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谁定的标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开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21:43
没说正文之前,先考大家一道题。
如果今天是2月1日,那么365天后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答案显然还是2月1日,除非有闰年的因素,会推迟一天,为1月31日。
那么我问大家,如果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那么365天后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这个问题恐怕大家谁也答不上来吧。



为什么出现各位推算不出来的情况?
原因是农历的每年天数是不固定的。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平年的时候,一年是354天或者355天。而闰年的时候是383或384天。
阴阳历应用在八字算命、紫微斗数、农民历、遁甲历最多。很多人排八字时只知阳历生日,如果没有数据库的支持,你是无法推出他的阴历生日的。



简单的说:阳历有规律,闭着眼睛也可以推算,每年的日子都象是流水线出来的产品,一模一样。而阴历的排序基本可以说是无规则可寻,就象手工艺品,完全人为制造,各有各的模样



为什么农历会出现这种让人无规律可寻,无法推算的怪现状。请听我细细道来,看到最后,你就会明白,我担忧2050年后还会不会有中秋节并非无稽之谈。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如今中国历法的由来。
中国人现在实行的是两套历法。
第一套是阳历:阳历全称为太阳历,又可称为公历、新历、格勒哥里历。可以说阳历是非常科学的计算年份的公元计法,因此被世界通用。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制订的历法。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即一个“回归年”,计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计算方便,就将365天作为阳历的一年。每年多出的5个多小时,四年就多出一天左右。于是规定每四年在2月份多加一天,而这一年就称之为闰年。


第二套是阴历:阴历全称为太阴历,又可称为农历、夏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转的周期制订的历法,以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周期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即阴历的月,计29.53天。在古代,中国、埃及等国家使用的历法就是阴历。


其实我们目前使用的农历并不完全是太阴历,属于阴阳混合历。希望能同时对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有所掌握。因此农历定义月和日的部分属于阴历,而定义年、季节和节气的部分则属于阳历。
由于月亮围转地球一周的时间平均为29.5306日,不是一个整数,故农历就把一个月的长度折衷为两种: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如果农历每年只有12个月的话,那么一年就只有354天,这比公历的天数少了11天左右。一直这样各自为政的话,十几年之后,就会出现夏季里农历过春节的不合理状况了。所以还要在农历中增加闰月。
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写道: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
经古代历学家细细推算。在19个公历年中,必须还要加7个月。才会使阴历与阳历的对应关系较为和谐,即可从农历每月的日序中了解月相(大家众所周知初一月缺,十五月圆),也可以同时对季节时令有所掌握。


那么农历置闰的规则是什么?到底在19个公历年里的哪年加闰月,闰月又加到几月份呐?这个问题相当的复杂,不耐烦的同学请跳过此段,感兴趣的听听慢慢的讲。


在农历中,由于两个冬至之间只可能包含12或13个朔日,因此古人将两个冬至之间包含13个朔日的农历年定为农历闰年。
闰年里的闰月要安排哪个年里呢?
这要先知道节气的安排。
何为节气:古代将阴历年平均分为12等份。称为12气。两气之间固定相隔30.4369(=365.2422/12)日,依次为,正月中雨水、二月中春分,三月中谷雨、四月中小满,五月中夏至,六月中大暑,七月中处暑,八月中秋分,九月中霜降,十月中小雪,十一月中冬至,十二月中大寒。中气的定义,相当于阳历的月。既然中气固定落入阴历当中,故此古人又在两气中间定义了节,分别命名为,正月节立春,二月节惊蛰,三月节清明,四月节立夏,五月节芒种,六月节小暑,七月节立秋,八月节白露,九月节寒露,十月节立冬,十一月节大雪,十二月节小寒,节即取竹节端点之意。合称之为:节气。
歌诀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说的是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蜇、立春、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此定节气的方式为旧阴历的平气法(又为恒气法,就是平均日子定节气)


有了节气就知道闰年的闰月该放在哪个月了。在传统阴历中,每个月顶多会有一个气和一个节,如若某月出现仅有节而无气的情况,即定为该月为闰月。


以上说的节气的排定属旧阴历,到了清初,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大清制定了新的节气规则。规定太阳黄经等于零时称为春分,以后黄经每隔15°设一节气,称为定气法。这才是农历沿用至今的排列节气规则。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C.P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
没想到吧,堂堂大中华沿用的节气习俗,竟然是德国人制定的。
其实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例如,春分总在3月21日或22日。少量变动由阳历历月长度不等以及闰年增加一日而引起。相反,节气在阴历中的日期却是变化不定,同一节气在阴历不同年份中出现的日期前后可相差达一个月。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气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但有意思的是在西洋历法上,却从未出现过关于节气的内容。


现在我们沿用的农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刘宝琳先生编制的《新编万年历》一书。他以现代的天文知识和清朝的定气规则,将每年各个朔日和节气的日期,推算至公元2050年。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到书店或上网查查,如今出版的万年历,全部是依据刘宝琳先生的《新编万年历》翻印的。全部都只有2050年之前的农历,那么2050年以后我们怎么办?还过春节么?还过中秋么?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在推2050年以后的农历,有人甚至在2033、2128和2242年中,三个月之间居然跑出两个双中气;换言之,三个月中多出两个假闰月。前後12个阴历月中有三个闰月,闰月的去留造成许多学者的讨论和困恼。


让人头疼的是,很多人都一直在找换阴阳历的公式,却无所适从。如果,日月转动循环有规则的话, 推演一套阴阳历转换的公式并不难。问题在有时一个太阴月比一个太阳月还要长。如此一个太阴月就有可能包括两个中气。此双中气月後的阴历月名就全部乱掉了,直到下一个闰月后才调整过来。
由此可知,农历的问题很大,上次阴阳历重大改历在1645年,已经超过350年。随着天文科学的进步,中国阴阳历应该使用较精确的历理历法。免得后代子孙再浪费时间讨论置闰去留的问题。


在台湾,一直是由中央气象局的天文站编制农历的,并成为民间每年所印制大量皇历的主要依据。但两岸对置闰法则并无明确界定,也未统一过认识。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计算节气和决定置闰方法,是德国的汤若望在清初为突显其新法之新而创制的,规则颇失简明,结果也过于复杂。若干年后,两岸会不会由于置闰的观点分歧而产生两个不同的春节,两个不同的仲秋。上升到政治角度来说,更希望两岸的历学家能坐到一起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制定历法。我很希望2050年以后,海峡两岸还能在同一天过中秋节。

原创粉丝点击