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走向消亡(下)——小型机之王DEC公司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提货方式电子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37

三、VAX战略

在获得 “普利策奖”的《新机器之魂》纪实作品里,著者特雷西·基德尔写到:“1966年,DEC公司把PDP-8投放市场时一举成功,为公司发了一笔横财。一部由该公司出版的技术史著作指出,PDP-8确立了小型机的概念,为几十亿美元的事业开辟了道路。然而,这本书并没有谈及当时年仅20多岁的PDP-8设计者德·卡斯特罗,只是在叙述别的事情时,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他。显然,他们故意把卡斯特罗从历史上抹掉了。”

wpe12.gif (55034 字节) 虽然戈登·贝尔参与并指导了研制工作,但是PDP-8小型机确实是德·卡斯特罗(E.DeCastro)领导的工程师小组为DEC贡献的产品,可他们没有受到奥尔森的奖励。1967年,卡斯特罗又提出研制16位机器PDP-X计划,以替代过时的12位PDP-8,并建议整合各种互不兼容的DEC生产线。但是,在奥尔森眼里,卡斯特罗是个爱惹麻烦的工程师,经常不遵守工作规程,总喜欢标新立异,他否决了卡斯特罗的计划。1968年4月,卡斯特罗等三位工程师气愤地退出DEC公司,在毗邻梅纳德市的哈德逊镇,他们租下一间美容院旧房子,决心与DEC对着干。

卡斯特罗创建了自己的公司“通用数据公司” ,英文缩写DGC,与DEC只差一个字。DGC公司同样研制小型机。1969年,卡斯特罗率先推出了16位小型机系列产品,名字叫做“新星”(Nova),第一年就卖出200台,成功地打破了DEC的一统天下,成为1969年最红火的新公司。

wpe14.jpg (15564 字节) 卡斯特罗等人出走,DEC公司失去了一支发展16位电脑的中坚力量,只好重新招募人才,从RCA公司投奔DEC的安德鲁斯·诺尔斯担任了新电脑设计主管。戈登·贝尔已经于1966年离开DEC去卡内基—梅隆大学执教,但他仍然热心地指导设计。这款电脑的诞生很不顺利,最后形成方案由哈罗德·麦克法兰德(H.McFarland)提出,他是戈登·贝尔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1970年,DEC公司第一台16位小型机PDP-11/20上市,售价仅10800美元。由于DEC的巨大影响力,PDP-11上市后,每月售出100台以上,被美国工业研究所评选为“1970年最有影响的技术产品”,它后来发展出20余种PDP-11系列产品。

1972年,奥尔森说服戈登·贝尔重返DEC,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在5年内,为DEC开发出被奥尔森称为“过去10年里最具有长远意义的人机对话式计算机”。贝尔认为,PDP-11虽然从商业意义上取得很大成就,但它的16位字长却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小型机完全可以引入虚拟存储技术,构建一种VAX体系。VAX(VirtualAddresseXtension)即“虚拟地址扩充”的意思。1977年10月25日,贝尔领导设计的第一台原型机——32位VAX-11/780小型机走下生产线,寻址逻辑空间高达40亿个有效地址,并有设计良好的存储管理,使程序员能够得心应手地编程。此外,VAX-11/780和其后开发的VAX家族,均与PDP-11保持兼容。

wpe16.jpg (8521 字节)还在1975年4月,戈登·贝尔就率领着DEC公司5位最优秀的工程师,成立了一个VAX-A小组,为公司设计未来的发展,他们讨论的设想叫做“VAX战略”。贝尔高瞻远嘱地提出,在即将到来的80年代,DEC公司必须从长远考虑,淘汰现有的PDP系列,包括正在为DEC创利的PDP-11,把所有的人力、资金集中于VAX系列的开发,使整个公司的各种电脑产品都适应于联网。VAX战略意味着需要对DEC公司作一次大的战略调整,对于奥尔森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但他也知道,这是DEC可能击败IBM唯一正确的选择。1978年12月,董事会批准了“VAX战略”,奥尔森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坚决支持贝尔的计划。

1979年2月,贝尔又悄悄开始VAX战略的第二步:建立公司内部的电脑网络DECnet。由于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鲍姆·梅特卡尔夫(B.Metcalfe)刚刚发明了“以太网”(Ethernet)技术,1980年5月,戈登·贝尔通过与施乐公司、英特尔公司协商,三家公司正式实施了关于“以太网”的联合计划。梅特卡尔夫回忆说:“我认为DEC公司把力量集中在联网上带来了它的成功,同时也造成了IBM的失败”。

事实证明,VAX战略实施是DEC发展史上重大转折。1983年5月,DEC公布“VAX群”,即把单独的VAX小型机组合为一种局域网,使之成为大型主机的等价物。1984年10月,DEC发布了它的“旗舰”产品——VAX8600,运算速度是VAX-11/780的4.2倍,随着VAX8600电脑的上市,DEC公司再次确立了自己在小型机领域的霸主地位。wpe18.jpg (11073 字节)

80年代初期和中期,DEC公司进入它的黄金时期:1981年,这家公司在整个电脑业的排位仅次于IBM,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至1987年,该公司成立的第30个年头,它的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员工达到12万,到达了辉煌年代的顶峰。由此,DEC公司获得了“小型机之王”的称号,奥尔森也被媒体称为“小型机之父”,《财富》杂志把他作为封面人物,称他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四、黑色星期五

1976年,IBM公司“睡狮猛醒”,掉转头来涉足被他们一度忽略的小型机。当年问世的Series1小型机,标志着IBM向这个领域跨出第一步。奥尔森显得异常轻松,他对《商业周刊》记者轻描淡写地讲:“我们不在乎与IBM竞争,小型机市场足够让更多的人玩。”然而,1981年IBMPC个人电脑横空出世,奥尔森依然沉溺在成功的喜悦里,一次又一次错过再创辉煌的良机。

平心而论,DEC公司也是最早开发商业个人电脑的厂商之一。1972年春,领导PDP-11产品开发的经理诺尔斯,带领他的工程师小组研制出个人电脑的初级产品——“DEC数据处理中心”。它以PDP-11/20为核心,带有VT05显示终端、磁盘驱动器和打印机,宣传材料上写着“DEC数据中心把电脑带给所有的人,从秘书、科学家、工程师、商人到学生”。这项计划没有获得奥尔森支持,在制造出3台样机后,被DEC的生产委员会否决。与当年IBM对待小型机的态度一样,奥尔森固执地强调说:“个人计算机是根本不存在的。”

70年代末,DEC的技术人员事实上已经研制出一种个人电脑PDT,但奥尔森下令说,这种产品的名称只能叫“应用终端和小系统”,他不允许DEC有什么个人电脑出现。直到IBMPC电脑横扫全球市场,奥尔森才手忙脚乱地布署DEC的个人电脑产品。

wpe1A.gif (58761 字节)1982年5月,DEC公司同时发表三款个人电脑——专业300型、彩虹100型和DECmateⅡ型,这是由三个不同的小组分别研制的机器,奥尔森与销售副总裁亲临会场,为DEC迟到的个人电脑鼓劲。然而,专业300型属高端产品售价太高,彩虹100型是低端产品但不与IBMPC兼容,DECmateⅡ是专用文字处理机不能形成市场优势。购买DEC的个人电脑者,只有一些过去的小型机老客户。在花费近10亿美元费用后,DEC的PC根本挤不进已被IBM和苹果公司占去的市场。

还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奥尔森的失误。1978年,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丹·布里克林(D.D.Bricklin)首创了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布里克林在进哈佛之前,曾在DEC公司当了3年程序员,对PDP电脑有深厚的感情。为了使VisiCalc商品化,他回到DEC询问购买个人电脑PDT事宜,但PDT个人电脑没有准备大规模出售,销售人员也没有把这个26岁的学生放在眼里。布里克林只好向同学借了一台AppleⅡ,不到一年的功夫,VisiCalc成为个人电脑软件史上第一个最畅销的“金唱片”;到了1980年,居然有2万多台苹果机被主要用来执行这种电子表格,占到苹果公司总销量的20%。布里克林后来不无遗憾地说:"我本来是应该在PDT机器上编制VisiCalc软件的。”

wpe1C.gif (68991 字节)个人电脑曾经被奥尔森拒之门外,现在却变成他的一块心病。虽然VAX战略大获全胜,但DEC仍然没有任何低端个人电脑产品。1984年10月,他们只好把VAX战略延伸到了这里,推出32位单用户工作站VAXstationⅠ,也就是“微型VAX”的第一代产品;1986年,再次发布VAX战略延伸电脑——VAXmate,DEC公司称它是个人电脑的第二代,使用MS-DOS操作系统,具有连接以太网的能力。这些产品,在严酷的市场面前都一个接一个败下阵去,绝大多数潜在用户都愿意购买IBMPC及其兼容机,尽管DEC的个人电脑质量更上乘。如日中天的DEC船队,在未来的航线上已经显出必然触礁的趋势。

1988年,Sun公司开始称霸于工作站市场,这种运行UNIX系统的桌面系统能力强大,售价却低于DEC的小型机,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当年6月,IBM发表AS/400小型机系列两条战线的攻势把DEC的当家产品小型机也逼进了夹缝。到第三季度,DEC的收入出现了跌落,就此走向了不归之路。

90年代是DEC大溃败的年代:1991年,公司累计亏损额超过6亿美元;1992年,它已经欠下了28亿美元债务。领导层认为公司必须缩小规模,但奥尔森不能说服自己让成千上万的工人“下岗”。于是,董事会坚决要求他本人下台。在驾驭DEC公司35年后,1992年10月,奥尔森永远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企业。接着,DEC的制造工厂大量关闭,3万员工失业。1994年4月15日,连全世界都感到了震惊:这家公司仅一个季度的亏损额竟达到创纪录的1.83亿美元,这一天被认为DEC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五”。

wpe1E.gif (16338 字节)奥尔森当时已是67岁高龄。在计算机这类高新技术领域里充当舵手,年龄太大的人很可能趋于保守,很容易出现技术和市场决策的重大失误。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不会象奥尔森那样贪恋到67岁才被迫离开董事长和总裁位置。假如让一个60岁的老者掌管微软的话,那是不能设想的。”王选院士则评论道:“DEC一方面吸引大批技术精英做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奥尔森的缺点又先后气走了几十位最出色的技术专家。”这恐怕是奥尔森最主要的失误:从气走卡斯特罗开始,创业伙伴安德森和他的兄弟斯坦先后离职;1983年,就连戈登·贝尔也再次离他而去;1988年,为VAX设计操作系统的软件师达瓦·库特勒(D.Cutler)投靠微软,成为WindowsNT总设计师……。人才的大量流失,就是DEC走向死亡的前奏。市场竞争的规律,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但也是无情的。

五、收购DEC

wpe20.jpg (4985 字节) 1992年,奥尔森原来的副手罗伯特·帕尔默(B.Palmer)接任总裁,后又被选为DEC公司董事长。作为奥尔森在MIT的晚辈校友,帕尔默一直在负责DEC的半导体业务。帕尔默大胆启用到DEC时间不长的副总裁帕萨托里(E.Pesatori)主持改革,废止了耗费时间精力的“矩阵管理”模式,关闭利润不高的工厂,将员工总数从126000人裁减至63000人。公司业务被重新定位,首先是网络和视频系统,以高附加值的商品确保收入。1994年,重组后的DEC推出桌面电脑Celebris;1995年,又发表新款膝上型电脑NiNote产品,终于在当年5月出现可喜的转机,再次看到赢利的局面。

帕尔默执政后最令人瞩目的业绩,是斥巨资涉足半导体芯片产业,先于英特尔公司推出64位微处理器Alpha系列芯片。Alpha是基于RISC结构的开放式产品,1992年11月,该系列的第一枚芯片21064发布,在峰值状态下,运算速度达到每秒4亿次,超过了当初巨型机的速度。当年11月,DEC宣布推出基于Alpha芯片的5种AXP电脑,包括高速工作站和服务器。

wpe22.jpg (23198 字节)AXP系列不仅支持DEC自行开发的openVMS操作系统,也支持UNIX和Windows,其开放性令人刮目。帕尔默兴奋地说:“DEC已经变成一个全新的Digital,一个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的Digital。”1994年8月,再度发表的21164芯片,在电脑技术史上第一次具有每秒10亿指令的处理能力,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奔腾芯片,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然而,DEC公司也被这个芯片弄得心力交瘁,举步维艰。5年来,亏损,赢利,再亏损,再盈利,又亏损……,营业额一直在130亿左右徘徊。它不断地挣扎,使股票价格一落千丈。直到1997年11月,帕尔默实在撑不下去,不得不忍痛将心爱的半导体部门,转手卖给了对手英特尔公司,并出让Alpha生产权;随后不久,又卖掉了网络事业部。作为一家老资格的电脑技术提供者,DEC元气大伤,声誉急剧下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危难之中,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康柏(Compaq)电脑公司向帕尔默伸出了橄榄枝。与康柏公司合并,不失为挣脱困境的一种选择。但作为一家有40年历史、一度占据计算机界半壁江山的跨国集团,向仅16年岁的“PC新贵”曲膝,总有些拉不下脸面。仅从公司员工数看,DEC仍保持着5.5万人,而康柏还不足2万人。

为打消DEC的顾虑,1997年12月,康柏总裁菲佛(E.Pfeiffer)亲自领队,前往纽约曼哈顿与帕尔默会谈。谈判代表包括康柏首席财政官玛森和企业计算部副总裁洛斯,两人均在DEC担任过高层领导职务。玛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DEC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而洛斯则凭借他与DEC高层的良好关系,把这些人请到康柏总部参观,让他们了解康柏的实力。

wpe24.gif (65236 字节)1998年1月25日,位于曼哈顿中区的雷基斯饭店,伴随着阵阵掌声,菲佛与帕尔默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经过四天四夜的讨价还价,康柏承诺付出48亿美元现金和150万股康柏股票,购并DEC公司。依照四天前康柏的股票行情,这一次空前的购并行动,康柏总共花费的款项是96亿美元。

1998年1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点5分,纽约股票交易所电子显示板最先发布消息:“康柏电脑公司以96亿美元的天价收购DEC。”计算机历史上最大的一起企业并购案,以DEC公司沦为康柏属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告白天下。

菲佛和帕尔默联袂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宣布这件最震撼人心的新闻。菲佛总裁志满意得地告诉记者:“我们将组建一个年收入超过376亿美元的公司。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全面的企业解决方案,这就是全方位的优势。”他还透露说:“DEC公司40年来建立的用户关系、遍布全球的服务体系和Alpha处理器等软硬件产品,都是康柏的宝贵财富,我们获益匪浅。”当然,最大“获益”是提前实现了康柏公司“2000年迈入计算机三大巨头行列”的目标与康柏的合并消息传出,DEC股票比上个交易日上扬22%,但帕尔默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DEC公司将被重组,四分之一的员工将面临失业。帕尔默已经57岁,不愿寄人篱下,在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这位DEC原首脑心情沉重地宣称,他将坚持到DEC与康柏合并完成,于当年7月辞去所有的职务,离开他服务了13年的企业。wpe26.jpg (8519 字节)

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数字设备公司”,就连DEC的因特网网站,也被冠上了Compaq的标志,从Web主页上已很难链接到有关DEC的历史档案。这个世界级的电脑企业终于走完了41年来的最后一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