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 android 编译

来源:互联网 发布:乐视网络电视 安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8 04:28

1.准备软件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sudo apt-get install g++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dev

sudo apt-get install patch

sudo apt-get install texinfo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dev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sudo apt-get install flex bison gperf libsdl-dev libesd0-dev libwxgtk2.6-dev build-essential zip curl

sudo apt-get install ncurses-dev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sudo apt-get install valgrind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5

  笔者发现这里已经比较全来,不过还有一些应该是linux系统自带的,如果缺少就按照提示install一下

  安装java环境,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大家装环境的时候很多人会一起装,不过笔者建议java和其他的分开,因为装java很可能会失败,从而导致其他的也fail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这里就说到上面说很多人会安装java失败的问题,笔者也是从网上找的解决办法现在一起整理出来:

  ubuntu10.04 lucid 去掉了sun-java6-jre,sun-java6-jdk的源,所以如果是直接apt-get install 提示是

  现在没有可用的软件包 sun-java6-jdk,但是它被其它的软件包引用了。

这可能意味着这个缺失的软件包可能已被废弃,

或者只能在其他发布源中找到

E: 软件包 sun-java6-jdk 还没有可供安装的候选者

解决办法(选择一个即可):

1、系统->系统管理->软件源->“其它软件”下添加一个 deb http://archive.canonical.com/ lucid partner

之后,再执行apt-get install

如果是下载java5就添加deb http://us.archive.ubuntu.com/ubuntu/ jaunty multiverse”

2、自己从sun网站下载相应的Jre,JDK安装即可

3、从新立德软件管理器中search openJDK,用openJDK代替

  注: 官方文档说如果用sun-java6-jdk可出问题,得要用sun-java5-jdk。经测试发现,如果仅仅make(make不包括make sdk),用sun-java6-jdk是没有问题的。而make sdk,就会有问题,严格来说是在make doc出问题,它需要的javadoc版本为1.5。

  因此,我们安装完sun-java6-jdk后最好再安装sun-java5-jdk,或者 只安装sun-java5-jdk。这里sun-java6-jdk和sun-java5-jdk都安装,并只修改javadoc.1.gz和 javadoc。因为只有这两个是make sdk用到的。这样的话,除了javadoc工具是用1.5版本,其它均用1.6版本: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5-jdk

修改javadoc的link

cd /etc/alternatives

sudo rm javadoc.1.gz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man/man1/javadoc.1.gz javadoc.1.gz

sudo rm javadoc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bin/javadoc javadoc

2、设置环境变量

vim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或整合PATH变量,如下

#java 程序开发/运行的一些环境变量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ANDROID_JAVA_HOME=$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 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JRE_HOME;

export CLASSPATH;

HOME_BIN=~/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JRE_PATH}:${HOME_BIN};

#echo $PATH;

最后,同步这些变化:

source ~/.bashr

3.安装repo(用来更新android源码)

创建~/bin目录,用来存放repo程序,如下:

$ cd ~ $ mkdir bin

并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在第2步中已经加入

下载repo脚本并使其可执行:

  $ curl 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 >~/bin/repo

$ chmod a+x ~/bin/repo

4.初始化repo

  repo是android对git的一个封装,简化了一些git的操作。

创建工程目录:

$ mkdir android

$ cd android

repo初始化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这里包含了android最新的源码

  在此过程中需要输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后,会显示:

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会有一个.repo的隐藏目录。

  如果想拿某个branch而不是主线上的代码,我们需要用-b参数制定branch名字,比如: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b cupcake 这 里抓下来的分支是cupcake,网上关于编译到文章大多是针对cupcake分支,是andoird 1.5版本,但是之前我没有输入后面的参数,以致于下到的代码是主线上的代码,是android 2.1版本。两者目录结构有一些差别,导致当我按照网上的说明步骤来执行遇到错误时,不知道是版本不同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因此很奇怪为什么网上的文 章都是说cupcake的,而没有怎么讲主线的源代码编译。

5.同步源代码

$ repo sync

这一步要很久,要看个人的网络速度

6.编译android源码,并得到~/android/out目录

$ cd ~/andoird

  $ make -j2 笔者的电脑是双核所以是-j2,以此类推8核就可以-j8

这一过程很久,主要看机器的配置

  如果是cupcake,那么直接make的时候,会出现以下错误:

  1.frameworks/policies/base/PolicyConfig.mk:22: *** No module defined for the given PRODUCT_POLICY (android.policy_phone). Stop.错误。

解决办法:

在build/tools/findleaves.sh中的第89行,

这一句find "${@:0:$nargs}" $findargs -type f -name "$filename" -print |

改为find "${@:1:$nargs-1}" $findargs -type f -name "$filename" -print |

2.frameworks/base/tools/aidl/AST.cpp:10: error: 'fprintf'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的错误

解决办法:

下载gcc-4.3和g++-4.3

apt-get install gcc-4.3 g++-4.3

  因为ubuntu 9.10自带到是gcc 4.4,因此需要重新下载gcc 4.3,最后设置gcc软连接到gcc 4.3

进入/usr/bin

cd /usr/bin

建个软连接

ln -s gcc-4.3 gcc   //ln -s 源文件 目标文件

ln -s g++-4.3 g++

然后进入android目录下,执行make,就可以了。

主线代码则没有此问题

 

 

7.在模拟器上运行编译好的android

  编译好android之后,emulator在~/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下,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则在~/android/out/target/product /generic下

 

 

 (1)ramdisk.img
      一个分区影像文件,它会在kernel 启动的时候,以只读的方式被 mount , 这个文件中只是包含了 /init 以及一些配置文件,这个ramdisk 被用来调用init,以及把真正的root file system mount 起来。
      #其实ramdisk.img的内容就是/out/target/product/generic/root目录的压缩而已。
将ramdisk.img复制一份到任何其他目录下,将其改名为ramdisk.img.gz,然后使用命令 # gunzip ramdisk.img.gz,
         然后新建一个文件夹ramdisk,进入,输入命令 # cpio -i -F ../ramdisk.img

     cpio是用来建立、还原备份档的工具程序,它可以加入、解开cpio或tar备份档内的文件。-i或--extract  执行copy-in模式,还原备份档。


       得到结果如下
    drwxr-xr-x  8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
    drwxr-xr-x 13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5 ../
    drwxrwx--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data/
    -rw-r--r--  1 root root    118 2011-01-12 11:36 default.prop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dev/
    -rwxr-x---  1 root root 107784 2011-01-12 11:36 init*
    -rwxr-x---  1 root root    492 2011-01-12 11:36 init.freescale.rc*
    -rwxr-x---  1 root root   1677 2011-01-12 11:36 init.goldfish.rc*
    -rwxr-x---  1 root root  18263 2011-01-12 11:36 init.rc*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proc/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s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sys/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11-01-12 11:36 system/

  #可以看出这写文件是和root目录下的内容完全一样,其实就是对root目录的打包和压缩。可以是用tree -L 1来查看root的目录

(2)   system.img

下载unyaffs和yaffs2.tar.gz,并编译yaffs2再复制到/bin下(自己找资料)

1.Ubuntu下,在任意文件夹下面建立一个system文件夹,我的是在home/jamly/下面建的
2.将下载的自己喜欢的直刷ROM中的system.img复制到system文件夹中
3.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操作(/home/jamly/替换成自己电脑中的路径,你的不是我的)


cd /home/jamly/system


sudo unyaffs /home/jamly/system/system.img(用unyaffs命令解压system.img)


保留操作【sudo chmod -R 777 *(打开读写操作最高权限)】
4.删除system.img
5.自己搞system文件夹下的文件,胡搞瞎搞乱搞阴搞暗搞黑搞,怎么搞自己搞我不搞……
6用mkyaffs2image命令打包system.img

经过自己摸索,发现有时候会出现开机不能启动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修改时没有用root权限登录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应该用cd ./

sudo ls -h
命令查看被修该国的文件的文件属性,如果显示的不是-drrwx-rx-x-root root ……,注意下划线部分,如果不是root root的话,要修改
sudo chown-R root:root /home/jamly/system/具体文件夹的文件
一般我是直接在/system文件夹下操作所有的文件,宁可错杀不可漏网
还有修改权限的的命令
一般是修改成-drwxx-rx-x-,意思是root权限有读写执行权限,用户组有读执行权限,其他用户有执行权限,操作方法是
sudo  -chmod -R 4755  /home/jamly/system/具体文件夹的文件
上述步骤在打包前面进行,弄完之后再ROOT系统权限。


sudo mkyaffs2image /home/jamly/system/ /home/jamly/system.img


sudo chmod -R 777 /home/jamly/system.img(打开刚生成的system.img读写操作最高权限)
7.复制system.img到原直刷文件夹下Win7刷机……

(3)userdata.img

 

android 源码编译后得到system.img,ramdisk.img,userdata.img映像文件。

其中, ramdisk.img是emulator的文件系统,system.img包括了主要的包、库等文件,userdata.img包括了一些用户数据,emulator负责加载这3个映像文件后,会把system.img和userdata.img分别加载到 ramdisk文件系统中的system和 userdata目录下(会发觉有相似性)。      

 我们会发觉编译生成的root文件夹内容与android运行时根目录内容相似,ramdisk根文件系统中包含一些对于启动android的很重要的文件,比如内核启动完后加载的第一个进程init、一些重要的配置文件等,总之它控制着整个android的启动。根据 init.rc,init.goldfish.rc来初始化并装载系统库、程序等直到开机完成。init.rc脚本包括了文件系统初始化、装载的许多过程。

init.rc的工作主要是: 1)设置一些环境变量 2)创建system、sdcard、data、cache等目录 3)把一些文件系统mount到一些目录去,如,mount tmpfs tmpfs /sqlite_stmt_journals 4)设置一些文件的用户群组、权限 5)设置一些线程参数 6)设置TCP缓存大小     

  将话题撤回来:

 

 

$ cd ~/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增加环境变量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环境变量,如下

#java 程序开发/运行的一些环境变量

export ANDROID_PRODUCT_OUT=~/android/out/target/product/g eneric

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out/host/linux-x 86/bin

export PATH=${PATH}:${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_ PRODUCT_OUT};

最后,同步这些变化:

$ source ~/.bashrc

$ cd ~/android/out/target/product/generic

  $ emulator -system system.img -data userdata.img -ramdisk ramdisk.img

最后进入android桌面,就说明成功了。

8.编译 app

  android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单独编译,编译后要重新生成system.img

在源码目录下执行

$ . build/envsetup.sh (.后面有空格)

就多出一些命令: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du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du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可以加—help查看用法

  我们可以使用mmm来编译指定目录的模块,如编译联系人:

$ mmm packages/apps/Contacts/

编完之后生成两个文件:

out/target/product/generic/data/app/ContactsTests. apk

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app/Contacts.apk

可以使用

$ make snod

重新生成system.img,再运行模拟器

 

Android比较重要的三个img文件:

  • make systemimage - system.img
  • make userdataimage - userdata.img
  • make ramdisk - ramdisk.img
  • make snod - 快速打包system.img (with this command, it will build a new system.img very quickly. well, you cannot use “make snod” for all the situations. it would not check the dependences. if you change some code in the framework which will effect other applications)

 

9.编译SDK

  直接执行make是不包括make sdk的。make sdk用来生成SDK,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与源码同步的SDK来开发android了。

a)修改/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Asset.h

‘UNCOMPRESS_DATA_MAX = 1 * 1024 * 1024’ 改为 ‘UNCOMPRESS_DATA_MAX = 2 * 1024 * 1024’

原因是eclipse编译工程需要大于1.3M的buffer;

  这一步,笔者编译的是主线程的,在Asset.h文件里没找到上面的常量,所以就没做这一步,但是也成功了。

b)编译ADT。

  如果想用eclipse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最好是安装ADT,这样就可以在eclipse下创建android的工程。

产生ADT eclipse plugins
$ development/tools/eclipse/scripts/build_server.sh ~/adt/
  使用前建议设定一下ECLIPSE_HOME的环境变量,不然会以为没有装eclipse,然后帮你download下来。

  这里要非常注意,本人就曾经卡在这里,始终编译不过。一开始会提示eclipse的什么什么jar找不到,因此fail。这主要是因为我到 ECLIPSE_HOME到环境变量设置错误。我之前装的eclipse只从新力得上面抓下来的,好像找不到eclipse所在到目录是哪个,结果就设置 了一个名为eclipse的文件夹作为环境变量。因此后来直接从eclipse的官网上下了一个,以为这样就可以。结果杯具的是下到是一个eclipse Galileo,到头来还是提示eclipse什么什么文件找不到。最后实在没法,索性把eclipse删个干净,让程序自己去下eclipse,发现抓 的是eclipse ganymede。在此要郑重说明一下,自己去下的话应该下载jee的ganymade,而不能是java 的ganymade,具体原因试试就知道了。

  主线代码编译ADT的时候方法相同,但是没有development/tools/eclipse这个目录,而是在/sdk/eclipse这个目录

c)执行make sdk。

  注意,这里需要的javadoc版本为1.5,所以你需要在步骤1中同时安装sun-java5-jdk

$ make sdk

  编译很慢。编译后生成的SDK存放在out/host/linux-x86/sdk/,此目录下有android-sdk_eng.xxx_linux- x86.zip和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目录。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就是 SDK目录

  实际上,当用mmm命令编译模块时,一样会把SDK的输出文件清除,因此,最好把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移出来

  此后的应用开发,就在该SDK上进行,所以把7)对于~/.bashrc的修改注释掉,增加如下一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 oid-sdk_eng.xxx_linux-x86/tools

注意要把xxx换成真实的路径;

  同样笔者编译的是主线程,所以编译完之后,发现~/an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x xx_linux-x86/目录下有2个文件夹一个是tools一个是platform-tools,然后用eclipse指向这个目录的时候会提示找不到ADB,这时候只要把platform-tools下的ADB拷贝到tools文件夹就OK了

d)关于环境变量、android工具的选择

目前的android工具有:

  A、我们从网上下载的SDK,如果你下载过的话( tools下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B、我们用make sdk编译出来的SDK( tools下也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C、我们用make编译出来的out目录( tools下也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那么我们应该用那些工具和img呢?

  首先,我们一般不会用A选项的工具和img,因为一般来说它比较旧,也源码不同步。其次,也不会用C选项的工具和img,因为这些工具和img没有经过 SDK的归类处理,会有工具和配置找不到的情况;事实上,make sdk产生的很多工具和img,在make编译出来out目录的时候,已经编译产生了,make sdk只是做了copy而已。

e)安装、配置ADT

  ~/adt/android-eclipse/下的文件压缩,然后从eclipse中install就行了,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10.编译linux内核映像

a)准备交叉编译工具链

  android代码树中有一个prebuilt项目,包含了我们编译内核所需的交叉编译工具。

注意:虽然Prebuilt下包含了交叉编译工具,但是编译时有可能会出现“/bin/sh: arm-eabi-gcc: not found”这样的错误,因此最好从CodeSourcery上面载用于交叉编译的工具链:

http://www.codesourcery.com/gnu_toolchains/arm/download.html

选择   EABI :

(说明:内核里面谈EABI,OABI,其实相对于系统调用的方式,当然我们所说的系统限于arm系统。

Embedded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即嵌入式应用二进制接口,是描述可连接目标代码,库目标代码,可执行文件影像,如何连接,执行和调试,以及目标代码生成过程,和c, c++语言接口的规范,是编译连接工具的基础规范,也是研究它们工作原理的基础,可惜arm的EABI迄今为止没有完全订好。作为EABI的组成部分有过程调用规范,可执行文件格式规范,c/c++ ABI规范和调试格式规范。)

 

解压缩交叉编译工具链:
$ cd /usr/local/
$ sudo cp ~/arm-2010q1-202-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 sudo tar jxvf arm-2010q1-202-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此时会解压出来一个叫做arm-2010q1的一个目录,这里面就是工具链了。

设置一下环境变量: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2007q3/bin
好了,到此,基本的内核编译环境就搞好了。

 

 

 

b)设定环境变量 

$ emacs ~/.bashrc

增加如下两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 arm-eabi-4.4.0/bin

export ARCH=arm

保存后,同步变化:

$ source ~/.bashrc


 

c)获得合适的内核源代码

$ cd ~/android

获得内核源代码仓库

  $ git clone git://android.git.kernel.org/kernel/common.git kernel

$ cd kernel

$ git branch

显示 * android-2.6.27

  说明你现在在android-2.6.27这个分支上,也是kernel/common.git的默认主分支。

显示所有head分支:

$ git branch -a

显示 * 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HEAD -> 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5

remotes/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9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我们选取最新的android-goldfish-2.6.29,其中goldfish是android的模拟器模拟的CPU。

  $ git checkout -b android-goldfish-2.6.29 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 git branch

显示 android-2.6.27

* android-goldfish-2.6.29

我们已经工作在android-goldfish-2.6.29分支上了。

d)设定交叉编译参数

打开kernel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

1. ARCH        ?= $(SUBARCH)    改为: ARCH        ?= arm

2 把CROSS_COMPILE指向刚才下载的prebuilt中的arm-eabi编译器

CROSS_COMPILE ?= arm-eabi-

注意:如果是按照上述方法重新下载的交叉编译工具则按照下面方法修改

CROSS_COMPILE ?=arm-none-linux-gnueabi-

这个就是刚刚的下载和解压的工具链的前缀了,旨在告诉make,在编译的时候要使用我们的工具链。

 

3把 LDFLAGS_BUILD_ID = $(patsubst -Wl$(comma)%,%,\

$(call ld-option, -Wl$(comma) build-id,))

  这一行注释掉,并且添加一个空的LDFLAGS_BUILD_ID定义,如下:

LDFLAGS_BUILD_ID =

说明:

把它注释掉的原因是目前android的内核还不支持这个选项。--build-id选项,主要是用于在生成的elf(可执行链接格式(Executable and Linking
Format))可执行文件中加入一个内置的id,这样在core dump,或者debuginfo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定位这个模块是哪次build的时候弄出来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每次都把整个文件做一遍效验,然后才能得到该文件的是由哪次build产生的。对于内核开发者来说,这是很不错的想法,可以节约定位模块版本和其影响的时间。目前,该功能还出于early stage的状态,未来的android或许会支持,但至少目前的版本是不支持的。

所以,用#注释掉即可,或者害怕不保险的话,就加入LDFLAGS_BUILD_ID=空,这样即使编译的时候用了,也只是一个空格而已。

 

 

e)编译内核映像

$ cd ~/android/kernel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f)测试生成的内核映像

$ 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android/kernel/arch/arm/boot/zImage

 

本文参考网上众多资源写成,看后给点点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