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占豪]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的工业成果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产品介绍有哪些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2:46

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的工业成果

 

工业方面,解放前,我国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毫不夸张地说,连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内,我国建成门类较为齐全、完整和独立的工业体系,从轻工业、重工业、直到高尖端的航空航天。

1952年至1980年,我国工业投资额累计达395519亿元,工业新增固定资产2734.5亿元,年均新增94.29亿元。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3.3亿元。到1980年,达4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在28年的时间内增长17.9倍,年均增长高达11%。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如果以1952年为100,到1978年达1598.6,年均增长11.2%。钢产量,1953年至1957年,年均增长达31.7%1958年至1965年,年均增长为10.9%1966年至1978年,年均增长7.6%,世界排名从1949年的第26位上升至1982年的第4位;同期原油增长分别为:27.1%,29.2%,18.6%,世界排名由1950年的第27位上升至1982年的第5位;同期内燃机商品数量增长分别为76.7%,19.1%,19.5%;同期发电量增长为21.5%,17%,10.8%,世界排名由1949年的第25位上升至1982年的第6位;同期金属切削机床增长分别为15.4%,4.4%,12.5%;同期纺织品增长分别为17.4%,11.3%,4.6%;等等。

这些工业成就,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五十年代,除了中国自身的努力外,与前苏联的大力援助密不可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对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给予大量援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其实是157个,没有公开公布的一个,就是中国最著名的监狱——北京秦城监狱。)。苏联援助我国的项目,以军工、冶金和机械占比最重,比如飞机、汽车、造船、兵工厂、电力、煤炭、钢铁、制铝、机械、化学、造纸、矿山、炼油厂、水电站、路桥等。这些项目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苏联的贷款。

当然,这些援助并非是无条件的。一方面,这是双方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因为,中国的强大有利于前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壮大;另一方面,是双方的经济利益基础。对中国来说,获得了最为短缺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苏联来说,在经济上可以通过中国的贸易补偿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1952年至1966年,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156个项目。这156个项目,和我国自力完成的一千多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相配套,我国初步完成基础工业化的产业链。15年的时间,完成这样的工业体系建设,可谓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且,这还是在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陆续撤出专家、减少贷款并在1960年全部撤走专家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国家领导人,不但顶住了苏联强大的政治压力,在苏联全部撤走专家后,还能组织力量将这些项目顺利完工,确实难能可贵。

在这期间,如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五万吨远洋轮、十万吨水力发电机组、百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三门峡水利工程以及“两弹一星”等,都是当时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这些巨大成就有些甚至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或文革时期取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弹一星”,客观上,它奠定了中国本土和美、苏一样,成为他国军事势力的禁区。1964年爆炸原子弹,1967年爆炸氢弹,1970年送人造卫星上天。在军事意义上,更引人注目的是,1966年,中国将搭载核弹头的东风—2号导弹打到1200公里外的预设目标区、并成功引爆核弹头(美国为2700公里)。迄今为止,已知的只有中国、美国和前苏联搞过类似实验。如果没有这些国防和民用工业基础的支撑,中国连自身国防安全都保不住,更谈不上具备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高速攀升,其速度远比改革开放后三十年要快。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完成基础工业化的同时,为大力发展工业,我国同时开展“大三线”建设。“大三线”最初是指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在内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七十年代,范围扩大到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

我国开展“大三线”建设,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一、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不合理布局;

二、提高“大三线”地区的人民经济生活水平;

三、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巩固国防需要。

从我国发展到现在需要进行中西部大开发的情况看,这种布局极具战略眼光。令人感动的是,为响应国家建设号召,大批建设人员满怀爱国热情,从生活优越的沿海大城市奔向人烟稀少、生活艰苦、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施工困难的大三线地区工作、生活,甚至就此扎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三线工业体系建成。这一体系的建成,使我国工业体系纵深得到长足发展,对加强民族团结、改善工业布局以及国防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同时,大三线也是改革开放后在沿海形成经济突破口的坚实大后方。

从战略上讲,正是在建国后有了较为强大的工业体系,使得中国在美苏两强争霸下能有后续发展空间,才会有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契机。否则,在东、西对抗的背景下,中国如果连国家安全都无法保证,保不准美、苏矛盾的爆发或调和是以瓜分中国的方式进行。类似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清末时期的中国正是如此。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