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怎么对接收和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恶作剧软件大全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05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的作用是指定对服务器响应进行重新编码的编码。同时,浏览器也是根据这个参数来对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编码(或者称为解码)。所以在无论你在JSP中设置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 ("UTF-8")或者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GBK"),浏览器均能正确显示中文(前提是你发送到浏览器的数据编码是正确的,比如正确设置了pageEncoding参数等)。读者可以做个实验,在JSP中设置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在IE中显示该页面时,在IE的菜单中选择"查看(V)"à"编码 (D)"中可以查看到是" Unicode(UTF-8)",而在在JSP中设置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 ("GBK"),在IE中显示该页面时,在IE的菜单中选择"查看(V)"à"编码(D)"中可以查看到是"简体中文(GB2312)"。

  浏览器在发送数据时,对URL和参数会进行URL编码,对参数中的中文,浏览器也是使用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参数来进行URL编码的。以百度和GOOGLE为例,如果你在百度中搜索"汉字",百度会将其编码为"%BA%BA%D7%D6"。而在GOOGLE中搜索 "汉字",GOOGLE会将其编码为"%E6%B1%89%E5%AD%97",这是因为百度的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参数为GBK,而GOOGLE的的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参数为UTF-8。

  浏览器在接收服务器数据和发送数据到服务器时所使用的编码是相同的,默认情况下均为JSP页面的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参数(或者contentType和 pageEncoding参数),我们称其为浏览器编码。当然,在IE中可以修改浏览器编码(在IE的菜单中选择"查看(V)"à"编码(D)"中修改),但通常情况下,修改该参数会使原本正确的页面中出现乱码。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IE中浏览GOOGLE的主页时,将浏览器编码修改为"简体中文(GB2312)",此时,页面上的中文会变成乱码,不理它,在文本框中输入"汉字",提交,GOOGLE会将其编码为"%BA%BA%D7%D6",可见,浏览器在对中文进行URL编码时,使用的就是浏览器编码。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