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会分享及入职感受(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动态代理原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23:41
这次入职刚好有幸参加公司每2个月一次的分享大会,行癫、伏威、毕玄都有分享。伏威主要介绍了项目组未来的规划,顺便八卦了毕玄。癫总说伏威和毕玄是公司员工职业规划2类比较典型的例子。一个由技术入管理,一个在技术上持续深入成为技术大拿。舞台足够大,就可以有不同的步法、舞姿,这也是在一个有活力的大公司工作的好处吧!


伏威分享的是一个业务员工成长历程:坚持、努力、细心,做好无数的细节最终成功!


最后是毕玄的技术人生分享:毕玄自谦的说加入淘宝之前技术不好,不过他当年做的系统现在还在某市继续撑大梁,搞定政府部门自动化办公的任务,他说这是他闭关多月搞定的系统。


加入淘宝之后就开始了HSF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挑战:故障、技术选型。P1级故障在现在直接负责人要卷铺盖闪人的。。。在当时的试错容忍度下,问题得以解决,这也是毕玄开始参与全线处理线上问题的起因吧。。。OSGi是HSF的技术架构,在分享中他告诫我们如果没有Eclipse的开发经验,最好不要使用OSGi的标准来开发,这会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认知、开发模型造成很大的影响,HSF也是淘宝目前唯一使用OSGi架构的。关于优化:HSF网络上的一次交互需要6ms(记不清楚了)?如果对HSF的网络通讯模式做优化,可以提升6倍网络性能-我在项目开发中使用基于NIO的网络通讯,内网中纯粹的一次交互大概耗时0.2-0.5ms。但是这种网络优化意义不大,在一次业务交互中,HSF网络通讯耗时只是其中极微小的因素,做这种优化得不偿失:所有的工程都要升级,这就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而效益也几乎可以忽略-我记得看过一个文章,当一个已经被大规模上线的应用的性能能够从服务器配置、网络通讯模式、算法优化能够提升N(个位数)%的性能,那么这个优化可以考虑放弃。在HSF应用的环境中,业务整体流程的瓶颈在于后台业务的处理能力,单个服务节点网络带宽负载很难成为瓶颈。


在HSF稳定之后,而且当时的岗位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毕玄开始做HBase开发。HSF是一个起点和机遇,但是也要有能力抓住-毕玄把jboss4的源码都研读了一遍--伏威。HBase之后是自动化运维的研究,提高机器利用率,思想类似58同城架构师刘晓飞的分享《互联网高弹性架构设计》(infoq)、《web容量规划》、云计算。在这些过程中,毕玄扮演的是一个研究者、探路人的角色,当这些项目稳定之后,就愁深而去做其他的东西:运维自动、提高上线效率。

已经入职有2周了,发现公司内部很多办公网站、日常开发工具、统计、监控 使用很方便,在google优秀的工程师负责公司内部系统的开发,这里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