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企业或错过OLED班车

来源:互联网 发布:按键精灵自动登录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7:19

当2013年钟声敲响,有网友兴奋地写下:2012没把我们送走,我们把2012送走了。


 

但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2013年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LG电子于2013年年初宣布,其55英寸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电视开始在韩国接受消费者预订,并将于2月陆续交付。而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三星将于2013年三、四月份向中国市场投放大屏幕OLED电视。

几乎是不约而同,韩国两大电子巨头同时发力OLED.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OLED将全面爆发。OLED电视具有厚度薄、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视角宽广、屏幕可卷曲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电视,它薄如蝉翼,可卷曲折叠。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台(应该叫"一张")电视像纸一样薄,那就是OLED电视。概括来说,CRT是放在柜子上看的电视,LCD(LED)是挂在墙上看的电视,OLED是可以拿在手上看的电视。LG Display 预测,2016年OLED电视市场容量将达到720万台。

目前看,OLED存在整机售价高、面板难以大规模供应等推广普及障碍,这也是所有创新型产品上市之初面临的共同问题。LCD液晶电视上市之初问题更为严重--亮度偏低、可视角度小、响应速度慢、价格奇高无比,等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某彩电企业推出"中华第一屏"(实为30英寸液晶电视),售价高达10万元人民币。而今天,30英寸液晶电视平均售价不超过3000元。亮度低、可视角度小、响应速度慢的瑕疵,早就被一一解决。

那时,彩电企业的心态和今天相似,既认同LCD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又舍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CRT产业优势,面对新生的LCD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当时,不少企业信奉"CRT还有很长的好日子过"),犹豫不决之中被日、韩企业远远甩在后面。今天本土彩电产业的市场地位,是经过多年拼杀才追赶过来的,代价可谓惨重。

始生之物,其形必陋。我们须清醒地看到,目前OLED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关键是,我们必须认清OLED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在战略问题上不可犯傻。

实际上,今天OLED的技术与产品成熟度,远高于十年前的LCD.另外,经过前两年的消费者启蒙教育,OLED已经被消费者认知,接受起来不会太困难。还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LCD、LED液晶电视已进入微利时代,客观上需要利润更大的创新产品取而代之。目前OLED的市场格局,与十年前LCD(后发展为LED)刚刚兴起时十分相似。平板电视的兴起成就了韩系品牌,三星、LG取代日系品牌索尼、松下,成为全球彩电前两强。

而今,日系彩电渐趋没落,甚至已跌出全球前三名(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彩电三强为韩国的三星、LG与中国的TCL).鉴于日系家电企业依旧处于严重危机之中,未来借助OLED咸鱼翻身的可能性不大。

日系巨头的急速衰落,客观上给中国品牌提供了进一步崛起的机会。中国彩电企业不应成为OLED这场大戏的旁观者,而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推动者。OLED几乎成了韩系品牌的独角戏,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现实更具骨感。目前,中国企业在OLED上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3年LCD刚刚进入市场之初,那时的中国彩电企业刚刚建立从玻壳、显像管到整机制造的产业链,平板时代(当时以LCD、PDP为主)的到来,让中国彩电企业刚刚建立起来的优势一下子归零。

如今,相似的一幕可能再次显现。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彩电企业对OLED技术无实质性突破。

一个看得见的事实是,当韩国两大电子巨头为OLED暗暗角力时,我们没有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虽然日系彩电企业趋于没落,但索尼、夏普、松下已明确表示将推出OLED,索尼还在2013年CES展上展示了自己的样机。止于目前,中国仅有TCL李东生于2012年"两会"期间,表示计划于2013年中推出中小屏幕OLED产品。

2013年必将是OLED大爆发的一年,换言之,2013年的彩电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OLED.我们看到,三星已于2011年对其LCD产业构架进行了全面、大幅调整,其目的就是为OLED上市创造条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彩电产业发展到今天,虽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大大缩小,但仍未建立全球产业领导力,我们扮演的仍然是"追随者"而非"领导者"角色。可以肯定的是,谁率先推出OLED电视,谁将成为中国OLED的领军品牌,从而在"后平板"时代居于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