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网络文件系统NFS服务 及其自启动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os 10.10下载地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9:37

http://www.cnblogs.com/jerolin/archive/2012/06/01/2529386.html

目的:建立linux开发环境,开发板NFS启动

设备:
  1. 主机
  2. 虚拟机  
  3. 开发板 (Mini2440)及 相关连接线


主机配置:
  1. 将相连的物理网卡、虚拟网卡分别设置在相同的网段
  2.关闭防火墙(貌似不关也可以)

虚拟机配置:
  1. 在 VMWare 的 Edit - Virtual Network Editor 中,将VMnet0 桥接到 D-Link无线网卡,将VMnet1 桥接到 Realtek有线网卡;
  2. 虚拟机本身自带一个网卡,自己再从 VMWare 的 VM - Setting 中添加一个,设置第二2个虚拟网卡的 Network connection 属性为 Custom,选择 VMnet1。(虚拟机内系统eth1 192.168.1.5, 为开发板nfs目标IP地址)

虚拟机系统设置:
  1. 设置共享目录
    #gedit /etc/exports  添加以下内容:
    /home/mini2440/fsroot  *(rw,sync,no_root_squash)
      其中:/home/mini2440/fsroot 表示nfs 共享目录(文件系统),它可以作为开发板的根文件系统通过nfs 挂接;
      * 表示所有的客户机都可以挂接此目录
      rw 表示挂接此目录的客户机对该目录有读写的权力
      no_root_squash 表示允许挂接此目录的客户机享有该主机的root 身份

  2. 启动nfs服务
         #/etc/init.d/nfs start

Mini2440设置:
  1. 打开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连接好串口线、网线、电源,选择nand flash启动开发板,在启动时迅速按空格键,进入vivi模式
  2. 在Supervivi模式下输入如下命令
        Supervivi> param set linux_cmd_line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1.5:/home/mini2440/fsroot ip=192.168.1.230:192.168.1.5:192.168.1.1:255.255.255.0:sbc2440.arm9.net:eth0:off"
        其中 192.168.1.5为虚拟机系统eth1 IP,该接口通过桥接到主机网卡上与开发板相连
            /home/mini2440/fsroot 为文件系统目录
            /home/mini2440/zImage为启动加载的Image
        其中 ,param set linux_cmd_line 是设置启动 linux 时的命令参数。其各参数的含义
            nfsroot 是自己开发主机的IP 地址。
            “ip=”后面:
               第一项(192.168.1.230)是目标板的临时IP(注意不要和局域网内其他IP 冲突);
               第二项(192.168.1.5)是开发主机的IP;
               第三项(192.168.1.1)是目标板上网关(GW)的设置;
               第四项(255.255.255.0)是子网掩码;
               第五项是开发主机的名字(一般无关紧要,可随便填写)
               eth0 是网卡设备的名称。

  3. 要想每次启动都通过nfs启动系统,输入命令:Supervivi>menu,按下s,然后再按下w,将启动命令写入flash,成功!以后每次都可以以NFS方式启动。如不进行此操作,以后要想通过nfs启动系统都要对开发板进行上面环境变量的设置。
  4. 输入boot,按enter键即可通过nfs启动系统
  5. 用ifconfig eth0 192.168.1.230可以设置linux开发板的ip地址,但重启后又变成默认,要想保存改变的ip地址,需要改掉/etc/eth0-setting里面的IP就可以永久保存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