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排序知识之冒泡排序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apache php7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1:40

这里简单介绍汇编中是如何进行冒泡排序的,首先先回顾C语言中的冒泡排序知识及算法,再讲解汇编实现的过程,更好的巩固和联系了编程的思想。

一. C语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概念: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每完成一遍查找都会找到一个最大数,直至排序结束.

 

由上表可见每轮排序都能确定一个最大数,直至排序结束,它相对应的C语言代码如下:其中j参数设置为N-i-1简化了排序的复杂度,也可以是N-1.

二.汇编——冒泡排序

相对应的汇编冒泡排序如下图所示:

DATAS SEGMENT    A   DW0,15,70,30,32,89,12,12,34,4,38,23,45,13,43,24,54,24,54,1    Count      EQU($-A)/2  ;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字节)DATAS ENDS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START:    MOV AX,DATAS    MOV DS,AX;-------------------------------------------------------------------------;冒泡排序核心算法 A排序       MOV CX,Count-1      ;外层循环执行n-1次I10:XOR SI,SI           ;异或清零XOR DI,DI        I20:MOV AX,A[SI]MOV BX,A[SI+2]CMP AX,BX;比较AX和BX大小:AX<BX(小于转移)跳转I30,否则交换两数JL  I30MOV A[SI],BXMOV A[SI+2],AX     ;交换位置I30:ADD SI,2           ;SI加2:移动一个数字位置INC DI             ;DI加1CMP DI,CX           ;比较CX和DI大小:DI<CX转移,CX为外层循环总数n-1JB  I20Loop I10           ;循环调至I10,Loop循环CX执行一次减1;-------------------------------------------------------------------------    MOV AH,4CH    INT 21HCODES ENDS    END START

其中先在数据段中定义一个数组A并存储20个数,而Count=($-A)/2存储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其中$表示当前位置,即数组A中最后一个数位置减去A的起始位置,由于A是DW(2字节),所以除以2转换为数组个数:20.
依次比较A中相邻两个数,存储至AX=A[SI]和BX=A[SI+2]中,比较成立即交换否则跳转至SI加2,继续比较下一个相邻两数。
同时CX中记录外层循环次数Count-1.利用Loop循环,Loop每循环依次默认的CX寄存器会减1,直至为0,循环停止。DI中记录排序好的个数,每次加1与CX比较,直至排序结束。
输出如下图结果,这里就省略了输出函数。只是想讲讲冒泡排序的过程,见谅!!!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C语言与汇编中的冒泡排序的联系与思想,谢谢!不足之处望读者谅解。By:Eastmount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