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奋斗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性能测试报告案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27

3月30日清晨,美国纽约,春寒料峭,奇虎360公司全新标识和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华尔街。习惯了穿便装的湖北小个子这次破例换上黑色西装,打起领带。他披着一件风衣,微笑着站在纽约交易所大楼外,招呼随行给他拍照。看起来,周鸿祎的心情不错,再过几个小时,他创立的奇虎360公司的股票即将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交易了。

周鸿祎在投行人士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穿梭在嘈杂的纽约证交所交易大厅,交易员用古老的手势表达着交易情况。上午10点是360股票开始交易的时间,360将成为在互联网里面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周鸿祎带出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与他同时进入这个行业的同行早在2005年之前就把各自的公司推上市。

与那些抑制不住内心兴奋的同事相比,周鸿祎看起来气定神闲,但声音早已有些嘶哑,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路演中,他不得不参加多场基金见面会。事实上,他不得不花比其他国内同行更长的时间来描述360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没错,这家即将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美国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参照,国内的评论家们一度担心国外投资者因为看不懂这种模式而低估了360的商业价值。

资本市场果然没有辜负这位中国互联网老兵的期望。在路演的过程中,周鸿祎感受到美国投资者对于360展示的创新能力的狂热。在香港路演首日,360的股票获得3倍的超额认购。到了美国,超额认购一下子达到了40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的淡马锡、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投资局三大主权基金都成了360的重量级投资者,而黑石、富达这样的全球知名基金也积极参与360的股票认购。

奇虎360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表现相当耀眼,首日收盘报每股34美元,较14.50美元的发行价大涨134.45%,公司市值达到39.56亿美元。这个市值在境外上市的所有中国概念股中排名前十位,超过盛大、搜狐、当当网等行业巨头,而周鸿祎个人身价也已经超过7亿美元。

自2006年7月360安全卫士问世以来,周鸿祎和他领导的360公司一直是争议的焦点。这个程序员出身的湖北人似乎擅长将企业竞争转变成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与今天互联网三座大山--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间争斗的话题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而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争斗似乎都将周鸿祎所带领的公司送上更高的台阶,以至于业界有人要专门研究周鸿祎的公关之道。

周鸿祎本人对此嗤之以鼻,他说,相信依靠公关战就能打赢对手的人绝对是个白痴。他高调地到处鼓吹微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并反复强调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的制胜之道。事实上,周鸿祎过去10多年来历经“三大战役”,其背后的根源正是其在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对同行既有路线的颠覆。而这一点,在过去10年几乎被外界忽视。

第一次战役: 泛安全之战

对象: CNNIC、百度、雅虎中国

周鸿祎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打响第一场战役,不但让他一举成名,更让他背上“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这一切,都源自那个特定网络时代的特定产品--3721中文上网服务。

1998年以前,中国互联网进入第一次快速发展期,第一代网民上网冲浪的需求异常强烈,但慢腾腾的网速和复杂难记的英文网址,让网民们只能经常“兴奋并骂娘着”.当时正在北大方正打工的周鸿祎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并试图说服领导开发相应的产品。此前,他着手开发了中国第一套免费的电子邮箱系统--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系统,在公司内部颇受器重。但这一次的产品设想并未获得领导的认可。

1998年10月,抱着实现“让中国人用母语上网”的梦想,周鸿祎离开工作3年的北大方正,着手创办3721网站,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网络实名的本质,实际上是在英文域名的体系下,构建一套中文寻址系统,专为中国人上网服务。

由于定位准确,产品管用,加上强悍的市场合作与推广手段,网络实名所向披靡,并以插件形式快速安装到千千万万用户的电脑中。两年后,3721大获成功,中文上网插件一度覆盖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8000万人次。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宣布盈利。到2002年,3721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毛利6000万元,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一颗耀眼的明星。而当时,经营艰难的马化腾曾险些把QQ软件以60万元卖给别人。

周鸿祎手里的“金蛋”很快引起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的注意。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联网地址系统的CNNIC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经常发布互联网权威统计信息,圈里没人敢得罪半分。2001年5月,经营了近3年的3721网络实名开始收费,此举触犯了CNNIC的核心利益。原因是中文上网服务正是CNNIC也想干的买卖。

2001年6月初的一个下午,毛伟以“合作”为名试图“招安”周鸿祎,可开出的合作条件却让周“傻了眼”:包括技术、注册系统、解析以及源代码都必须交出,并且运营费用都由3721出,周鸿祎只拿到5年特许经营权,还要“贡献”一大部分利润,3721俨然成了干活的总代理。周鸿祎显然心有不甘。此后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心存狐疑的周鸿祎调查发现,CNNIC不过是“连个公章都没有”的非官非商机构,他恍然大悟,决定放弃谈判。

2001年8月,未获3721支持的CNNIC干脆另起炉灶,推出了类似的通用网址标准,企图替代3721的网络实名业务。程序员出身的周鸿祎没有背景和后台,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要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段来抵御CNNIC的进攻,他让软件的卸载程序变得十分复杂,以防止CNNIC强行在用户电脑中删除3721.接下来,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最后闹到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部里还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后也不了了之。

2003年,互联网行业遭遇寒冬,作为3721主要竞争对手的百度此时已羽翼丰满。随着网页搜索引擎技术的成熟,当年百度流量骤增7倍,李彦宏取代3721登上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的头把交椅。后起之秀攻城略地的势头让周鸿祎倍感压力,他也很想把网页搜索做起来,“正好碰上雅虎,结果当了小白鼠”.

雅虎开出的条件让周鸿祎怦然心动,这家美国公司答应为他提供与谷歌相匹敌的搜索技术。周鸿祎心想,如果能坐拥雅虎的资金、品牌和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渠道、客户端和运作能力,不仅可以灭了百度,甚至还能顺带把谷歌给灭了。

2003年11月,雅虎以1.2亿美元现金收购香港3721股权;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总裁。对于雅虎开出的收购价格,周鸿祎觉得很满意。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协议约定:雅虎先行支付一半资金给周鸿祎,其他资金则看他能否完成盈利指标。这个对赌协议为后来双方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虽然从创业者变成了职业经理人,但周鸿祎似乎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打工仔。在雅虎中国的日子里,他像创业者一样,不断寻找新的机会。那时的雅虎中国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虽已入华5载,但美国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能说我没有虚荣心,如果别人都做不好雅虎中国,我能做好,那证明我能力很强。”周鸿祎说出了自己的初衷。

在雅虎中国,周鸿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不理会雅虎总部坚持做门户的想法,果断砍去雅虎并不擅长的频道,主推面向城市白领的房产、汽车、娱乐、体育等内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邮箱和搜索上,特立独行的他赢得了“雅虎野蛮人”的外号。正是周鸿祎和雅虎总部对发展方向看法的分歧,为双方后来彼此猜忌埋下了“地雷”.

周鸿祎在雅虎的活儿干得很不错。2004年雅虎中国一举扭亏为赢,实现营收近4000万美元,利润近1000万美元,当年的盈利指标顺利完成。不仅如此,雅虎中国搜索业务也超过谷歌中国,邮箱超过了新浪,成为行业第二,并把战火烧到了网易门口。不过,在显赫成绩的背后却是周鸿祎与雅虎总部间种种矛盾的发酵。

2004年6月,雅虎全球惟一的独立搜索门户“一搜”在华发布,主打MP3搜索,号称“中国最大的娱乐音乐搜索”.“一搜”的出现正是看到了百度的弱点,抢占了用户的心智。即使在今天看来,“一搜”的诸多创新和客户体验仍然让人惊叹不已。它有极简化的一站式入口及搜索结果页面,不受任何广告干扰,没有人工干预,通过它可以搜索全球50亿网页,支持38种语言。

“一搜”一经推出即获成功,并给雅虎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际上,周鸿祎在做“一搜”时,并没有征得雅虎总部同意,而是直接从3721拿钱下注,这引起雅虎高层的不满。好在雅虎中国的业务发展不错,总部也只好顺水推舟,对桀骜不驯的周鸿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基础服务就应该免费,就应该比收费产品做得更好”,这一点,周鸿祎早在推出雅虎1G邮箱时就已经断言--当年雅虎邮箱的横空出世,撼动了被认为江山已定的邮箱市场格局。周鸿祎认为,要提高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身的特色,邮箱和搜索都是互联网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雅虎不会在这上面挣钱。

在这之前,谷歌在美国市场推出了海量的1000MB免费邮箱,国内对手却因为害怕耗费带宽又不赚钱不敢贸然跟进。而在周鸿祎看来,电子邮箱将重返免费时代,免费邮箱成为网站的基本服务而不是挣钱工具,这将成为一大趋势。

周鸿祎的“周氏变法”让雅虎中国的业务风生水起,尝到甜头的雅虎老板杨致远觉得周鸿祎身上还有金子可挖。他对雅虎中国的2005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拒绝提供任何资金支持。周鸿祎终于不乐意了,他强烈要求雅虎总部增加投资预算。2005年初,周鸿祎和总部多次谈判仍未如愿。

2005年7月6日晚,北京CBD嘉里中心,身穿黑T恤衫,灰色大裤衩的周鸿祎给同事们带来一个很突兀的消息,他宣布8月31日辞去雅虎中国区总裁一职,“进入雅虎时,我和杨致远约定的就是一到两年,这是出售3721的售后服务。”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