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CPU方寸上的中国信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下载西瓜影院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4 07:54

        程旭在北京大学非常有名。

  首先,因为他是北大学生评选的第九届 “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之一。

  其次,他是我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虽然程旭今年只有37岁,但5年前他就已经是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现在担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所长。
  “进入北大,是我真正工作的开始。当时虽然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的条件差一些,但是学术氛围好。”“我觉得,我们那一代人对事业的态度是我做我爱,而非现在一些年轻人追求的我爱我做,作为大学教师首要责任是做好教学。”于是,承担“系统结构”教学的程旭开始了反思:这门将计算机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结合在一起的课程,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核心内容,自己不搞研究又怎么能教好课呢?由此,程旭从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始,起步了国内最早的自主指令系统CPU的正向研制工作。“天道酬勤”,1999年底,我国第一套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以及在其上开发成功的一种16位嵌入式微处理器面世,后者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中国芯”的来源。
  回忆起那段日子,程旭的眼中闪出了泪光。“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苦。调试不顺利,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看不清前景在哪里。我们的团队没日没夜地干,我却不能给他们发一点点补助。”半夜的寒风吹得骑自行车回家的程旭直流眼泪,回到家母亲还要从朦胧中起床给他倒热水泡脚,自己却从没时间关心一下孤独的母亲在想什么、干什么,“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他们众志成城地在筑梦。第二天,实验室的牌匾上,写上了这样五个字:我的中国“芯”。“芯”的外圈,画着一颗红色的心。

   可以说,程旭他们的成功,让中国人做自己的 CPU的信念树立起来,此后不断地有新“芯”冒出来,龙芯、汉芯……“我感到很幸福,自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机会、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程旭是不满足的,他希望更多的人融入到这个行业里来,要让“中国芯”跳动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国防现代化的前沿。
  “我很欣赏鲁迅的一句话: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程旭说,“我的体会是,要用行动去改善环境。”技术突破如此,产业化也是如此。“我希望,我能够一直走在学术、创新的前沿,增加我们团队的国际影响力。我要做的是,将已有成果坚定不移地推向市场,使百姓受益。”
   “中国芯,要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这是程旭的追求。
程旭自述: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却又典型的、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
  我这37年,已经“走南闯北”多个地方: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回到老家湖北襄樊上中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大学读到博士毕业,1994年以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
  我很怀念80年代初的社会氛围,那时候的人们特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技
  我的愿望是:将自己的能力溶化到国家的强盛、科技的发展中去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