纪律、中国的毅力,还有中国人爱国的本色,我们很自豪的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最好的研究院。

问:中国历史是五千年,美国历史是两百多年,但是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它的成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为什么不能造成这样一种更好的发展环境?谢谢。
李开复:我深信在很多领域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会有更多长处,比如说研究艺术、音乐、文学、哲学,我认为有像中国这样悠久历史的国家很容易可以超过历史比较短的一些国家。但是在科技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可以说每一年发生的科技变化超过了前十年,每十年发生的科技变化超过了前数百年。所以美国在IT行业、软件行业取得了一个先机之后,每一年的发展、成长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其他领域也是一样。
过去历史的累计、文化的累计、音乐的累计或者是哲学的累计可能是相加的,但是科技的成长则是相乘的。所以,短暂的时间可以超越长久的时间,所以我想一个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把握,我不认为是很大的因素,当然也没有负面的因素。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凭他的能力去竞争,去做得最好,但是历史跟科技的成败没有完全的、绝对的黑白的关系。

问:我想问李博士,您是一位华人优秀的代表,您是爱美国还是爱中国?
李开复:我觉得做科学家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做的科学是能有最大的创意,能够帮助最多的用户群。但是我这样回答问题,你可能不满意,我再做另外一个回答:曾经有一个美国员工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他是一位加拿大人,我跟他说,有时感觉比较复杂,因为总觉得虽然自己的头脑是经过美国的方式思维,但是自己的心永远是中国的。
  
问:李博士下午好,你提到美国优秀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了很大的成分,我想知道在您的印象里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公立学校的发展?谢谢。
李开复:我认为很大程度就像滚雪球一样,有一个成功就会有另外的成功,大家就会跟随它。美国最成功是300年前哈佛大学的设立,每个大学有它的特色:哈佛大学是人文特色,斯坦福大学是创新特色,MIT大学是旁边有一个哈佛,我做技术工程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每一个成功的私立大学都有它的特色。我认为私立大学有三个理由使它比较成功:第一它的创办人、它的校长、它的领导团队有很好的理念;第二有一个很好的特色,每个学校的特色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公立大学的特色就被平均化了,就没有那么有特色了;第三个理由是它的运作比较灵活,不会受美国政府政策的限制,要跟随某一个政策去做。私立学校可以更灵活,它的资金是基金会来的,所以可以更大幅度地给更多的薪资。还有就是他的自主权,比如你觉得生物工程不是一个系,我这个学校偏觉得它是系,我不拿你的钱,就不用听你的。在公立大学老师的薪水是6万块美金一年,我就偏要给8万。这样灵活的运作就像市场经济一样,中外合资企业,都有机会做得更好的。但是一个灵活的制度、一个有特色的学校,一个很好的领导的团队是三个最重要的理由。谢谢。

问:开复博士,您对中国高等教育充满了激情,并且对中国的青年学生寄予了很多期望和希望。中国发展崛起强大、实现现代化,高等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你讲了很多美国的人才、美国管理、学校,我想在这里你能不能够告诉我们,你最想对中国高等教育学校说的一句话。
李开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中国的青年、中国的学生是无比的优秀,我认为他们应该有一个最好的系统、有一批最好的学校,这批最好的学校应该是公立、私立、民办、中外合资,就像市场经济竞争一样,就像中国今天因为市场竞争达到经济的奇迹,我希望同样经过市场竞争,让中国的教育达到一个奇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