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ubuntu12注意事项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苹果mac快捷键删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2:50

安装ubuntu12的起因:

本人的msi笔记本被偶从微星官网上升级了主板驱动安装包后,重启后原来的win7系统就再也启动不了了。各种微软系统的PE,安装盘都试过无法进入安装界面。

在万念俱灰之时,发现居然使用偶自己刻录的ubuntu12的安装盘可以启动,并且顺利进入ubuntu12的PE界面(也就是试用界面)。


注:严重怀疑是升级的驱动中更新了bios驱动或者是显卡驱动。


只能无奈使用了ubuntu12。

在安装中其中有一步是发现有已经安装的sda。询问是否卸载,切记否。

还有这个笔记本的win7虽然启动不了,但是安装ubuntu12的时候还是会检测出来,注意要选第三个其它,不要使用替换win7不然你的笔记本可能一直黑屏认不到硬盘了,并且需要以前的win98之类的安装盘来加载一下。

后面的操作可以google,baidu网上的资源(确保你机器中的分区正确,不然把你其它盘的几百G的资料删掉,就杯具了!

如果已经备份完资料的童鞋,自然可以随心所欲设置。(这个分区前一定要格外小心,去年7月偶安装自己的T61笔记本时就吃过亏,还好没什么重要资料。


没有使用的方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7649540.html

1 ubuntu没有“其他盘”的概念2 分区越简单越好3 建议分两个区:/   /home4 不用分交换空间,系统装好后执行这个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swapspace 5 你不用管软件装到哪里,如果要彻底卸载 sudo apt-get --pruge remove 程序名 6 百度搜索“菜鸟日记 linux分区方案”7 到ubuntu中文论坛报到


使用方案

http://hi.baidu.com/pc_sun/item/2ec34519581eb522f6625ca7

ubuntu12.04安装分区方案

电脑2块硬盘,1T的装Windows 8,另一块500G的第一个分区约36G(以前Windows 7的系统分区)用来装Ubuntu 12.04,实际分区如下:

/boot:200M

/swap:1G

/  :11G

/tmp:1G

/var:2G

/home:15G

/opt:6G

以前的Ubuntu 8.04分区方案。

下面为专载资料。

一、各文件及文件夹的定义

/bin: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存放必要的命令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
/dev: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存放设备文件.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设备和文件是用同种方法访问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存放设置文件。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存放库文件.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对了,有点类似于DOS下的.chk文件。
/mnt: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我们常把软驱和光驱挂装在这里的floppy和cdrom子目录下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拥有系统控制的最大权限。
/sbin:s就是Super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
/var      包含系统产生的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打印机、邮件、新闻等假脱机目录、日志文件、格式化后的手册页以及一些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等等。建议单独的放在一个分区。这个目录中存放着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实际上许多系统管理员都是这样干的。顺带说一下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X11R6存放Xwindow系统
/dict      存放字典
/doc      存放追加的文档
/games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
/include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
/info      存放GNU信息文件
/local    存放本地产生的增加的应用程序
/man    存放在线帮助文件
/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
/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
/usr:这是个最庞大的目录,包含了一般不需要修改的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它文档。我们要用到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具体来说:
/usr/X11R6存放X-Windows的目录;
/usr/bin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
/usr/doc这就是LINUX文档的大本营;
/usr/include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找;
/usr/lib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
/usr/local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
/usr/manman是什么,对了是帮助。这里就是帮助文档目录啊!
/usr/srcLINUX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爱好者们别放过哦!

  这里列出了最常见的目录,根据LINUX发行套件的不同,目录结构也是有一定差别的。

二、安全的分区方案原则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usr分区,是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系统数据和普通用户数据分离放置于不同的分区(即使用单独的 home分区);不经常变化的系统数据和经常变化的系统数据分离放置于不同的分区(即使用单独的usr 分区和var 分区)。基本上确定/home和/usr要分比较大的空间。


windows下的软件基本在linux上是运行不了的,解决方法有3
1、linux上安装winodws 虚拟机
2、使用wine
3、使用linux下的代替软件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