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与“二八法则”

来源:互联网 发布:cf防沉迷解除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55

“马太效应”与“二八法则”

 (2011-11-29 12:16:40)
转载

“马太效应”的说法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出发了。 那领五千的,把钱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了。过了许久,国王远行回来,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的一千来,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

“马太效应”指的就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社会法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我们这个社会,富人才有钱去赚更多的钱,穷人的钱拿来果腹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用来投资了。那些成功人士往往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容易取得额外的成功,普通人要想成功得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拿学术界来说,有一定名气的人发文章、做课题、出专著、得奖项都要容易得多,各种各样的光环、荣誉、实惠都会降临到这些人身上,初涉学术圈的人如果运气不好,不善经营,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与“马太效应”相适应,自然就产生了所谓的“二八法则”。社会上80%财富集中于20%的人身上,现在这个比例更大,美国的华尔街游行提出的“我们是99%”的口号就反应了这一问题的极端形式。“二八法则”的发明者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这一法则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在自然界也存在。犹太人认为,宇宙中存在一条78∶22法则,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按78∶22这样的比率存在的。比如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及其他气体占22%。人体中的水分占78%,其他为22%等等。他们把这个法则也用在生存和发展之道上,始终坚持二八法则,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又如: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你一生使用的80%的文句是用字典里20%的字组成的;而在考试中,20%的知识能为你带来80%的分数;同样的道理,你20%的朋友,占据了你80%的与朋友相处的时间……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20%的已婚者,占离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断离婚的人,扭曲了统计数字);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财富的80%,为20%的人所拥有;

  ——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应用到车辆中,而这20%的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马太效应”与“二八法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个人来说,你是否是“马太效应”里那个把一千元埋在地里的人?你是否属于注定会变得更弱、更穷的人?在社交圈子、在工作单位你是否是那次要的80%?你是否把自己80%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重要性只有20%的事情上?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