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法兰克系统编程指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3:26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 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了(C)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上层建筑是指(D)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社会革命源于(D)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0.人民群众即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12.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5.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 经济关系

D. 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BCD)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者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6.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 它属于上层建筑

C.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决定生产关系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B)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0.“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此观点表明(AB)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三、辨析题

1.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 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学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 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4.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要点】

这 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该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四、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答案要点】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答案要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要点】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 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 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 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答案要点】
   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 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答案要点】
   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 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 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案要点】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l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