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gbk的编码按utf-8来解码,可能导致的不可恢复的错误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苏州爱知电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20:15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chinainvent/article/details/5550589

看完这篇文章,自己又收获了很多,最后附上自己的一点感想(红字部分),这点感想解决了我在另一篇文章中的疑惑。

utf-8使用三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更准确的说,是使用三个字节来表示unicode内码为2048至65535的文字)。

那么,这带来了一个问题。当utf-8使用三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时,它要求这三个字节的格式为:

1110yyyy 10yyyyxx 10xxxxxx

如果某个字节的前四位满足1110,那么utf-8的解码器,就要求其后的两个字节的前两位都必须是10。若不满足此格式,就会产生解码失败,utf-8解码器使用:0xEF 0xBF 0xBD(这三个字符表示一个“�”)来代替第一个字节,并对第二个字节进行解码,以此类推。

正是因为存在解码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当我们误把一个gbk编码的汉字,以utf-8来解码时,就有可能得到“�”字符,即乱码。而且,一旦把gbk误当成utf-8来解码,就有可能把一个汉字的gbk码变成:0xEF 0xBF 0xBD,造成信息的丢失,无法逆向恢复!

 

在使用java的String类时,这个问题,非常明显:

String org_str = "我";         //假设java环境的内部编码,已经设置为utf-8

byte[] gbk_byte1 = org.getBytes("gbk");

String err_str = new String(gbk_byte, "utf-8");      //把一个gbk的byte组数,当成utf-8来解码,将造成信息丢失

byte[] gbk_byte2 = err_str.getBytes("gbk");         //比较后,会发现gbk_byte1与gbk_byte2已经不一致。

把org_str与err_str这两个字符串打印出来,结果如下:

org_str: 我

err_str: ��

因为“我”字的gbk编码里,有两个字节:

0xCE 0xD2    =>    11001110 11010010

而utf-8在解码时,遇到11001110时,因为前缀为110,它期望下一个字节的格式为:10xxxxxx,显然不满足所以使用“�”来代替,然后继续解码下一个字节;解码第二字节时,也是同样的错误,所以产生了两个了“�”。

看完这篇文章,有点明白了在http参数传递过程中的问题(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中疑惑的问题)。

就是说如果get参数按照gbk编码,如果在tomcat中设置了URIEncoding=“utf-8”,那么就会产生中文数据的不可恢复性。所以在controller类中,如何转换都会是乱码。

为什么说iso-8859-1是无损的数据呢。iso-8859-1是单字节编码,所以在iso-8859-1传输过程中,即便是按照iso-8859-1进行了解码,虽然出现乱码,也可以进行数据的恢复。原因是单字节的编码没有引起字节的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iso-8859-1来解码得到字节数字,再按照相应的编码解码,就得到了原始的中文数据。

 

http://www.blogjava.net/pengpenglin/archive/2010/02/16/313177.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