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人心态的对话

来源:互联网 发布:编程学很难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6:57

关于洛阳人心态的对话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的王牌军"青年团",再次攻克洛阳市。此时的洛阳城区里,除了铁匠作坊外,已经找不到"大型"的企业了。不足十万的城市人口,蟹居在目前洛阳市的东部,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区和廛河区。西工区是军阀吴佩孚时期的"西部工地",涧西区则是一片荒野。毛泽东当年给再克洛阳城的一封交代对大中城市资本家的各项政策的电文,也只能留给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来执行了。
      洛阳城区目前的130多万人口,大多来自移民,以及移民之间与移民和当地人通婚的后裔。因此,洛阳是远比深圳要早的多的移民城市。"一五"期间,在"支援内地建设"的大旗下,移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洛阳。洛阳的移民以上海、东北三省、山东、河北和广东等地人居多。涧西区至今留下的"广州市场"、"上海市场"等称号,正是当年以广州人和上海人为主聚集的地方。
      50年前的洛阳市是荒凉的。上海理发店的前老板之一叫陈宝礼。在上海有关方面的极力动员下,他和他的店员及他的儿子,乘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洛阳。当陈宝礼夹着铺盖下了火车举目四望,洛阳与上海巨大的反差让这位小老板惊呆了:衰草连天,土径飞尘。别说霓虹灯了,洛阳市连一盏像样的路灯也没有。陈宝礼铺盖卷都没打开,返身又上了回去的列车。陈宝礼后来一直在上海的金陵东路上干理发个体,"文革"期间也是个体,没人整他、批他。而当时一腔热血坚持与店员一起留在洛阳的他的儿子,却成了批斗的重点对象。洛阳哪里有土生土长的资本家呢,虽然陈宝礼定的成份是"小业主",但洛阳上海理发店的人仍然把陈宝礼的儿子当作"资本家"看待,直把陈宝礼的儿子批得昏三倒四。
      洛阳人会"跟风",并且推波助澜地加大"风力",源于他们本来就是"外来的风"。这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又变成洛阳不排外,转向快的一种特有的心理优势。
      我前一时期在外地遇到一洛阳"乡党"。最后告别时,这位老兄是这样与我说的:"我们兄弟姊妹都在外地混了,只有年迈的父母还在洛阳,他们谁那儿也不去。真没办法。烦您老兄有空替我们多照应照应。你知道,我们洛阳人骨子里傲,轻易不开口求人,除非不得已,或者关系特'铁'……"
      洛阳人"傲"的心态,在于他们似乎什么天下难事都可以解决。洛阳市当时号称的"十大厂矿"--洛阳拖拉机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407厂、洛阳玻璃厂、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热电厂、洛阳棉纺织厂、洛阳5111厂等。当时,这些大厂,不仅在中国数一数二,就是在亚洲和世界上,也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每家企业都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吃喝拉撒自不必说,医疗、上学等也是企业全包,就连煤火钳儿也是在厂里用8毫米钢筋一挝就成了。那年月,凡在大厂工作的人家,谁家没有几件从厂里弄来的家什?既然如此方便,求人作甚?
      一位洛阳企业的厂长在北京开会,突然得了急病,他和他的家人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回洛阳。其实,无论从哪方面讲,北京的医疗及生活条件都应该比洛阳好得多,但洛阳人的思维定势就是到洛阳才安心。1989年时,即将大学毕业的几个郑州籍学生毫不犹豫地将分配的第一志愿填给了洛阳。他们之所以放弃郑州而选择洛阳,无非是认为洛阳大厂的"保险"名气。那时,不仅洛阳人自认为洛阳在河南省是"洛老大",根本没觉得省会郑州能比得上洛阳。殊不知,星转斗移,时事变幻,洛阳市在上世纪90年代突然就随着大厂的滑落而滑落了。
      1993年,《洛阳日报》社招聘了16名编辑记者,应聘的有290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自大厂的年轻人。客观地说,当时的大厂虽然有下滑的迹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那"骆驼"也并没有"死"。然而,大厂里那种论资排辈、"近亲繁殖"的种种积弊已经让很多年轻人感到压抑。当这些年轻人报考媒体记者时,很多人并不理解:报社的福利能比得上大厂吗?要知道,大学生分配时,"一级分配"才能到大厂这样的"保险箱"里工作,剩下学习不好的、或者没有"门路"的才到机关、事业单位报到。报社嘛,企业不企业,事业不事业,财政又不拨款,有啥意思?当时,这批从企业脱颖而出的人才,引起了洛阳市许多部门的浓厚兴趣,面试的时候,市委组织部等十多个部门参加进来。考试的结果令市委组织部羡慕不已,组织部和报社商量:能不能从中选几个到政府机关工作?报社舍不得这些人才,但又不好拒绝组织部的要求,便说,只要他们个人愿意就可以。但谈话的结果让组织部的人吃惊不小,前16名中,居然没有一个愿意进政府机关。组织部只好要了一个16名以外的人进了市委办公室。洛阳的"傲气"和独特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洛阳的"傲气"有其内在的"资本"。洛阳市民从外地人的大融合上凝聚了中华民族许多的优点。吃苦耐劳天生具备,由于是移民通婚,洛阳人的后代从外貌上显得英俊、秀美,而且聪明智慧,洛阳人往往在洛阳并不显山露水,但一到外地,却常常能够一展才华,脱颖而出。无论从哪里来的移民,现在的洛阳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洛阳这块热土。而洛阳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也在洛阳人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洛阳形胜甲于天下,是得天独厚的帝王之都,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长达1500余年的建都史,在洛阳这方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厚灿烂的文化遗存。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之源。道学首创于洛阳,儒学渊源于洛阳,佛学首传于洛阳,理学根植于洛阳。中国古代耀眼于世的许多重大科技、教育、文化成果,都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孔子入周问礼,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两位伟人唯一的一次见面就在洛阳;程颐程颢"如坐春风"的理学讲演,倾倒历代文人学士;关公、白居易、范仲淹、李煜、李贺等人的故居或墓葬,让无数人远赴洛阳凭吊……有世界上最精美的龙门石窟雕刻;有"释源"、"祖庭"之称的中国最早的官办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国色天香、雍荣华贵的洛阳牡丹,等等等等。历史的遗迹无言,但却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洛阳人的"傲气"是有雄厚的"资本"的。
      上世纪80年代,洛阳的工业发展到一个巅峰状态,以致当时红红火火的"下海风"竟然吹不动洛阳人。传统,是资本,也是沉重的负担。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一位"痞子"下海后,开了数家饭店而迅速暴富。但当他到原来的同事面前炫耀时,令他悻悻然的是,他得到的只有冷落。许多洛阳人认为,只有那些不正干,搞歪门邪道的人才"下海","下海"人挣来的钱,大多也来路不正。对于"正统"的洛阳人来说,"下海"的人根本不应该拿正眼瞧一瞧。当然,现在的洛阳人再也不会这样认为,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这种心态在洛阳却相当普遍。
      即便是在现在,在大厂工作的许多人虽然不再认为"下海"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还是觉得"危险"。他们担心大厂突然有一天"不要"他们了,那还怎么生活?然而,无情的事实是,洛阳的下岗职工还是在增加,不景气的企业被无情的市场左右着,职工也被大厂无情地搓揉着。据说,一些职工"自费上班"的积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他们不愿意就这样看着他们赖以生存、赖以自豪的大厂就这样倒下。他们这是真心的。为了大厂,他们宁可几个月不领工资,加班加点再多,他们也不叫苦,他们盼望着大厂的复苏,盼望着大厂的再度辉煌。他们的骨子里延续着"主人公"的"遗传因子"。
      洛阳市涧西区是"移民"最集中的地方,这里5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操一口很好听的普通话。据说洛阳涧西人到北京一亮腔,连最有经验的宾馆服务员也听不出是哪里口音。与涧西区接壤的郊县农民也舍弃了祖宗传承的洛阳土话,悄悄地把对父亲或叔叔的称呼由土语"大大儿"改为"爸爸"。洛阳涧西区曾经集中了"十大厂矿"中的8家,可以想见,那是多么让生活工作在那里的人们骄傲的事情。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涧西区一直是洛阳市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西高东低",是原来洛阳市各项工作及生活的显著体现,就连青菜的价格,也是涧西区的比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贵一些。连年的高考,总是涧西区的孩子们名列前茅,洛阳一高虽然地处廛河地界,但是,考上的尖子生,大多还是涧西区那边送来的学生。洛阳人曾经流行"好男不娶老城女"口头禅,当地媒体为此还为老城、廛河的女孩子好叫了一阵屈。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城区、廛河区的人家大多是老洛阳人,"小家碧玉"式的生活习惯与"工人阶级"的粗犷豪放有很多不同,加之老城、廛河人的亲戚多,"礼节"、"规矩"多,繁文缛节令一些涧西人不胜其烦。洛阳人对传统礼节和规矩的反感,后来成为改革开放的一种独特的动力。
      现在情况又有不同,因为涧西区经济的滑落,住房商品化,老城、廛河人的私宅就突然成了"香饽饽"。现在,包括老城区、廛河区的人在内,洛阳人的通婚已经不再挑三拣四了,但是对旧的、不合时宜的规矩却一致持反对意见了,
      郑、汴、洛三地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城市。郑州市这些年无论在经济和城市建设上,都远远地超越了开封和洛阳。然而,从内心深处,开封人和洛阳人都不那么服气。开封也是历史文化遗存很多的古城,新中国成立前及解放初期,开封就一直是河南省的省府所在地,所以郑州在开封人眼里属于"新新人类"一族的城市,自然有很多不服气,但也很无奈。
      洛阳人对郑州的不服气,是很近的事,不但距离近,从时间上说,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十余年前,洛阳市的高技术人才的密度,在全国都处在最先进的行列,这种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的优势依然存在。近日,国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30个重点城市中就有洛阳。洛阳市是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示范区,洛阳的技术工人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科威特的石油工程、苏丹的炼油工程、塔克拉马干的天然气工程等等,都创造了多项世界和国内第一。洛阳的技术工人到广东打工,其精湛的技术令人叹服,他们的工资较之白领阶层毫不逊色。
      不仅是技术工人出类拔萃,洛阳的科技人才也是人才济济。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太空棉,就是洛阳市的科研人员发明的。可惜的是,当时洛阳人没人识货,这一成果反而让广东人、江浙人狠狠地发了一大笔财。利用化肥工厂的废气提炼双氧水的技术,也是洛阳人发明的,虽然洛阳没有一家购买这项技术,可是,这项技术却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甚至发达国家的企业也重金求购洛阳的这项技术。洛阳市有十余家省部级的科研院所,有5个院士,而郑州一个院士没有。最近几年,郑州从其他市"挖"了些院士走。洛阳的"人气"也没有十多年前旺了,据说一些科研院所还有搬离洛阳的意思,洛阳人心里就期期艾艾的。
              
              
              洛阳的"宝"太多,多得让洛阳人都不知道心痛自己的"宝"了。比如说孔子入周问礼碑,我前些年去拜祭时,发现这处重要的文物竟然是在又脏又乱的一个小菜市场里,碑的周围到处是烂菜叶子,碑上被刻画得乱七八糟。再比如二程故里,程颐、程颢是"程朱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程门立雪"、"如坐春风"等典故就源于二程,可是,如今的二程故里大门紧闭,人迹罕至。再比如李煜墓,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绝唱的南唐后主,他死后埋葬在洛阳市孟津境内,如今已经找不到他的墓葬了,洛阳人居然在"平坟"时将李煜墓平掉了……这些宝贵的遗存,如果放在上海等城市,还不知会被怎样地娇着宠着呢,而在洛阳,他们就如此被冷落着。
      由此,也许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像太空棉、双氧水这样的"热门"产品会在洛阳备受冷遇。一位科研院所的领导曾对记者说,洛阳人傲,傲到自己出了世界水平的东西还对自己"不屑"。
      当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民工潮"愈演愈烈的时候,许多社会学家对洛阳至今没有出现"民工潮"的现象大惑不解。每年对新疆地区的劳务输出,河南省其他地市都是民工拿钱"买"指标,争着抢着要求去。唯独洛阳市,得政府三请五请,政府出资鼓励他们去,就这指标往往还用不完。"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传统思想,在洛阳人心中根深蒂固。每年春运,洛阳铁路分局总要调配列车驰援南阳、信阳等地,那里的"民工潮"一浪高过一浪,只有洛阳风平浪静。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算是一个"特例"了。这与洛阳人当初冷落"下海"一样,他们对一种潮流总是持冷静观望的态度。
      太冷静的结果,往往是错过一些大好时机。洛阳市劳动力市场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说,洛阳的下岗职工并不少,但是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少,特别是外地的一些招工,条件还相当优厚,在外地可能早就"动抢"了,而在洛阳就是没人干。这就是洛阳!
      洛阳市民认为,不跟潮才是最潮流的东西,这方面洛阳人有经验和教训。比如刮"抢购风"那年,好多人买了几百斤的盐和酱油,到现在还没吃完呢;比如市场上兴起"红闷羊肉",羊肉锅还没烧热,"风"就过去了;比如"洗脚店",疯了一样在洛阳遍地开花,结果有的店面还没装修好,就已经不得不考虑改行了。所以,跟风没好处。然而,让他们谈谈不跟风的好处,洛阳人似乎也举不出十分令人信服的例子。
      当更多城市崛起,当郑州、安阳、漯河等省内城市急起直追,甚至超越洛阳后,洛阳人感到了危机;当许多洛阳人到沿海城市,或者国外看过之后,他们知道了差距。近几年,洛阳城市的基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洛阳人由衷地感到高兴,大多洛阳市民在大拆大建中表现出了可贵的高姿态。如果没有这样高素质的市民,任何一座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难以推进的。洛阳是洛阳人的家。郑州人、安阳人、漯河人可以不再自卑,也可以自豪,但却不能让高傲的洛阳人低下头来。从骨子里,洛阳人就是高傲的人!
      还记得当年的"黄漂队"、"长漂队"吗?当听说外国人要在中国的大江大河里探险"首漂",洛阳的"壮汉"挺身而出: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应该由中国人来"首漂"。这在当时,被一些媒体斥为:"狭隘的中国情结。"但洛阳人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国籍;体育没有国界,但运动员却代表一个国家。爱国,难道就错了!洛阳人胆略是值得敬佩的。
      洛阳人的豪情应该载入某个"记录册"里:驻洛阳某部队的战士徐洪刚,捂着流出的肠子与歹徒搏斗;司机山志乐,只身与盗匪血战;司马书定父子三人,为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与六名持刀劫匪殊死奋战,打得歹徒落荒而逃……这些全国都有影响的英雄人物,正是洛阳人万丈豪情的真实写照。在洛阳,救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等好人好事实在太多了,像兵妈妈乔文娟、孩子的义务辅导员陈昌明等等,也正是洛阳人的代表。
      我们的对话,没有指点、藏否洛阳人的意思,只是浮光掠影地陈述洛阳人的一些"细节"。我们热爱洛阳,热爱洛阳人。我们也坚信,洛阳在洛阳人的建设中,将会向世界大都市进发。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