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的大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方法覆盖例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7:54
说这个之前先了解几个概念:
字长:字长是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字长是8的整倍数,通常的PC机的字长为16位,32位,64位。一台16位字长的PC机可以直接处理2^16(65536)之内的数字,对于超过此范围的数字需要分解的方法来处理。32位机比16位机优越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一次操作中能处理的数字大,32位机字长的PC机能直接处理的数字为2^32(40亿),能处理的数字越大,则操作的次数就越少,从而系统的效率就越高。
字长由微处理器(CPU)对外数据通路的数据总线位数决定。
最小可寻址单位:内存的最小可寻址单位通常都是字节。也就是说一个指针地址值可对应内存中一个字节的空间。   寻址空间:寻址空间一般指的是CPU对于内存寻址的能力。CPU最大能查找多大范围的地址叫做寻址能力 ,CPU的寻址能力以字节为单位 (字节是最小可寻址单位),如32位寻址的CPU可以寻址2的32次方大小的地址也就是4G,这也是为什么32位寻址的CPU最大能搭配4G内存的原因 ,再多的话CPU就找不到了。
这里CPU的寻址位数是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32位CPU的寻址位数不一定是32位,因为32位CPU中32的意义为字长。   有关寻址范围计算解释,对于32位寻址的CPU,其地址值为32位的二进制数,所以可以表示的最大地址为2的32次方(即4G,最大内存空间为4GB)。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指针的值就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32位对应4字节(Byte)。所以,指针的大小实际上是由CPU的寻址位数决定,而不是字长。
编译器的作用是根据目标硬件(即CPU)的特性将源程序编译为可在该硬件上运行的目标文件。如果一个编译器支持某32位的CPU,那么它就可以将源程序编译为可以在该CPU上运行的目标文件。该源程序中指针大小也会被编译器根据该CPU的寻址位数(如32位)编译选择为4字节。
编译器这个地方尤其要注意,比如你在64位的机子上用Visual Studio 建立项目的时候选得是win32那么这个时候指针的大小还是4字节,因为它是按照32位的情况进行编译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