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中)

来源:互联网 发布:360软件管家 迅雷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4:53

 

这是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的第三十篇。(在这里提问之一之二之三问题总目录

续前文,预计未来还要有一篇,暂时做为中篇。

方案

方案一:用早期功能点估算法进行报价或早期制定项目计划

这个在之前谈到过很多次了,具体可以参考敏捷开发绩效管理系列的之六、之七。另外在敏捷开发用户故事分类与组织结构(一期) (整个活动1期)中有详细描述。

这个是国际上迄今为止唯一被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方法,中国即将发布的国标就是基于这个的。现在世界上有6000多认证的功能点估算专家,中国只有2个(本人不是),所以显得不太出名。这可能是软件界中外差距最大的一个知识领域了。

方案二:用敏捷扑克防止大规模的代码和工作量浪费

几种错误做法

可不是用了扑克牌就是敏捷估算的,比如下面的玩法:
1. 随机抽一张牌,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个是最快的扑克牌估算,很快,还没有争议。但相信没有人喜欢,所以“快”不是我们敏捷估算的目的
2. 各自出一张牌,加在一起除以人数
这个听起来理智多了,还很民主,很有点放权的意思。是不是正解?嗯……如果有人出1,也有人执意出100人天,怎么办?(1+100)/2 = 50.5?看来,民主和放权也未必是正解
3. 不用扑克,主动领取,谁干谁说了算,自己估算的自己干着才带劲
这个听着也很敏捷,放权,激励,承诺……都有了。不过,不管是不是敏捷,如果前面那几位4000行和19万代码的来了,那就完了。不管高手有多厉害外加多热情,代码冗余不可避免;而新手在写下一份简历的时候,大概在想:我这两年做的事情,实际上被一个家伙两个月重写了。
这里有个标准问题了:到底是选择符合敏捷标准的,还是符合最小代码和工作量的?
是我会选择后者。毕竟敏捷是来服务我们的,不是让我们来“遵守”或“追随”的,如果都伤害了团队和项目的利益,就算它是敏捷又如何。

那到底应该怎么估算?

正确做法

在说正确做法前,先要找到正确目的。
放权,激励,承诺,民主……这些不是目的吗?不是,这些是手段。目的,是一种达成后,能直接看到进度、质量、成本、需求得以改善的东西,而不是还要七拐八绕才靠边的东西。
其实我们前面讲到了,一个值得花费一天进行估算的目的,是估算可以有效减少代码行和工作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估算的过程应该是:
0. 产品经理讲解需求,大家提问(如果愿意,可以稍加讨论,建议不要太长)
1. 各自估算(扣牌出,不要亮牌)
2. 所有人出牌后,开牌
3. 最大值和最小值PK,其他人起哄也可以参与
4. PK后,不要直接达成一致(比如“那就三天吧”),而是重新出牌
5. 返回2,直到达成“近似一致”
6. 确定最终结果
确定选择最终结果的规则很复杂——实际上没有很精确的规则,所以要“随机应变”,日后会同一些反馈,在本话题的下篇中讨论。
按照这个做法,大概会发生这些事情:
0. 产品经理:……好了,大概就是这样,大家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出牌吧……
1. 小张:唔……我估计至少这些(X天);老王:就这还讲了半天,最多这些(Y天)
2. Scrum Master:都出好了?开牌!大家:天哪,X=20 & Y=0.5
3. 老王:最多一个小函数55行就可以了啊,为什么要那么多天?
小张:一个函数是55行,可是要处理13中不同类型,还要有5种不同的常数值。
老王:对啊,一个泛型+一个For循环传入参数,最多56行。
分支A
4. 小张:等一下……循环,这个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有……泛型……有道理……我想想……来,再出一次牌
5&6. Scrum Master:X = 1 & Y = 0.5……差不多就这样了,算1天吧。下一个。
分支B
4. 小张:等一下……循环,这个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好理解……泛型?什么是泛型?
若遇到了分支B,请参考敏捷开发松结对编程系列,可以直接阅读之三及之四(泛型将在“之四”提到的“前关键点”中由师傅传授给徒弟),或从头开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