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ioremap函数

来源:互联网 发布:armlinux内核源码剖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25
  void * __ioremap(unsigned long phys_addr, unsigned long size, unsigned long flags)
  void *ioremap(unsigned long phys_addr, unsigned long size)
  入口: phys_addr:要映射的起始的IO地址;
  size:要映射的空间的大小;
  flags:要映射的IO空间的和权限有关的标志;
  phys_addr:是要映射的物理地址,
  size:是要映射的长度,
  S3C2410的long是32位而非64位。
  功能:将一个IO地址空间映射到内核的虚拟地址空间上去,便于访问;
  实现:对要映射的IO地址空间进行判断,低PCI/ISA地址不需要重新映射,也不允许用户将IO地址空间映射到正在使用的RAM中,最后申请一个 vm_area_struct结构,调用remap_area_pages填写页表,若填写过程不成功则释放申请的vm_area_struct空间;
  ioremap 依靠 __ioremap实现,它只是在__ioremap中以第三个参数为0调用来实现.
  ioremap是内核提供的用来映射外设寄存器到主存的函数,我们要映射的地址已经从pci_dev中读了出来(上一步),这样就水到渠成的成功映射了而不会和其他地址有冲突。映射完了有什么效果呢,我举个例子,比如某个网卡有100 个寄存器,他们都是连在一块的,位置是固定的,假如每个寄存器占4个字节,那么一共400个字节的空间被映射到内存成功后,ioaddr就是这段地址的开头(注意ioaddr是虚拟地址,而mmio_start是物理地址,它是BIOS得到的,肯定是物理地址,而保护模式下CPU不认物理地址,只认虚拟地址),ioaddr+0就是第一个寄存器的地址,ioaddr+4就是第二个寄存器地址(每个寄存器占4个字节),以此类推,我们就能够在内存中访问到所有的寄存器进而操控他们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