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一种状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网大童女装呢大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46

  寒假时,曾写道:“深冬,深夜,深被窝,深醉,醉在阅读里。什么都是合心意的。最满意的是:以手臂为半径可以够到的圆圈内摆着我喜欢的几本书和一杯白开水。”

  现在已经暑假,很高兴又可以享受这样的“最满意”的状态。

  《挪威的森林》,《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张爱玲的一套书……这些都是用来温习的,跨越了二十年的光阴来温习,感觉像面对熟悉的老朋友。那些爱与哀愁,那些生与死,那些痛苦与快乐,不仅仅是为昭示文学永恒的命题:爱和死亡,更多的是催我去想生命究竟可以有多少可能,多少选择,怎样的可能和选择是我们需要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怎么会去按照自己的需要让我们选择?

  再读《笔记本》,依旧让我确信有一种人注定是为爱而生的,生老病死永远阻隔不了真正相爱的人。甚至,面对已是老年痴呆的老婆,那个男人还能够一天天不厌其烦地读着记录了爱情过往的笔记本,让她一次次再重新爱上自己!我们以为是神话故事,可却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去认真做了。它无疑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现代人日益虚空的婚姻内核,催人正视婚姻的经营问题。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坐爱情的两岸,看青春的流逝。真正相爱的人几乎从不坐看爱情,只是坐拥着彼此,一生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

  我的读书趣味一直顽固地老旧,到书店淘书的过程最终总是沦落为反复买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中了蛊一般流连不已,痴迷如初。有次在都天行宫觅得一本《朦胧诗选》,我可以确定它肯定不是我遗失的那一本,可我依然靠近它,深嗅旧书的那一小缕若有若无的霉味,确信那里面还残留着我少小时的一声叹息。

  一直顽固地坚持翻阅《收获》《小说月报》《译林》,它们让我感觉自己距离当下的文学还不是太远,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在写着让我们心醉神迷的东西,拉长着、强化着我们对世界的美好感觉。

  也许有一天很多人会从我的生命里走开,但我知道书不会离我而去。在枕边放着一本书,于是,再深再冷的夜也是温暖的,再热再让人厌烦的日子里也有一份清凉。这些温暖抑或清凉让苦累的生活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产生力量来压跨我永远鲜活年轻的灵魂。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