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近世纪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 --读《文化行旅》有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贵州安顺广电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9:42

摘要:

我是职业画人,但一流画展可以不看,一流音乐会若错过了便若有所失,为什么?是因为在我看来,音乐才是现世里唯一最接近天堂的东西。

关键字:

        音乐史、文化行旅、杨志强、巴赫、亨德尔、瓦格纳

正文:

        似的变成个正统的文化人了。

        所谓正统,依我理解,应是“只为文学狂,不为他物燥”吧。前几日,在图书馆休息时随手拾起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竟被完全吸引。三下五除二便看完了,却不过瘾,又使我迷上了文学(文学本是我的一大爱好,但由于理科学业,丢掉许久),去到四楼,细心的翻阅感兴趣的书籍,一本《文化行旅》随手拿到手上,粗略一翻,觉得可以,就细心阅读起来。这一读,竟令我进行了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旅行,千百年的西方文化在我面前成为真实直到永恒。

       既然是解读杨志强的书,那么了解杨志强的生平就显得很重要了:

       杨志强,祖籍广东顺德,香港自由撰稿人、插画师、编辑。曾任良友之声出版社主编、《星岛日报》首席插画师。其教画专栏曾在香港最畅销的《东方日报》连载八年,同时还是许多著名出版机构,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社、读者文摘、商务印书馆等的客座插画师和特约撰稿人。至目前为止,他发表过的各类文字超过三百万字,漫画和插画渝两万幅,主编过的期刊不下两百期,为单行本书籍作插画和封面设计超过两百本。已解集出版的作品有:《跟我画》、《七彩童话屋》(三册)、《森林趣事》、《耳朵的故事》、《天堂外的对话》(两册)、《数码画室——我怎样把电脑变成超级画具》等。

       读这样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肯定对自己的文化修养是一种提升。果不其然,大约2000年,他应某周刊之约,写一个新的专栏,他把它叫做《文化行旅》,这本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记录了他生平的所思所感。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乐韵起时”、“欣然忘食”和“酒神的身影与名士风流”。其中“乐韵起时”给我的启发最大,他写的是中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音乐名人,间接的写出了中近世纪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有人会问,中世纪会有什么音乐呢?这年头,前人留下来的好东西一概少人问津,古典音乐被看做是古董,即使对他们津津乐道的,大致也以贝多芬为上限,离开浪漫派,便古典的吓人,莫扎特还有些愉悦旋律,巴赫只有几首曲子可入耳,再往前走,便是一片空白。可是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中世纪的音乐。

       志强先生把音乐看成是什么呢?在“乐韵起时”的序言里,他有这样一句话:我是职业画人,但一流画展可以不看,一流音乐会若错过了便若有所失,为什么?是因为在我看来,音乐才是现世里唯一最接近天堂的东西。他把音乐看成是人间最接近天堂的东西,可见音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在看到这里时,我还认为他所说的音乐就是我们经常听的流行音乐,我就想,我听到的歌声就是最接近天堂的东西?我很疑惑。但是翻过来一看,讲的却是格里高利曲调,中世纪的教会音乐。这着实让我感到吃不消,本想放弃,但一想多了解一些也好,也就硬着头皮继续看下去了。

        读着读着,便也进入他所描写的那些圣景中去了,看着他写的,耳边仿佛是听着中世纪的音乐在旅行。圣希尔德加德、巴赫、亨德尔、莫扎特、帕莱斯特里那、贝多芬、瓦格纳、里贝里......一个个传奇的名字一一在头脑里划过;《魔笛》、《阿伽门农》、《图兰朵》、《卡门》、《莱茵的黄金》......一部部著名的歌剧一一在眼前闪过。中世纪的音乐,真令人神往。回到寝室,下载很多名家的曲子,听来感觉真的不错。心浮气躁的心境也变得平静,以至有同学认为我心情不好(暴风雨前的宁静嘛)。解释以后,都觉得思想境界没我高,令我稍稍自傲了一下。

        那么怎样解读中近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历程呢?我想就依着几位音乐史上的著名人物来写吧:

        想到中世纪的欧洲,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无所不在的宗教。在宗教之外,便是蛮荒之地,人们愚昧、纵欲、好勇斗狠、目不识丁。文化和修养只在修道院留存。学者们说中世纪文化只是宗教的奴役。志强先生说的好:若有这么一个世界,千年间无论芸芸众生或知识精英,都只在信仰的统照下存活,这正好说明,宗教是这群体生存的唯一解药。不是人们因愚昧选择了宗教,而是信仰使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从如猪、如狗、如草芥的生涯里寻得一点生存的意义和尊严。可见宗教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存在1000多年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宗教音乐。要说解读中世纪的音乐,宗教音乐必不可少。可是我毕竟不是专家,说不出什么好的东西,所以就不多说明。之所以说宗教音乐,是想引出巴赫这位音乐巨匠。


        “音乐之父”和“音乐之母”


        提到巴赫,却又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人,亨德尔。他们被人称为“音乐之父”和“音乐之母”,对于了解近代音乐,是很有意趣的事。

        他们都是德国人,同一年出生,但是出身、性格、经历完全不一样。巴赫出生于音乐世家,终其一生都在为新教德国的几个教堂当风琴师或乐队首席,最后一份工作实在莱比锡一家学校任指挥兼任该城乐正,成为宗教音乐的传承者。他一生节俭,他是20个孩子的爸爸,音乐是他养妻活儿的技艺,也是忠厚的他的唯一慰藉。他和我们这些寻常人一样,大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但亨德尔却不一样,他家没有一人是音乐家,但是他却酷爱音乐,从而学习音乐。他18岁便被任命为哈雷大教堂风琴师,但是他却爱好歌剧,放弃风琴师的工作,奔走于意大利和英国,在歌剧界如鱼得水。虽然二人都出生于德国和同一年,但综其一生,二人也从未见面,如果见之,大概会有惺惺相惜的感慨吧?

        亨德尔性情豪迈,乐天幽默,锦衣玉食,排场十足。他需要掌声,在掌声中成为音乐巨匠。而巴赫在命运的压榨下从不放肆,得意的日子不多。他是位勤恳的艺人,像大多数的我们一样,忙碌只为稻梁谋。可是有谁又能想到,两百年后,这世界还有人研究他的音乐,他在音乐家中的地位最崇高。如果他活到现在,定会大吃一惊。当初巴赫的儿子邀请亨德尔去听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首演,他不知巴赫为何人,竟拒绝前往。他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巴赫的名字远比他响亮。

        

        “神圣天堂”和“恶魔王国”的宠儿


        心里一直有个迷惑:德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说它是神圣天堂,这无可厚非,看看欧洲的哲学史、文学史、音乐史和科学史,有多少被冠上德国人的标志;说它是恶魔王国,也无可争议,毕竟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伤痛。

        有那么一个人,他既是神圣天堂的天使,也是恶魔王国的爪牙,他便是瓦格纳。在直观上,他的那股“精神”好像总与纳粹脱不了关系,尤其在“二战”时代,大部分人都因讨厌纳粹而对他敬而远之。但近代音乐和近代欧洲的文化潮流,却很难无视他的影响力。

        希特勒是一个瓦格纳迷,在他的谈话和鼓动说辞中,“瓦格纳的音乐”一词,是当作德国精神的表征来使用的。可以说,“瓦格纳”对希特勒和许多纳粹分子及不少当时的德国人来说,是个精神境界的符号。他们终生就生活在这精神境界里。瓦格纳他不爱纯音乐,终其一生,他的事业都在歌剧。但是他和其他人完全不同,他做的,不仅仅是以北欧神话改编的歌剧,而是一个精神上的天罗地网,他兼多职于一身。你不得不佩服瓦格纳的智慧。

        解读欧洲音乐的发展历程,是个浩大的工程。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所能做的,仅仅是这些。感谢《文化行旅》,它在我的眼前展开了一扇窗,让我窥得一个神秘的世界。

 

参考书籍:

《文化行旅》  杨志强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