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存储与进制转换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六年级体测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1:37

一、     数据的存储原理

a)      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b)     每个二极管只有两种状态:“导”,“截止”。

c)       

二、     数据的存储单位

a)      位:又称“比特(bit)”,每个二极管元件称为一个“二进制位”,是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值为0或1.

b)     字节:又称“拜特”。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组,称为“字节”,即:1 byte=8bit

c)      地址:操作系统把所有存储单元以字节为单位编号。

三、     数据进制之间的转换

a)      十进制—>二进制:

                15

                                                            2          7                   1

                                                            2          3                    1

                                                            2          1                    1

                                                            2          0                    1

                                    那么十进制15的二进制为:1111,因为32位整型int的长度是8位,所以前面补四个零,即:00001111

 

                                                       24

                                                  2   12    0

                                                  2    6    0

                 2     3   0

                 2     1

b)     二进制—>十进制

 

10---2:把20转换成二进制

20/2=10..........余数为0

10/2=5...........余数为0

5/2=2............余数为1

2/2=1............余数为0

1/2=0............余数为1

则20换成二进制后是10100

10---8:把20转换成八进制

20/8=2...........余数为4

2/8=0............余数为2

则20转换成八进制后是24

10---16:把20转换成十六进制

20/16=1..........余数为4

1/16=0...........余数为1

则20转换成十六进制后是14

 

 

2---10:把二进制数1101转换成十进制

1101=1*2的0次方+0*2的1次方+1*2的2次方+1*2的3次方=13

则1101变成十进制后是13

 

 

8---10:把八进制数1340转换成十进制

1340=0*8的0次方+4*8的1次方+3*8的2次方+1*8的3次方=736

则1340变成十进制后是736

 

 

16---10:把十六进制数3A4F转换成十进制

3A4F=15*16的0次方+4*16的1次方+10*16的2次方+3*16的3次方=14927

(十六进制中的A是10,F是15)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相互转换:

八进制数   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数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B    

二进制数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11

c)       转换成二进制的就除以2,转换成八进制的就除以8,转换成十六进制的就除以16,然后倒取余数。

四、     sizeof

使用sizeof求存储大小,指针变量为8,数组为数组长度,字符串为实际占用大小加\0后的大小。

 

五、     关于size_t的解释[部分内容参见于百度知道http://baike.baidu.com/view/3236587.htm]

size_t 类型定义在cstddef头文件中,该文件是C标准库的头文件stddef.h的C++版。它是一个与机器相关的unsigned类型,其大小足以保证存储内存中对象的大小。

 

  例如:bitset的size操作返回bitset对象中二进制位中的个数,返回值类型是size_t。

 

例如:在用下标访问元素时,vector使用vector::size_type作为下标类型,而数组下标的正确类型则是size_t

 

size_t是标准C库中定义的,应为unsigned int,在64位系统中为 long unsigned int。

 

  数据类型"socklen_t"和int应该具有相同的长度,否则就会破坏 BSD套接字层的填充。POSIX开始的时候用的是size_t, LinusTorvalds(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但显然不是很多) 努力向他们解释使用size_t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64位结构中 size_t和int的长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个参数的长度必须和int一致,因为这是BSD套接字接口标准。最终POSIX的那帮家伙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类型"socklen_t"。Linus Torvalds说这是由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又不好意思向大家伙儿承认,所以另外创造了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

实现方式

  在C++中,设计 size_t 就是为了适应多个平台的 。size_t的引入增强了程序在不同平台上的可移植性。size_t是针对系统定制的一种数据类型,一般是整型,因为C/C++标准只定义一最低的位数,而不是必需的固定位数。而且在内存里,对数的高位对齐存储还是低位对齐存储各系统都不一样。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就有必要定义这样的数据类型。一般这种类型都会定义到它具体占几位内存等。当然,有些是编译器或系统已经给定义好的。经测试发现,在32位系统中size_t是4字节的,而在64位系统中,size_t是8字节的,这样利用该类型可以增强程序的可移植性。

 

使用

  一个基本的无符号整数的C / C + +类型, 它是sizeof操作符返回的结果类型, 该类型的大小是选择。因此,它可以存储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任何类型的数组的最大大小。 换句话说,一个指针可以被安全地放进为size_t类型(一个例外是类的函数指针,但是这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下)。 size_t类型通常用于循环、数组索引、大小的存储和地址运算。 虽然size_t可以存储一个指针,它的目的是更好地使用另一个unsinged整数类型uintptr_t形式。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size_t类型是更为有效,比习惯性使用无符号类型的程序员更安全。

 

  size_t是在基于无符号整数memsize类型的C / C + +的标准库中定义的。 C语言中,此类型位于头文件stddef.h中,而在C++中,则位于cstddef中。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