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详细分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cf防沉迷解除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30

时代与时俱进,以前的分区方式可能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硬件配置了和软件需求了。。。 于是,两年后,我回头来更新一下这篇文章。于 2014.11

一般常见的分区方式有:

1、/文件系统和 SWAP分区;  默认是这样的

 

2、/文件系统、/boot文件系统和一个SWAP分区

 

3、/boot系统、 /var文件系统等Linux目录树、不属于Linux目录树的/back(名字自己定,/file也可以,这是自己用来存放备份数据的地方)

     只分一个 / 和 swap 也有它的好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盘空间(用户用时只要 / 没用完,就可以不去理会硬盘空间的问题),但这样重装系统时要先备份

/home,不然重装就麻烦。如果你给 OS 的硬盘空间比较小,比如只有8G、10G的,采取这种方式比较好,虽然默认系统装完后,/ 文件系统只有3个G

左右,但随着你安装软件的增多,/ 文件系统也会越来越大的。

但只划分一个/分区也比较危险,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将存放在唯一一个 / 文件系统中,这对于实际的生产系统来说是不安全的

 

着重说第三种:

一、喜欢用软件管理工具的人,pacman,yum,apt-get等。

这种人喜欢用软件自带的软件来安装web服务器,mysql服务器,mail服务器等。

/boot     分区1024M,够用了(现在的linux系统对于/boot的需求越拉越大,以前100M足以的,现在到了至少100M,所以建议> 256M)。

/home   硬盘大小*10%        根据用户数据的多少,进行增减

/user     硬盘大小*6%        喜欢用管理工具,但是总还有要自己编译安装的东西

/swap    内存大小*2

/var       硬盘大小*50%      默认安装的文件包基本上都在这里面,以及web服务,mysql服务等,所以这种分区要足够大

/tmp      硬盘大小*10%      做为服务器用,log文件会很多,所以单独拿出来。如果定时清理可适当减少。

/            剩下的都给根分区

二,喜欢自己编译安装的人

手动编译安装灵活性比较高,但是如果升级系统,可能会导致手动安装的东西不能用。

/boot     分区500M,现在的linux系统对于/boot的需求越拉越大,以前100M足以的,现在到了至少100M,所以建议> 256M)

/home   硬盘大小*60%       例如:我要建一个web服务器,建一个nginx的用户组和用户,然后呢,肯定要先下载源代码,然后放到nginx用户的根目录下面,安装的目录放到 /usr/local下面,代码目录也放在nginx用户的根目录下面,而不是放在/var下面,产生的log可能也放在nginx用户的根目录下面。这 样服务器相关的东西,都放在用户的目录下面,这样的用户的这个目录要很大。

/user     硬盘大小*20%        用户安装的地方,放在/usr/local下面,所以这个目录也要大点。

/swap    内在大小*2

/var       硬盘大小*10%      很多的系统文件放在/var下面,单独分区,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

/            剩下的都给根分区

 

 

 

另一种分区方案:

在linux系统中至少必须有两个挂载点(磁盘分区),分别是 / 及 swap ,其余是否要将其他的挂载点独立分割出来则视你的规划需求而定。可参考以下建议:

swap的大小约等同你的内存大小,或稍大

初次接触的新手或硬盘空间有限 Desktop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装置说明//dev/hda1可用空间 – swap大小后的所有空间swap/dev/hda2大约内存大小的1-2倍

高级用户 Desktop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装置说明//dev/hda115G/home/dev/hda2最大的剩余空间/boot/dev/hda3512MB左右swap/dev/hda5大约内存大小的1-2倍

高级用户 Server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装置说明//dev/hda115G/home/dev/hda2最大的剩余空间/boot/dev/hda3256MB左右swap/dev/hda5大约内存大小的1-2倍/var/dev/hda6视服务器功能决定大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