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物化与扁平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租用合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15

         北京时间4月30日上午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9to5Mac报道,多位亲眼见过或大致了解新一代iOS 7操作系统的人士透露,这款系统将对用户界面进行重新设计,虽然可能会吸引新的iOS用户,但却有可能导致已经习惯旧界面的老用户难以适应。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新界面“非常扁平”。另外一名知情人士则透露,新系统完全丧失了旧系统中光彩靓丽的元素,而且彻底抛弃了旧系统中随处可见的拟物风格。另有知情人士表示,新系统从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微软Windows Phone最新的Metro界面的“扁平化”理念。此次改版会对所有苹果公司的原生应用图标进行调整,并重新设计整个系统的工具栏、标签栏和其他基础界面功能。


过去几个月,苹果公司似乎一直在暗示将对软件设计理念进行调整。


图为苹果播客应用改版前(左)后(右)对比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公司升级了iPhone和iPad版的播客应用,试图简化一些设计元素(详见上图)。在此次升级前,该应用包含了很多拟物的设计元素,但改版后几乎全部消失。     另外,苹果公司还在主页上重点突出了几款采用扁平界面设计的iPad和iPhone应用。例如,主页上重点推广了苹果公司前员工劳伦·布里切特 (Loren Brichter)开发的《Letterpress》游戏。《Letterpress》凭借着极强的易用性和扁平设计在业界广受赞扬。

什么是拟物化

       拟物化,简单地说就是交互界面在视觉交换、操作方式上尽可能地和真实世界保持一致,

这样不仅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几岁的小孩子或者 70 多的老人都可以轻松的操作移动计算设备),也提供了亲切感。好的拟物化设计,例如拖拽列表的橡皮筋效果、iBooks 的书柜、书籍的翻页效果、便签的淡黄色挂线纸、翻牌计时器都在帮助用户理解界面的功能。

       拟物化的问题:死扣细节和质感,把每一个图标的真实感看做终极目标,无法跳出同质化的圈圈;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青少年首先接触到的不是真实世界的物体,而是智能终端展示给他们的,比如:老式的录音机和磁带、CD碟片、计时器等。


什么是扁平化

       扁平化,这个概念最初是指组织架构的形式,减少中间层级,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后来在网站设计上借用了这个概念,当时网站的设计潮流偏向复杂炫目,让用户在视觉上产生疲劳,对产品界面中最基本的功能产生认知上的障碍。为此,“扁平化设计”被提出,主要原则是抛弃那些已经流行多年的渐变、阴影、高光等拟真视觉效果,从而打造出一种看上去更“平”(包括界面元素的“平”和交互层级的“少”)的界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一概念也被移植到智能终端上,微软Win8的metro风格对“扁平化”做了最好的诠释,基本上实现了界面元素的“平”和交互层级的“少”(即强调利用最轻量、简单的设计来传递核心信息,强调通过对视觉焦点的引导来让用户快速地完成操作。同时去除那些冗余的设计:模拟真实物体的质感、外形等)。

       扁平化的问题:设计难度超过了拟物化,其实质是对具象事物的高度概括,提炼出线条和色块,比直接模仿实物,抠细节更困难。因此WP诞生这么久,设计出色的APP却很少。


观点

       拟物化和扁平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可以共存的设计理念,关键是两者各自的“度”。通常意义上讲,大家反对的是“过度的拟物化”和“脱离实际的扁平化”。不管怎么样,好设计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在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的前提下,用简洁的设计引导用户快速完成操作,提高效率。因此,此次iOS的调整很可能着重于视觉效果的简化(去掉过度拟物化和夸张、炫丽的图片、减少动画的复杂度和出现的幅度),对部分非核心应用的交互方式进行简化,而非交互方式的大变革。


其它

      除了苹果之外,我们还看到HTC也在进行扁平化进程,它推出的BlinkFeed大大地提升了首屏的信息展示功能,有点类似余Metro风格,尽管用户依然可以通过各个应用 Widget 的组合实现信息在首屏的展示,但集成度、美观程度显然不及 BlinkFeed。HTC 表示未来会提供 SDK,开发者可以将自己的应用整合到 BlinkFeed 中显示信息。因此,BlinkFeed 就如同一个 HTC 统治下的海纳百川的 Widget。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