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我给你们的开幕式“好评”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夜鹰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9:04

     开幕式的早上定好的闹钟一响,准时爬起来,看了全过程的直播,感觉人家做得真不错,尽管没有全程放焰火。

     四年前咱们的开幕式,据说评价都很高,但我觉得除了人多、钱多、场面大之外,可说的地方真还有限。我说这些时,还真的认真地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媚外了,是不是太趋合“远香近臭”的说法了?检讨之余,还是坚持刚才的结论。

     当然,我也同情张大导演,他不过也就是领导、全国人民意志的一个实施者而已,举国上下都已经是一个“乍富”的心态,都愿意用更大的“酒桌”、更多的“鞭炮”、更充分的“酒肉”来“待客”,他也只好给往气派、富足等方向整。我也很同情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人,咱们真的是穷太久了,苦太久了,眼下不愁吃穿了,房子不漏雨了,做事就是该“大气”点,办奥运这样的大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说起来其实就是至少是近似于奂生大叔的感觉,把这大事整热闹点也实在要理解。在我家乡,80年代分田到户,大家吃饱了,瓦房也翻了新,到过年时,家家户户纷纷提高了“过年”的等级,最具体的体现就是,团年时放的鞭炮,由原来的“一千响”改成了“二千响”,到后来的“五千响”及更高。说来有些得罪,张导的焰火大约也可相当于几个“一万响”吧,要理解。

     我给伦敦开幕式“好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设计中贯穿了一个“激励一代人”的理念。

     有此感想,绝对不是因为我是一名这方面的“从业者”,而是真的佩服人家,这伦敦还真是一个富足了有些日子的大户人家的样子。人都说,做事刻意显排场的多数是新贵或是暴富,有意低调或是不关心排场的才有可能是世家或是贵族。这些贵或富的人家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教育子弟、激励子弟。他们在点火时安排青年与长者见面、拥抱,火炬由一而七而二百又四,老实说,那一节我深受感动。我觉得这一节甚至整个开幕式就是一场好的教育。我如果是一个少年,一定会得到许多激励。还举一个例子,《火的战车》跑步一节,画面非常真切地展示了人的积极向上、努力作为。开阔的背景、一群充满活力的人,整个画面很能感染人。于是我想,在英国做小孩,应该比别的地方有趣。想了之后我又想,你自己就是做这个的,你怎么不来做一点什么去增进它呢?这个国家就是因为有你这样只说不做的人才是这样的,于是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渺小直至更多。

     我给伦敦“好评”,第二点是因为开幕式的“平民化”。

     这一点在最初的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明白,展示的就是平民的乡野生活、城镇生活,展示的就是平民一起参与革命改变英国、改变世界。

     还有一个人物比较,也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据电视解说,影响英国最重要的100人中,第一要算那矮胖且有脾气的丘首相,但他此次只在女王出行的电影中露了一面,还是给女王奉上一个笑容。然而发明了互联网的那位可敬的爵士先生,却能成为开幕式一个章节的结尾与高潮。他在开幕式上打出的字幕“THIS IS FOR EVERYONE”,一句无比简单的话,却包含着足够的亲切、友善、大气、和谐,实在是一句好词。就我的理解,这一句话的尽头,不正就是“平民化”?!我们的先人们所强调的“仁”,如果要用英文来解说,我觉得这句话就可以的。大政治家,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政治家都只能“回眸一笑”,技术天才(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的那位工程师天才)却有浓墨重彩的或穿越或真人版的表演,我觉得真正体现了重平民福祉、重“EVERYONE”的意思在其中。

     最后补充一点,解说中反复说及,本场演出没有一个中心,每个演员都是自己在演自己的一部分。演到后来,现场更是没有观众和演员之别,大家都尽情地享受这一个美好的夜晚,我觉得也是平民化的体现。如果有一个中心,哪里还有平等可言!回想起美国搞“占领”的人士们时时刻意避免让部分人形成人群中的中心,便愈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我给伦敦“好评”,第三点是因为伦敦很狡猾,当然,也就是它的聪明。

     比如它不提它如何“日不落”,因为那与侵略、屠杀等相联,只是隐约地引用莎士比亚那“别害怕”的台词,我想英国本地人肯定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又比如,它不展示工业革命的作用、价值,因为那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大家都同意“无论怎么估计也不过分”,却去展示工业革命的艰辛,包括产业工人的牺牲、土地被占的残酷、伦敦上空的尘雾,向世人展示英国前人的不容易,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同情,在尊重之后又加以同情,这对英国的形象无疑有极正面的作用。

     还比如,它刻意突出国家医疗体系,这一着实在是高。说国家福利现在是世界话题,我想多半是不错的。国家福利中的养老、医疗,正是美国人的麻烦、中国人的心病,还是目前战乱国家中的人的梦想,这一展示,而且是多年行之有效结果的展示,国家能力、行政管理才干、体贴百姓的诚意一览无余,我觉得完全能做到“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效果。还不提其中特别突出儿童的幸福及儿童得到的关怀,我想凡看到的小朋友,多半会“心向往之”。

     我给伦敦“好评”,第四点——算了,就只说四点吧,再说下去,我的“立场”会有问题的——第四点便是,我感觉,他们的开幕式好像比我们要少花钱。至于是不是真是这样我不得而知,只猜测,如果考虑到两地人工价格的差异,他们花钱的效率可能还会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