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和栈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主播幕后团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9:09

(根据网络文章整理而成)

 

一、内存格局通常分为四个区:

  全局数据区: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常量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代码区:存放二进制代码

  栈区(stack):存放为运行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但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堆区(heap):即自由存储区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如Java中的垃圾回收器)。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二、例子程序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 main.cpp
int a = 0;     //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

    char s[] = "abc";   //

    char *p2;   //

    char *p3 = "123456";   //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三、申请效率

栈是由系统自动分配的,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无法控制。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方便灵活。

 

堆和栈的区别可以用如下的比喻来看出:
使用栈就像我们去饭馆里吃饭,只管点菜(发出申请)、付钱、和吃(使用),吃饱了就走,不必理会切菜、洗菜等准备工作和洗碗、刷锅等扫尾工作。它的好处是快捷,但自由度小。
使用堆就像是自己动手做喜欢吃的菜肴,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自由度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