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何火爆

来源:互联网 发布:erp软件平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1:34

 您可能并不知道, 2010 年 10 月,一款名为 Kik 的美国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引爆 App Store ,但您极有可能听说过“微信”,这款 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仅耗少量流量的手机软件, 堪称中国 2011 年度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从 2011 年 1 月诞生到年底,用户已经超过 5000 万,其中 2000 万是活跃用户。商场里、校园里、马路上,拿着手机做“对讲机”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微信蹿红速度甚至超过新浪微博,业内已公认其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微信火爆的原因。

    从客观机遇上来讲, Kik 软件的崛起为中国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产业带来了这样一种机会。

    在互联网领域,国内企业跟随国际脚步,走“模仿 + 微创新”之路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上也是如此。 Kik 在美国以用户手机通信录为基础,跨越了运营商和手机操作系统壁垒,为用户打造一个具有真实身份属性的社交圈, 上线 15 天便 吸引了 100 万名使用者, 让国内企业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中国类似 Kik 应用的国产软件开始涌现,像是小米科技的“米聊”、腾讯的“微信”、盛大的“有你”、奇虎 360 的“口信”等,随后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加入进来,“沃友”、“飞聊”、“翼聊”相继诞生。

    但是,同样是 诞生伊始以“免费短信”和更方便、更人性化的网络即时通讯来作为宣传卖点, 在主要功能、收费形式、手机平台要求、使用网络等方面大同小异, 微信无论在用户数量还是在品牌影响力上,都已经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这其中又有什么主观方面的不同?

    首先,微信背靠腾讯这颗大树,腾讯的资源是其推广新产品时的天然优势。

    微信项目中的很多开发人员都是从腾讯广州研发中心 QQ 邮箱团队调配的, QQ 邮箱团队还会在关键时刻对微信给予支持。比如微信 2.0 版本发布前后, QQ 邮箱所属的阅读空间项目组就从一半的数量直至全部都空降到微信上。据悉,参与微信的研发团队接近 200 人,这几乎是整个小米科技的员工数量,而小米科技还有 MIUI 、小米手机等重头产品,米聊只是其中一个。

    而且,即时通讯对服务器有要求,腾讯在 PC 时代积攒了数以亿计的用户群,已经做惯了这种千万、亿级用户的服务,服务质量更有保证。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对中国网民的预期把握也为腾讯推广微信提供了支持,而微信又反过来将其与腾讯微博、 QQ 邮箱等腾讯旗下产品更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但是并不是无论腾讯推出什么产品,只要借助数亿 QQ 用户就一定成功。事实上,在电子商务、视频等领域,腾讯都未能如愿。 微信团队的成功其实更源于应需而变的产品理念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通过用户反馈迅速迭代是腾讯惯用的方式。先是产品试水谁错, 2011 年 5 月之前,微信积累了四五百万用户,用户尝试过发送文字信息后,新鲜感就很快消逝了。然后微信添加了“对讲机”和邮件提醒两项功能,用户数和活跃度随之激增。之后, 7 月份发布了“寻找附近好友”功能, 10 月份添加“摇一摇”和“漂流瓶”,这三个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功能将交友范围从熟人推广到陌生人,也将手机的移动特性发挥到极致。每一个功能都连贯而精准击中了用户需求点,相比之下,米聊添加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则显得有些突兀。

    那么,微信的红火能带给移动互联网行业什么启示呢?

    首先,再次说明在互联网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快速开发、应需而变的重要性。做好核心功能快速推向市场,根据反馈,在现实中改进、细化。在用户厌倦之前,以新功能带来新鲜感。这样,产品可以随着用户成长,而带来最佳用户体验、既有趣又实用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

    其次,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走上“社交化”道路是一大趋势。

    微信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 QQ 邮箱导入联系人,米聊的联系人可以从本地通讯录建立,还增加了从微博、 MSN 、电子邮箱和人人账号导入,并且二者都添加了 LBS 社交功能,这说明联系人的建立已经从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链接”转变成从微博、邮箱甚至陌生人等“弱关系链接”或“无关系链接”,移动即时通讯已经从原来“私密”的、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变成“开放”的社交工具。而这其中的原因,正是感知到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就像玩微博人会关注粉丝是否增加、自己的微博被多少人转发了、评论是认同你还是反对你一样,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不光是男用户搭讪的“神器”,其实也是很多女用户检验魅力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