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路

来源:互联网 发布:盼盼食品网络经销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36

本文转载自:十一城 http://elevencitys.com/?p=2526,向原作者致敬!!

==========================================================

如果读博是你唯一的选择,那么你的心态就会有问题,绝望和不安会伴随你,你也无法做到最好……当有更好的机会的时候,抓住那个机会比读博更好。

作者:(Yale Uninversity) Stephen C. Stearns

读博之前请做好最坏的准备
你的聪明远见,可以避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大灾难。假设你提出的研究不可行,而你且的导师可能也不支持,甚至反对。切记做好第二套方案的准备。

学术之路,注定孤独,没有人在乎你

事实上,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时刻关注你的进展,乃至你的导师。大部分可能是关心你的,但他们都很忙,这就意味着实际上他们没有时间来关心你。你首先要学会独立,并且随着你研究的逐渐深入,在开拓新的领域的道路上,你既孤独又快乐着。你在读博之前最好这个状况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两条是:

1. 你最好为你要负责的项目早作决定。你的获得由你来创造。你的教授会给你建议,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远离官僚主义和金融恶魔,但他不会告诉你做什么。这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建议,询问导师,这是他的工作责任。

2. 如果你想要吸收他人所长,你得主动求教,而不是等他们上门。

你必须明白为什么你的工作是重要的

当你刚刚进入博士生涯的学习,你会大量地阅读思考,寻找感兴趣的课题。假设这样逐渐探索了一年,仍然一无所获的话,不要气馁。

你读的任何书可能都是胡说八道,直至作者成功说服你它不是,一定要批判性地阅读,不盲目相信作者的话。如果你看不懂某些内容,不用感到糟糕,这不是你的错,是作者的错,他没写得足够清晰明了。

如果某些权威人物告诉你你不会有所成,因为你没有修读课程,也没有收集数据,告诉他你在做什么。如果他一再坚持他的观点,让他走开,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要经历的难关,因为你会为研究没有进展感到过愧疚。你会不停问自己,我现在在做什么?请耐心一点。这一阶段对你的个人发展和保持对科学的创新想法都很重要。这里你自己考虑什么构成了重要问题。有两个原因你必须独立地做决定。首先,如果别人替你挑选了一个问题,你不会觉得这是你的,你缺乏占有欲,你就不会想要攻克它,并为它奋斗,最终做出漂亮成果。其次,你的博士工作将塑造你的未来。这是你的选择的领域,将用你的毕生在这个领域工作。这一点,是你可以开始整个新的研究的起点。记住,如果你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那你开始收集数据,有什么意义?

研究生涯是对智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在你研究生生涯中你必须建立坚定的心理立场,以避免业余时间被许多诱惑干扰。如果你不小心提防,来自于的课程工作\教书\语言要求以及谁也不知道的其他压力,会使你晕头转向。这里有一些事情是要提防的:

1. 博士入学典礼的性质和它使你坚定你的人生价值的力量是要被质疑的。不管你多么努力尝试,你不可能避免。没人能做到。这是由于论文的开放式性质造成的。你得判断什么是好的论文。一篇论文总是可以被写得更好,这将使你陷入无限次修改的循环之中。

承认你不可能做出完美的论文。论文中总有缺陷,正如每个事物都是有缺陷的。静下心来专注地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并且要在可由你支配的时间\金钱\精力\鼓励和思维的限制范围内。

你可以通过在游戏初期跃过所有的看得见的隔栏来减小这个问题的难度。先把你的课程要求和考试应付好。你不仅就此为你的论文清除障碍,你也由于成功跃过每个障碍而肯定自己,你可能已经足够优秀。

2. 没有什么能使支配行为变成屈服行为。论文的要求是你要跃过的显性障碍,认真对待他们你才能活得你想要的结果。

3. 你毕业的学校只是你拥有在手的能够塑造你的未来发展的工具之一

 首先,当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说服自己退学,然后去从事那些的更贴近实际的事业。例如去非洲工作,或者开发软件创业,又或者十分不错的实习机会。

第二,只有给自己留有退路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研究生。如果你把读研当做你唯一的选择,那么你的心态就会有问题,绝望和不安会伴随你,心有所幼,研究上你也无法做到最好。

第三,假设你的研究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成果出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此时研究生涯还是你手上唯一的救命稻草,这样你不但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记住如果研究进展不顺利,一定要及时和导师同学沟通,切忌到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手足无措。

减少上课的时间,它们通常都是没有效率的

这一点尤其对那些你自己正在研究的领域适用,大多数课堂上面的知识属于落后灌输型,而一个思想独立的研究生,必须拥有独立挖掘思考问题的能力,你需要独立主动地完成这个探索过程,而不是依靠被动的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

学会思考,你必须具备两样法宝:一是一大把自由安静的时间,和一个或一群可以一对一交流的朋友学者,最好这个对象比你的见识更广,思路更清晰。

参加座谈会往往是寻找研究兴趣,启发研究思路的好方法,你能从来参加这个座谈会的教授身上学到很多经验和切身体会。

上述谈到的课程只是针对理论性的学科,对于特殊技能例如组织行为学,潜水等学科,你还是需要去课堂上学习的。

研究计划需要不断被批评更正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本身有很重要的作用:

1.它能帮你总结你多年来的阅读成果和思考结晶。

2.它是你维护自己研究可行性和独立性时最有力的工具,证实你花在研究上的时间没有白费。

3.它给那些愿意帮助你的人提供了一条了解你思路的最便捷途径。文字的表述是思想的萃取,比起冗长的口头表述会更容易让别人理解你的思路。

4. 从你迈入研究生生涯的第一刻开始,你就要不断练习你的写作,所以一份好的研究计划是你写作的开端。

5. 研究计划能帮助你锁定你的问题,说服别人接受你的idea,清楚地指明你研究的意义,不光光是对你个人,更是对整个相关领域的影响和推动。同时你可以把你想解决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在研究计划里面详细地列举出来,然后逐个击破,避免了由于问题过于复杂而无从下手的窘境。

6. 研究计划里面要罗列出可能出现的致命性问题或困难,做好第二套解决方案。

7. 通常你可以设计二到三个相关项目并同时进行,逐步深入之后再决定最佳方案。

8. 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把你的研究进展同导师或同事分享,及时纠正当前的问题。

9.通常研究计划需要花费两三个星期来完成,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完成一定阅读思考的前提之下。完成研究计划之后,你可以找很多好的建议者来帮你审阅,提出严厉的批评和修改意见,这样你才能在你正式开始研究后更加得心应手。

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

始终让你的导师清楚地了解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但是不要常常去打扰他们。至少一年一次将你的研究进展写下来,给你的导师汇报。

如果你和你的导师关系不好,一定要尽早解决问题,或者更换导师。尤其是当你们的兴趣点不在一个地方的时候,更是要果断。

毕业论文的风格

绝对不要用一些浮华的词藻来赘述一些已经存在但不成熟的idea。论文的内容要直接深入到研究领域的根基,推导测试那些尚未被检验的假说,这样才能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经典的论文包括新颖的模型和有意思的推测,并通过你客观的验证来证实你的理论可靠。这样的论文很少有人尝试,但是通常评价很高。

2.批评反驳式的论文。通过推翻传统学科的理论根基,以诠释建立新的领域的可能性,这样的论文也是非常精彩,让你印象深刻的。

3.纯理论型论文。如果你的数学和逻辑真的非常好,那么这样的论文适合你。但一般来说它都需要作者极大的勇气,尤其是在一个充满经验主义者的学校里。

4. 收集或生产数据型论文。这是最糟糕论文类型的一种,但也可以是让你顺利通过答辩的一种方式,至少显示了你的努力。

博士是让你确定自己研究风格的时间,无论是理论型、实验型还是应用型,当然最好的博士是可以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当然这种能将理论展示给现实主义者,又能把现实转化成理论模型的人是极少见的。

发表文章不要太晚

不要在嘲笑学术界对论文的追求了,当今的时代已经很少能够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满足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你面临着毕业后要找工作或者寻求教职的压力,而论文往往是你成就的最佳展现。你不要错愕,《美丽心灵》对纳什面临毕业压力时癫狂表现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发布论文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将科学广而告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和竞争中来,这样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界的繁荣。在金字塔的最顶端,一定是最聪明真正有学识的人,不然就会淘汰下去。所以前面才提到为什么要练习写作,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让其他了解你的工作,认可你的成果。下面给一些写论文的建议。

1. 如果还不能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可以尝试和别人合作。找到和你在做相同方向的教授,并询问能够提供帮助。如果他欣赏你的帮助,会给你提供很多好的建议,毕竟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上面。

2. 不要老期盼着你的第一篇文章就能举世瞩目。很过有名望的科研界巨擘都是从小的工作做起。想发表在有名的杂志上面,并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实现的。可以先考虑一些名气不大的,这样他们的意见其实也能给你的研究不错的帮助。

3. 上面提到的研究计划如果适合,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篇批判综述式文章发表,如果成功,也从侧面说明你现在从事的是对的工作。

4. 你可以把你的毕业论文分成多个章节,这样每个章节研究不同的话题,也可以作为小篇幅的论文投往杂志或者会议。

5.推荐两本经典的科研写作工具书。Strunk and White’s的《Elements of Style》和 Day’s《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6.论文投稿之前一定要给其他人看看,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很客观地指出你的问题所在。

不要小瞧硕士的论文

如果你实在太优秀,可以不用介意硕士。但是往往硕士也有他们特有的优势。

1.硕士可以有更多选校的空间,你利用两年的时间拓展你的研究背景。而且往往博士研究的课题会变化很快,不容易把握。

2.硕士可以在研究上面有更牢固的基础。你能逐步推进自己的成长,念完硕士再去攻读博士往往更加容易。

3. 硕士如果足够优秀也能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发表论文不宜过多

发表论文压力往往导致论文的质量被侵蚀,同时博士生活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建议只需要追求在能在高质量的杂志或者会议上面发表一些有质量的文章,这样才会对你研究生活更加有质量,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一篇篇低质量论文的写作上面。

据统计学术界10%的论文获得了90%的引用,这足以见得大部分的论文都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虽然需要一些勇气,但是这样你才能更加享受研究探索的过程。一年发表一篇到两篇高水的文章,这样的频率正式恰到好处。

有用的链接(英文)

Day, R.A. 1983.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2nd ed. iSi Press, Philadephia. 181 pp. wise and witty.

Smith, R.V. 1984. Graduate research – a guide for students in the sciences. iSi Press, Philadelphia. 182 pp. complete and practical.

Strunk, W. Jr, and E.B. White.1979. The elements of style. 3rd Ed. Macmillan, New York. 92 pp. the paradigm of con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