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言,静态语言,以及OC的语言类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操作hive sql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2:37

动态语言Dynamically Typed Language


例如:ECMAScript(JavaScript)、Ruby、Python、VBScript、php


也叫动态类型定义语言


与静态类型定义相反,一种在执行期间才去发现数据类型的语言


动态语言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改变其结构:新的函数可以被引进,已有的函数可以被删除等在结构上的变化。


动态语言的类型检查是在运行时做的。


它的优点是方便阅读,不需要写非常多的类型相关的代码;


缺点是不方便调试,命名不规范时会造成读不懂,不利于理解等。


目前java平台下的动态语言有Groovy、nice、BeanShell、Jython、JRuby、

Rhino(JavaScript)、Jacl(TCL)、Bistro(SmallTalk)、Kawa(Lisp/Schema)


2.    静态语言Statically Typed Language


例如:C、C++、Java


也叫静态类型定义语言。即一种在编译时,数据类型是固定的语言。大多数静态类型定

义语言强制这一点,它要求你在使用所有变量之前要声明它们的数据类型。


在使用数据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定义数据类型,这些数据类型包括int ,float,double等

等。就相当于在使用它们之前,首先要为它们分配好内存空间。


静态类型语言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结构非常规范,便于调试,方便类型安全;


缺点是为此需要写更多的类型相关代码,导致不便于阅读、不清晰明了。


OC做为一门面向对象语言,自然具有面向对象的语言特性,如封装、继承、多态。他具有静态语言的特性(如C++),又有动态语言的效率(动态绑定、动态加载等)。整体来说,确实是一门不错的编程语言。

现在,让我来想想OC的动态语言特性。OC的动态特性表现为了三个方面:动态类型、动态绑定、动态加载。之所以叫做动态,是因为必须到运行时(run time)才会做一些事情。

(1)动态类型

动态类型,说简单点就是id类型。动态类型是跟静态类型相对的。像内置的明确的基本类型都属于静态类型(int、NSString等)。静态类型在编译的时候就能被识别出来。所以,若程序发生了类型不对应,编译器就会发出警告。而动态类型就编译器编译的时候是不能被识别的,要等到运行时(run time),即程序运行的时候才会根据语境来识别。所以这里面就有两个概念要分清:编译时跟运行时。

(2)动态绑定

动态绑定(dynamic binding)貌似比较难记忆,但事实上很简单,只需记住关键词@selector/SEL即可。先来看看“函数”,对于其他一些静态语言,比如c++,一般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将将要调用的函数的函数签名都告诉编译器了。静态的,不能改变。而在OC中,其实是没有函数的概念的,我们叫“消息机制”,所谓的函数调用就是给对象发送一条消息。这时,动态绑定的特性就来了。OC可以先跳过编译,到运行的时候才动态地添加函数调用,在运行时才决定要调用什么方法,需要传什么参数进去。这就是动态绑定,要实现他就必须用SEL变量绑定一个方法。最终形成的这个SEL变量就代表一个方法的引用。这里要注意一点:SEL并不是C里面的函数指针,虽然很像,但真心不是函数指针。SEL变量只是一个整数,他是该方法的ID。以前的函数调用,是根据函数名,也就是字符串去查找函数体。但现在,我们是根据一个ID整数来查找方法,整数的查找字自然要比字符串的查找快得多!所以,动态绑定的特定不仅方便,而且效率更高。

(3)动态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