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随遇而安》 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三百搜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5:02

  刚刚开始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所以一要到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写。经常在想:是该按着书的脉络来讲还是用自己看完的感觉来讲呢?经过思索之后,我觉得按照自己看完的思路来讲更有价值一些。

  两个迥然不同的家族

  孟非老师自1971年出生于重庆开始,便和外婆一起生活在一起。他外婆是重庆日报社的员工,他们一起住在报社的家属院里,因此他从小就对跟报社有关的东西很熟悉。说起孟非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他们这家族还真是奇怪,孟非的外公一家改革开放之前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而孟非爷爷一家是旧社会的资本家,他爷爷曾经把一批金子存放于「国民党中央银行」中,但后来存条弄没了。所以孟非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比较艰辛的。

  南京的苦日子

  孟非老师在他的这本自传里说到:在重庆的童年是他最最怀念的,他怀念那里的人,怀念那里的吊脚儿,怀念那里的小吃,而南京则是他苦难的开始。他去到南京读了高中,高考失利,之后跟朋友去深圳闯了几年,之后便回到南京进了印刷厂做了一名印刷工。

  在印刷厂的日子或许真的是让孟非深感底层民众不易的经历吧。在印刷厂的日子里,他们需要连续3、4天工作,每天只能轮着睡觉,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而且吃的饭还很难吃。即使很难吃,但是有时连吃都吃不饱。

  直到有一天,孟非因为工伤进了医院,他的印刷厂工作生涯才算结束。

  电视台的临时工

  孟非老师在父母劝说下进了电视台当了杂工。因为孟非干活勤快,所以许多的摄像师傅都愿意教他摄像的一些基本技巧,有时候不是很重要的镜头,他们也直接让孟非去拍了,就这样孟非很快熟悉了摄像这门功夫。之后又一个拍摄《西域风情》的机会落到了孟非老师身上,孟非老师也欣然地接受了。

  新疆之行

  在新疆这段时间里,孟非走遍了大多数的地方。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新疆人(或者说少数民族)的热情!在新疆人的圈子里,交际方式就是喝酒,要请谁帮忙、配合拍摄,就是喝酒,喝得高兴了,就可以了。而新疆人喝酒都很厉害,动不动就是一斤白的,孟非他们都被喝得怕了。其中最深刻的是新疆人的「两个不离开」,意思时:「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只要酒桌上谁敬酒的时候说了这句话,那么对方就必须喝,不然就是不同意这个「两个不离开」,就是破坏民族团结啦。

  …………

  太多了,再多写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下面直接抄下做的笔记吧:

  1、前不久有个导演跟我说他很喜欢重庆,列举了三条理由:第一,重庆这个城市特别有立体感,山城嘛,依山而筑;第二,重庆方言特别有感染力,火暴中透着幽默感,幽默感里透着智慧;第三,重庆的美食。

  2、如果我的性格里还有善良的成分,我相信一定是重庆这座城市给我的。

  3、就是在我那时生活的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大院里,所有人都哭得死去活来,亲爹死了都没这么哭过。

  4、重庆的特色是:美食和方言。

  5、重庆人很江湖,特别讲义气,可能多少有些受袍哥文化的影响。

  ……


感受:

1、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新疆和西藏,看看那些起伏的山脉,那些湛蓝的天空,感受那种灵魂被一击而出的感觉。

2、有机会去去重庆,感受感受重庆这座山城。

3、当心和新疆人喝酒,远离「两个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