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能取代政府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groovy json 中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23:51

来源:中国信息界
    近一段时间来,电子政务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家将为此投资上千亿资金,也是由于继我国IT业神话破灭之后,人们更为关注电子政务将拥有怎样的前景。

    比起传统的靠书信传递信息的政府运作方式,电子政务有其突破性的优势。在理论上它可以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政府监管效率,有效解决空间、时间的限制。它能促进政府廉洁、公开化、透明化。广大民众能由此享受更好的服务。正是基于这种良好的前景预期,政府将电子政务作为我国当前国家信息化三大重点之一,目前已将“三网、四库、十二个大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定位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于2001年年底开始全面铺开,在各地迅速上马。许多大城市已有了自己的政府网页,有的甚至开始了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报税、网上采购报价。

    但电子政府真的既能挽救IT产业,又能使得政府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吗?

    电子政务的关键不在“电子”,而在“政务”,忽视这个主次关系,很容易使得上千亿投资成为黑洞。我国政务的缺点不在于工具手段不先进,而在于政府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存在长期弊病。机构的臃肿难减,条块分割等问题尚未解决,要求政务电子化,在这一阶段很难实现。在此尤其需要警惕的事情是,不能心存以电子政府解决乃至消灭腐败的幻想。人们目前普遍还存在一种误解或叫理想,认为政务一电子化,就可以杜绝腐败,能加速政务的透明化。腐败是一个深层的政治问题,在体制不变,人亦不变的情况下,一张网能带来什么根本性变革?传统行业乃至新兴行业的电子化随着新经济的热潮曾经红极一时,例如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曾经被认为可能取代传统的柜面网点式服务,网络银行也被视为提供所谓3A(anywhere anytime anyhow任何时间、地点和任何接入方式)级银行服务的典范,网络银行的客户可以在全球任何地点和时间享受网络银行便捷快速的服务。后来人们逐渐醒悟,银行的服务并不是纯粹冷冰冰的。例如做出一项对某企业的授信服务,需要银行内部的授信部门和后台客户资料管理部门;需要授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之间反复的、面对面的磋商和交流。因此,以为电脑能取代人脑的想法是可笑和荒谬的。同样的问题存在于电子政府之中,期望电子政府能杜绝官员的各种暧昧、推诿和腐败,同样也是不现实的。此时不仅电脑不能取代人脑,腐败的倾向和观念也并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经济和政治体制。体制上存在怎样的漏洞,政府官员的行为就会出现相应的偏差。因此,戈尔曾说,世界各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时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官僚主义与电子政务是格格不入的。官僚主义不死,电子政府奈何之?

    如果政府本身不能改革,那么多了一层电子网络还可能造成办事程序混乱,效率更加低下。目前中国大约有几千万网民,这些网民的定义大约是每周有3小时以上的上网时间,而网民中又以35岁以下的大都市青年为主。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在政府部门,到底有多少公务员是具有网络常识并能适应电子政府的?而公众通过电子政府享受政府服务的能力和习惯又如何?政府服务到底是向弱势群体倾斜并提供便捷呢,还是为大都市中的年富力强的少数人提供服务?这是电子政府能不能普及和摆脱形同虚设的关键,对此没有理由乐观。中国的互联网在经历资本狂飙、财富冲动、创业热潮、媒体神话乃至泡沫横流后,步入了低迷的冬天。再加上中国长期处于经济周期调整阶段,需求不旺,IT业很难走出低谷。这时候中国电子政务兴起了,政府采购大规模增加,电子政务被众多厂商追捧,似乎中国的政务已经到了非电子化不可的程度。“电子要政务”的势头超过了“政务要电子”。不负责任地把我国政务简单化为电子,造成了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实是误导。我国电子政务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重投资、轻管理;重监管、轻服务等一系列情况,不注重国情,则电子政府就可能在中国人为造成数字鸿沟。

    不仅如此,基础设施建设的“豆腐渣”工程还容易暴露一些,而网站维护不善、网页内容陈旧、电子政府形同虚设的“豆腐渣”问题更为隐蔽,稍有不慎电子政务就可能将数千亿资金坐吃山空。那些简单的认为“新技术能即插即用,市政府效率马上提高”的说法是荒谬的。政府职能不发生转变,单把精力投入在政府办公电子化上与新建一栋政府办公大楼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如果说九江大堤之类的“豆腐渣”还有长江洪水来证实一下的话,那么我们不能不警觉到,电子政府的“豆腐渣”没有洪水来冲刷,因此也就更容易形成可怕的黑洞。

    看来电子政府建设能否见成效取决于政府治理效率的提高。若仍在权力调配资源的体制下,搞电子政务就会搞成信息孤岛,搞成没有肆虐的长江洪水可以检验的隐蔽的“豆腐渣工程”。电子政务是为政府服务的,它只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改革政务。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政治领导,而不是技术领导。电子化政务始终是政务的一小部分内容,并且永远不可能成为政务的全部内容。只有阳光化的“正务”深入人心,电子“政务”才能在其漫漫长路上走得稳妥一些。

    我国政务的缺点不在于工具手段不先进,而在于政府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存在长期弊病。机构的臃肿,条块分割等问题尚未解决。要求政务电子化,这一阶段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