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2013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么淘宝发布宝贝视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1:43
 虽然离开开放平台已经快5个月了,但所做的事情依然是开放,只是换了种方式,只是换了个角度,只是换了个切入点。淘宝开放平台最早的运营同学今年重新接管已经快1年多没有统一运营的开放平台,因此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为她们鼓鼓气,乘着周末,少看一本电影,写一点我眼里的2013开放。
    很多人会发现,除了“大众点评”突然间放出要开放的声音刺激了一下应用市场,大部分情况下开放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这才是一种“新事物”活下来的证明。一个普通的网友对授权的概念已经接受的时候,那么技术离生活就不再遥远,互联网产品也就不再是一群“非典型用户”口中的概念。


开放只是被推着走:
过年下载了很多音乐的APP,结果用了一轮,有一款软件当即删除,虾米音乐,原因很简单:不注册不能用,注册还不提供新浪或者腾讯之类的Connect。FB的Connect是帮助FB走出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互联网开放的第一层,用户身份收敛。今天上任何一个新网站,如果还要用户独立注册,用户流失率一定非常高,原因很简单:1.网站同质化较多,用户处于甲方。2.用户隐私不堪骚扰。(注册很多时候需要有效的信息)因此,很多时候可以看到和分享一样标配的connect bar(新浪,豆瓣,QQ,淘宝,支付宝),这些帐号为互联网的用户身份足迹的拼接做好了第一层的基础。
而接下来,FB的第二大利器Like又被铺遍了那大大小小,新新老老的网站,很多时候人的满足感来源的不是拥有,而是分享后的认可。记得我在技术大学和同学说开放的时候,说起过去blog时代最有价值的设计,不是回复,而是浏览数,因为大部分人需要得到的是沉默的肯定,而不是明确的表态。今天微博已经无法为我们提供浏览量的展示了,那唯一驱动人去分享的,就是自己的分享会被继续分享,那种认同感是分享的原动力,也是like的原动力。而这种简单的行为背后,把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生活真实的拼接了起来:一个身份,一系列场景下的行为。此时此刻,开放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因为这些信息已经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消化的了的”,而且这第一波的信息回流仅仅只是开始。

信息分享边界:
去年就有人唱衰微博,看好微信,今年更是将微信的电商化描述的有板有眼。记得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在微博上说是否能提供给发给某一部分人的功能,因为那时候的我已经觉得信息分享要有个边界了,我即舍不得那些我喜欢的同行,又不想为了让一些人看着顺眼说一些必须“经过大脑的话”,所以我希望信息分享有个边界。
去年有一个产品化了自己一个月的业余时间,万事俱备,最后束之高阁,代码分享出来给很多朋友作为几个开放平台后台集成的Demo。当时的一个设计有一个点是如何打破淘宝帐号和关系型帐号,两者的行为被主观的割裂开,因为前者的行为不是一个领域的行为,而是人所有行为的映射(音乐网站分享歌曲无非最多被人说品味一般,但买卖交易中的信息却可以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阿里系怎么折腾都难以逾越的“鸿沟”,因为用户不想的事情,再怎么折腾都是枉然。但现实生活中有一种镜子叫做单面镜(额,比如厕所常用),帐号互通未必需要建立双向互通,因此从部分切入点可以实现帐号互通,同时确保互通后信息分享不可逆被追溯,除非用户自己愿意从信息层面打破边界。这里就说二手这件事情:1.卖二手的希望能够尽可能曝光商品,实现成交。(关系型帐号最有传播的优势)2.买二手的希望找到信得过的商品,二手商品最怕不是价格高,而是货不对版。(关系型帐号能够提供类似的信任感)3.熟人圈卖东西很被动,同时涉及隐私问题。结论:让买家到一个购物网站来挑选二手,可以缩小二手物品拥有者为单向双向的某一个关系网站的两层内的匿名好友(人际关系超过好友的好友就是陌生人),卖家可以选择公开身份或者匿名身份(默认)。一句话:就告诉你这是你二姨家的三叔叔的大儿子的表妹=亲戚。这里可以发现,其实卖家有意愿打通自己的身份,因为信息得到单向保护,同时可以利用单向连接帮助自己的需求得以满足。
今天很多人跑到微信去玩(一种是A做的更好,一种是B做的比较烂),其实很简单:1.个人分享的满足感已经无法得到满足(微博),我老婆已经体会到我和她说粉丝再多也不能做汤炒菜的想法。2.信息分享边界的用户体验没有做好。3.资讯类无线应用的崛起。(信息订阅模式的回归,信息爆炸最后还是要去筛选,就还是前面说的自己消化不了,也没让别人帮助消化的更好)


“低成本,高风险”:
从10年淘宝正式开放那天起,边界问题一直是开发者最头痛的问题,前两天我说12年是很多人的机会,也是很多人的痛苦,因为这一年淘宝开放也经历着各种变化和定位。开发者以前问最多的问题:1.做什么软件比较赚钱?2.我这么做淘宝到时候会不会也做?3.抄袭成本太低了,能不能有保护?我只能说这是一个“低成本,高风险”的应用开发时代,低成本表示现在各种资源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有想法很多时候就能干。高风险表示你这点小钱也来之不易,要失败有太多状况了:从你有想法开始,可能就已经失败了(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用户,以及用户为什么要为用你的应用,你的应用的竞争门槛是什么…),接下来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做想法”,再接下来就是痛苦的开始:“推想法”,最后还要防着被抄袭,被下架。那有什么好的建议?1.看看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发人力不计入内),包括渠道,内容,服务各种已经存在的门槛和优势,永远记住一点财富永远都是累积在财富上。(相信自己是个普通人,小概率事件不太会撞到)2.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圈出用户群,圈的人如果很多,那继续筛选。3.为用户需求定制产品,找到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点(钱多可以不考虑后者)。4.迭代开发,默默的开始赚钱吧。5.平台风险的规避其实说来也很简单:1.不做大。2.不伤害用户。3.多为平台用户考虑。


“电商领域的开放”:
和上面说的一样,每个开发者都面临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循环论,你如果没有任何优势,很多时候觉得就靠懂技术+广告模式多少可以赚一点钱,其实我想赚这点钱的同时应该收获的更多是那些经历,知道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非典型”用户,知道了做产品就像做菜一样,锅子里的那几铲子其实是最轻松的,有太多环节让概念回到地上。
提到淘宝开放,一般上手就两类:淘客,卖家工具。前者买家类,很轻,基本就是流量变现,需要的优势就是导流量(不管是技术吸引用户,或者本身有渠道)。卖家工具:提高效率(中小店铺商品交易管理),营销工具(提高交易转化率),供货分销,数据分析…(差评师监测工具),工具类软件大部分都做的比较吃力,因为抄袭成本低(API就摆在那里),产品没有人愿意优先去化代价创新。
记得我年前和无线开发的ISV聊问起了2013的计划,其实他们说起来也有很多的无奈,但我问他就算“千牛”每天给你导几十万的用户,工具化软件能留下什么?其实用实用工具满足用户原始需求占领市场是对的,但最终还是要边做边考虑能留下什么,留下的这些用户信息能够帮助到后续发展是什么?就和昨天我微博上说的,三岁小孩用再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还就是三岁小孩的心思,三十岁的老男人用再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三十年的沉淀。工具离开了内容就什么都不是,而内容如果你和别人无差,那又何必怨天尤人,最后一群人吃大锅饭。电商领域真正活的好的是有“内容”的开发者,例如很多供货分销的平台已经生存的非常好了,这和那工具或者平台关系不大。很多代运营商也活的不错,工具也帮了不少忙,但最终还是资源为王。
因此还是记得先看自己的优势,再找一小群用户,为他们服务,沉积服务的价值。


“无线化”
年前马云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电商价格低主要是实体店的房产店面贵,其实只是今天的互联网把区域人口密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电脑上那Tmall上一方块地能瞬间涌入多少人)。而今天的移动化也是如此,在人口密度无法在提高的同时,开始提高同等人口密度下的人员滞留时间。而移动化的开发成本更低,当年做服务端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考虑要做VC(Volunteer Computing),简单说来就是所有的业务处理都运行在用户终端,最后连服务器,域名等成本都省掉了。天猫老大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对无线的要求是要做到无线化网站,而不是网站无线化。其实,这玩意儿做无线的人应该都知道,四个字:“用户体验”,但往往负责落地的人未必清楚到底怎么操作,一来还没摸到用户是谁?(搬到手机上以后,用户未必还是那些用户)二来也不清楚用户在移动端到底要什么?三来对移动化能够给业务注入什么强心剂可能完全摸不着头脑。
此时此刻,就上演了互联网无线培训班处处开课的场景,开始象过去培养出大批DBA,JAVA架构师一样,会培养出不少无线领域的技术人员,但产品悲催的估计不少。其实这是无线开发者非常好的机会,基于平台可以摆脱很多那些平台人思维定势的束缚,为平台的客户定制各种长尾的需求。
至于什么地域化,碎片化我就不扯了,这也是很多人一上手无线APP就干的,不扯进来一个地图感觉对不起无线,不搞一些推送觉得就失去了和用户亲密的机会。对于我个人来说,无线的需求,就是即时偶发的需求,评估你的客户什么时候会有即时偶发的需求,需求发生以后能够最大限度接受做什么样的行为。1.我会喜欢看zaker,但是为啥zaker需要提供离线下载,因为中国老百姓的碎片阅读时间耗不起那点流量,wifi下载完了就可以在碎片时间任意阅读了。2.淘宝手机搜索框很少用,如果是逛主题更可以收敛浏览范围,如果是精确购买直接用扫瞄二维码。3.QQ音乐就因为一个功能让我决定其他App都可以不用了:听歌识曲。后两个范例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在移动的情况下更贴近我的生活,那么你就按照我的生活来满足我的需求,而不是按照我坐在PC前面满足我的需求。一个好的无线产品开发者和产品经理除了要拥有好奇心,更多的要抛开自己的专业领域按照生活的需要去用用别人的软件:你不听歌就不要勉强去下载音乐软件,你不喜欢旅游就不要勉强的去尝试旅游客户端,你不喜欢交友很多时候用不用微信也无所谓。所以会生活的人,才会懂得产品要怎么做。今天下午身边的同学还很高兴的推荐给我们他在网上看到的一条资讯,iphone5竖着立在桌子上,然后打开震动,再打电话的时候,手机会在桌上转圈,有人拿这个特性开发了一个全景自动拍摄的应用,靠震动转手机来拍摄合成全景图。这就是玩技术,要么选择玩,要么就用自己的资源来滚雪球。很多内部无线的想法也不适合分享太多,但是简单来说,如果你选择无线,做好玩它或者被它玩的准备。


扯了不少,看似和开放有关系,又可能没有太多关系,之所以写这些内容,其实是这些年的角色不断转变,最初做服务提供者,做服务框架来开放服务,然后开始做平台,现在开始做isv(当然这个isv做的有点不一样),同时也看见听见很多isv的声音,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有时候又有很多想说,但能说的就是大家都不容易,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只希望技术能够改变生活,但技术改变生活的前提是懂技术的人要更懂生活(交易卖买也是生活)


淘宝开放平台的微博将来会有更多的运营MM关注和信息发布(http://e.weibo.com/opentaobao),所以也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反馈和关注,生活不易,活在当下~~~
                                                                                                                                        放翁  2013.3.2 0:2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