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inux安装时遇到的概念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媒体广告投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20:28

linux是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加上linux的一些工具组成的。

1linux内的所有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态来呈现的。

2)挂载就是利用一个目录当成进入点,将某磁盘分区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

关于挂载我们需要知道以下两点

a)单一目录不应该挂载多个文件系统

b)作为挂载点的目录理论上应该为空

若不是空的当挂载某个文件系统后,那个目录的数据将会被隐藏(不是被覆盖),直到被挂载的分区被卸载,该目录的数据才能被显示。

3)在Linux这个系统当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都在/dev这个目录内,如表

   

设备在Linux内的文件名

IDE硬盘

/dev/hd[a-d]

SCSI/SATA/USB硬盘

/dev/sd[a-p]

U

/dev/sd[a-p](与SATA相同)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25:/dev/lp[0-2]
USB:/dev/usb/lp[0-15]

鼠标

USB:/dev/usb/mouse[0-15]
PS2:/dev/psaux

当前CDROM/DVDROM

/dev/cdrom

当前鼠标

/dev/mouse

磁带机

IDE:/dev/ht0
SCSI:/dev/st0

一个sata硬盘被命名为sda另一个硬盘才是sdb,而不是sda的分区就是sdb了

4)下面我们来看磁盘的分区

若将硬盘以长条形来看,然后将柱面以柱形图来看,那么那64bytes的记录区段如图所示。




假设上面的硬盘设备文件名为/dev/hda时,那么这四个分区在Linux系统中的设备文件名如下所示,重点在于文件名后面会再接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与该分区所在的位置有关。

P1:/dev/hda1

P2:/dev/hda2

P3:/dev/hda3

P4:/dev/hda4

上图中我们假设硬盘只有400个柱面,共分区成为四个分区,第四个分区所在为第301400号柱面的范围。当你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时,那么第一到第四个分区的代号应该就是C,D, E, F。当你有数据要写入F盘时,你的数据会被写入这块磁盘的301400号柱面之间。

由于分区表就只有64bytes而已,最多只能容纳四个分区,这四个分区被称为主(Primary)或扩展(Extended)分区。根据上面的图示与说明,我们可以得到几个重点信息:

其实所谓的"分区"只是针对那个64bytes的分区表进行设置而已。

5)创建根目录分区和根目录下的子目录

有人专门写了文章,在此先不做深究。理解为在系统安装的时候,必须要在硬盘上划出一块空间,这块特殊的空间就叫作根(root),因为在创建根目录时你也为这块空间安装了文件系统,所以以后系统就能找到这块空间了。

/bin:存放最常用命令; 
/boot
: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1.  100m);
  /dev:设备文件;
  /etc:存放各种配置文件;
  /home:用户主目录(6.   剩余的所有);
  /lib: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
  /mnt:一般是空的,用来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虚拟目录,是内存的映射;
  /sbin:系统管理员命令存放目录;
  /usr:存放系统默认的软件相当与c:\windowsc:\progarms的结合;

/usr/local: 存自己安装的软件 (4.   10g)

/var: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随着系统的运行会越来越多,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3.   5g)

红色的这几个必须放在根目录分区内,其他的遵循   根目录(/)所在分区应该越小越好(2.   15g),且应用程式所安装的软体最好不要与根目录放在同一个分区内。

现在分区一般分为

/    主分区  15 g

swap  swap  内存两倍

home  逻辑分区 剩余的

 

剩下的分区可按自己的喜好随意即可。

6)安装完毕后,命令行登录后所取得的程序就是shell

shell独立与内核之外,它跟一般程序差不多。实际上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它解释由用户输入的命令并且把它们送到内核。在输入一个命令后,shell完成以下工作:

1语法分析

2处理万用字符转向 管道 和工作机制

3搜索并执行命令

Shell也有多种不同的版本 其中bash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BASH:是GNUBourneAgain Shell,是GNU操作系统上默认的shell,大部分linux的发行套件使用的都是这种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