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种多线程模型的探讨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矿工 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6:58
a.半同步/半异步模型,这个模型使用太广泛,即一个线程处理所有网络事件,多个逻辑线程处理业务逻辑,通过排队层进行消息交换。

b.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线程既是领导者又可追随者,忙线程和空闲线程进行切换,典型如ACE_TP_Reactor/boost::asio(多线程执行io_service::run)。
c.级联方式,一个线程一个epoll,每个线程管理自己的fd集合,选择策略(比如轮询)均匀分布新的连接到不同的线程(即不同的epoll)。

先谈a和b的区别,我个人觉得a无优势,也许有人会说,b的线程如果全部忙状态(阻塞,dbquery等),网络响应会没有a好,因为a有一个同步线程处理网络事件。
事实上,如果系统架构内消费速度跟不上生产速度,缓存过多的消息还是枉然,因为大家都已经吃不消了。这是架构设计的问题,不是单个服务器内部模型可以解决的。
明显,b不用频繁切换线程,锁开销小,有优势。

再谈下b和c的区别,我看了下boost::asio官方提供的http的例子,即server3和server2的区别,性能上c更有优势,因为它连保证同一连接上的read/write同步开销都不需要,
该模型保证了同一句柄上的所有事件是同一个线程。但c还是有缺点的,当某个线程上的连接数锐减时,其他线程上的连接却又过多,这时没法进行调度,会导致某个线程很忙,
某个线程却又很闲,无法发挥多核的优势。即便更改连接分布策略,也较难避免该情况发生。因此在连接比较稳定,非短连接的场景,c较合适。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